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人生的旅途中,风风雨雨几十年,我有过焦虑和苦恼,也享受过喜悦和幸福。在我为党工作的40多年里,喜悦多于焦虑,幸福多于苦恼,体现在三个"没有想到":一是我一个大山里才疏学浅非科班出身的"土八路",竟然能够大半辈子从事文秘工作,成了"爬格人";二是我退休以后"下岗又上岗",发挥余热,一干就是25年,鬓发斑白的年轻老者成了耄耋白头翁。  相似文献   

2.
尚彦昌 《老友》2009,(12):45-45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然而,在我这个三世同堂有着8口人的家庭里,老伴念的是"和谐经",让全家人分享着浓浓的亲情。我与妻子结婚49年了。结婚时,她是一位小学教师,她爱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的主体性不断扩张,任性的自我最终陷入生存困境及其生命本真意义的丧失之中.处于幽暗之谷的神秘"相遇"开始不断显现,"他者"逐渐成为众"我"关注的主词.布伯作为"我"同时也是"他者",在与"他者"的相遇-分离的经历中,生成了其独特的"他者"哲学:"我-它"分离关系中只有生存,没有人生;真实的人生皆在"我-你"相遇关系之中,在相遇关系中,一切"他者"都是"你",都是"永恒之你"的洞见者、表现者;你为在而需要上帝,上帝为你生之意义而需要你;在你我之间的相遇人生中有圣神的意义.布伯的"他者"思想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又局限难免.  相似文献   

4.
韩竹梅 《社区》2012,(15):39
十年,对于牙牙学语的儿童而言,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年过七旬的老者而言,却犹如短短数日。而我在社区工作这个岗位上工作了那么久,年轻一辈们都已经开始亲切地称呼我为"大妈",我却"始终如一"。我原来工作的地方叫馒头山社区,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每天吃馒头,再怎么着也不会饿死的社区。而就是大  相似文献   

5.
创新者 生     
现在马路上的机动车越来越多,造成的堵车问题也越发严重。车子堵住不动时,大脑一样会运转,思考的问题也千奇百怪,比如"跟车",如果一直跟着同一辆车,那只能永远在他后面,想要超越他,就必须换一条路。这个原则衍生到很多领域都相通,用画坛泰斗齐白石的话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应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则可表述为"创新者生"。  相似文献   

6.
十岁那年     
辛怡  吴新明 《新少年》2021,(1):34-37
今天是春节,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毫无疑问,今天大家都长大了一岁。没错,不管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过了春节你便又长了一岁。今年,公元1975年,现在,生活在越南的我,一个名叫金河的小女孩儿,可以自豪地向大家宣布:我十岁了。我是家中的老幺,上面有三个哥哥。光哥哥二十一岁,学工程的,他总称我为"小河马",据他说我出生的时候红扑扑、肉嘟嘟的。  相似文献   

7.
郭德纲又火了,之所以是"又",而不是"更",因为前者是有跌宕起伏的,后者则是一路的小阳线飙生k线图.而这次火,是因为央视3·15晚会,郭德纲沾边儿了.于是乎,全国上下一片讨伐声--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还别矫情,你要是敢死,全国13亿人,12.9亿人敢埋你.有道是"床前明月光,疑是撒砒霜.举头瞧电视,毁我郭德纲?"  相似文献   

8.
我们准确理解"我生不有命在天",必须将其置于《西伯戡黎》的语境中,其中"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的语义考证是前提。"天曷不降威"是祖伊转述民之言;"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是祖伊之言。"我生不有命在天"表现出纣对天命的极端自信,这是传统经史的主流理解,但一直未有确切的文献学依据。在"我生不有命在天"一语中,"不"并非否定副词,而是无实义的发声词,此语语义实为"我生有命在天",是商纣针对祖伊"大命不挚"一语而发。《西伯戡黎》文本中商纣一味迷信"命""天"的形象,是周人在天命观的影响下塑造的,是西周早期以其特有的观念反思商亡教训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方以智的体用观中,余是体,正是用,并且二者可以互换,即"体用互余",这是对中国哲学"体用一源"与"体用不二"的继承与创新。体用互余始于"一分二",终于"二合一",中间经历交、对、反、克、生、代、错、综、弥、纶,包括反对六象十错综。体用互余的重要创新点还体现在吞吐与成环,以生生为基础:如鹅笼喻,以无声无臭之影为体,以覆帱持载之形为用,影吞形,形又吞影;如仁树喻,仁体生树用,树用又生仁体。吞吐与成环还可从"三"来讲:显冒、费均为用,密冒、隐均为体,方以智引入统冒、中均、公因、绝待等第三个概念,弥合体用之间的断裂,实现三冒、三均的吞吐合一。体用叠加"有""无",有体用超越至无体用,无体用又返回有体用。体用双向开掘:体向几、故等形上学发展,引发根本因的追问,追问生生之体;用导向致用,体现为实学精神。这两个方向代表了明清之际中国哲学发展水平的高度:前者以发掘本体的根本因为目的,预示了中国哲学的现代进路;后者在明清实学思潮中独树一帜,是融合了阳明学之"无"所呈现的"即无而有"之实学,是"无用"与"致用"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詹华 《新天地》2015,(2):34-35
正是因为有了我任劳任怨的衬托,她才能淋漓尽致地"萌萌哒"。用时髦的话说,我老伴长得有点"萌",圆滚滚的身材配着一张娃娃脸。我俩过日子就像说相声,我是捧哏,她是逗哏的。我是直言快语,她是冷幽默。"十刀头"剃须刀这些年,老伴也学会玩浪漫,偶尔也会为我买礼物。我过生日,她花了300多元,为我买了一把三刀头的电动剃须刀。虽然我很喜欢  相似文献   

11.
有人叫他"傻子",有人叫他"疯子",有人叫他"怪人",而他则自称是"民间环保志愿者"——2008年1月27日,由《新文化报》、《吉林年鉴》、吉林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第五届2007"感动吉林"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来自吉林省最贫困地区通榆县科尔沁沙地的治沙英雄、被人们称为"环保狂人"的56岁的万平排名第一,荣获了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奖!接过这沉甸甸的奖杯,听着观众热烈的掌声,万平显得非常平静,他说:"我做这个工作91个月了,谢谢所有关注、支持、帮助和安慰我的人。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语文,出口为"语",下笔为"文"。然而,从事十年之久的语文教学的我却发现,学生一提起作文便头疼。当然,成文之后也多是千山一形,万水一色,不是抄袭,便是仿写。后盾也是大大小小的作文书,一丢掉"拐杖",恐怕就寸步难行,这种靠"拿来主义"的作文令人实在担忧。所以,我就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谈一下自己的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人性角度切入,重评杜甫与儒学之间关系。杜甫取儒学的人道精神,又借重道家对独立人格、自由精神之追求,形成自家具有个性的人文关怀,在实践中以己饥己溺之亲历去亲证"一国之心",由是在现实的人伦之际保留"真我",进入既有道德又超越道德的"天地境界"。杜之真性情使其能"以我为诗",推动诗歌创作从题材到形式的新变。  相似文献   

14.
黄钧如 《老友》2014,(3):18-18
正我今年虽已85岁,但我始终不渝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我想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并不同步,他可以是"十岁之翁",也可以是"百岁之童",只要心理年龄不衰老,实现梦想的概率就很高。我是一名高级农艺师,一直在南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我是江苏扬州人。新中国成立前的20年,我有着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统治的经历,亲身感受到在旧中国人民遭  相似文献   

15.
给人生算账     
人的一生有多长?有首《莲花落》的歌词写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七十不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睡中过,算来仅有二十五年……"它把短暂的人生"计算"得一清二楚了。人生的有效  相似文献   

16.
杨林 《北京纪事》2014,(1):70-72
正老北京土话习惯把女孩叫"果儿",漂亮女孩为"尖果儿"。那男孩子呢?叫"孙",英俊帅气的男孩子为"尖孙"。我们公司的北漂小哥小高同志就是个皇城根墙外来北京城的"尖孙"。爱情的渴望在公司的办公室你总是会看到一个忙碌的小伙子的身影,白白瘦瘦,文文静静。因为长得帅气,人也利索,加上干活麻利,大家都喜欢他。有热心大姐问:"交没交女朋友?有个八四年的女生要不要约一下见个面?"小高一句话就把大姐逗乐了:"阿姨,我九一年生的,您有年岁小一点的女孩吗?"我的电脑年头太久,老是出问题,老是麻  相似文献   

17.
<老子>"道生一"的"生一",一般都习惯理解为"道生了一"或"道生出一",即把"生一"看作是动宾关系.通过考证,应为"道生为一"的意思,"道生"与"一"表现为一种判断关系.  相似文献   

18.
四月中旬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因为敬仰赵学田教授不平凡的一生,笔者在百花争妍、绿树成荫的华工大校园,采访了正在散步的赵老。此时已年届百岁的赵老,不持拐杖,步履轻松,手拿一个半导体,边走边听午间新闻。得知我的来意后,他向我讲述了一个世纪的酸甜苦辣……"我生有亡国之忧"赵学出教授1900年出生于长江巫峡南岸的湖北巴东县楠木镇,当时正值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北京,山河破碎,国人怒吼。为了牢记国土缺失的屈辱,祖父给他取名"学田",号"稼生"。就是这个名字,一直激励着赵老从小立志,一生以"强国"为己任。读中学时,他在武汉参加了"五四"运动,和爱国学生一起上街游行,晚上在武昌司门口静坐示威。第二天,他还自刻了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生命得之于父母,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道出了父母多少的酸甜苦辣!因而,《诗经》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因而,中国有"孝"与"孝道"的文化传统。孝道文化包含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她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成为中华民族百代相传的核心价值观。百善孝为先,为弘扬传统文化,敬老爱幼,感恩长辈,缅怀先人,本刊今起特推出《我的父亲母亲》,并将特邀多位资深记者为专栏撰稿。首篇推出"狄乃云:永远的母亲",敬请垂注。  相似文献   

20.
家国十年     
每到岁末年头,我总是不禁唏嘘,一年又这样过去了。在唏嘘慨叹中,我常常问自己,过去的一年,在我的生活当中留下了怎样的印痕。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举国上下无不回首十年国家发展之路。我想,自己何不也转过身去,去回眸,去总结一下"家国十年"?十年间,我四处漂泊打工,如今已在城市里落地生根,有了老婆,有了家,有了爱情的结晶:十年间,我整日奔波于城市的人流中,如今已完成了一个打工者到店老板的转变:十年间,只能靠租房子住的我,经过努力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套一百五十多平米的小高层;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