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思考、运筹、决策当代中国一切重大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贯穿于邓小平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他提出"先富"、"共富"论的理论源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论,坚持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2.
对邓小平领导价值观的认识汪世锦邓小平的领导价值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天然地包含着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正是其区别于一般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3.
一、解放思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解放思想,是邓小平同志针对“两个凡是”的僵化观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观点。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323页)这就是说,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要求和结果。而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实践标准衡量路线是非、思想是非、理论是非,则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4.
价值取向,是指人的价值观念的指向,也就是人们认为什么东西有价值,什么东西无价值,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事物的利弊、是非、善恶或美丑的评价。价值取向与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人们各自的地位、需要、利益、志趣、知识等社会个体因素有关。换言之,价值取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通常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时,人们处于不同的地位上,具有不同的利益,需要知识等,通常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取向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的直接反映,是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谁是价值主体的问题。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不仅回答和解决了判断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的评价标准问题,而且回答和解决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评价标准的问题。“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人民利益,“三个有利于”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判断一切的最高价值标准。邓小平的这一价值观思想为对我国的人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人权以及正确处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指明了中国人权建设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略论集体主义的产生及培养曹莉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活各方面所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它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必然服从的基本原则,又是评价人们言论和行动的是非善恶之基本标准。加强对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理解和掌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把钥匙。坚持生产力标准,用“三个有利于”的尺子来衡量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姓“资”姓“社”等是非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就可为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就将有牢固的物质基础,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才会坚定,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第一,社会价值评判标准以一定的社会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为基础,而新的社会价值6标和价值取向的确立离不开对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历史使命的本质把握,以及对中国基本国情和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认识;第二,“三个有利于”是一种社会价值评判体系,它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物质利益标准,是以增强综合国力为标志的国家整体利益标准,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人民根本利益标准;第三,运用“三个有利于”的社会价值评判标准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价值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价值实现的目的和方式、价值功能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等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是根本标准”的理论提出以来,人们自然联想到一系列认识问题。其中,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是什么关系?生产力标准是否排斥或者取代实践标准?倘若二者是统一的又是不是一个东西?这恐怕是在生产力标准上诸多认识问题中最带代表性的了。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就有可能在理论上使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融合上更具鲜明的特色;在实践上它将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事业愈加坚实和彻底,拙文试图着重说明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重申并发展了这些思想,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本文即通过对这两个标准的分析研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价值评价的根本是标准问题 ,正确的价值观是我党的政治优势 ,我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 ,要视其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是否有助于人民利益的实现 ,其判断和检验的尺度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此 ,毛泽东、邓小平作了各具特色的创造性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政治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中进行国家政治活动的行动指南。邓小平认为,四个现代化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判断政治价值的根本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庄子·外物》中的重要概念"两陷",并非指"陷入利害两端",而是指陷入是非善恶两端的价值偏执,从而造成选择上的困境.庄子试图消解善恶是非观念的偏执,"不谴是非",摆脱人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这虽然满足了一批隐逸之士的精神需要,但就社会整体而言,和谐的社会秩序必须以良好的道德关系为基础,只有重树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价值信念,才能真正解决"两陷"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思考问题、进行决策时 ,始终坚持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 ,从而保证了决策的正确 ,保证了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问题,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实质上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深化和展开,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进一步贯彻和具体化。它为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最有力的根据,是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动力源泉。然而,这个标准的提出,至今仍在一部分人的思想中有疑问和误解,比如: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是否对立?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怎么又提出一个生产力标准,这是否是对实践标准的否定?为了澄清误解,加深人们对生产力标准的认识,我们试图对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的内在一致性,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和价值观是内在统一的.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发展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观点,明确了实践检验真理过程中价值原则的作用,明确了人民是实践和价值的主体.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进行了认真的价值思考,使社会主义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创立时的价值目标上来.  相似文献   

17.
真理标准有适用局限,这就是只能检验解释性认识,不能检验改造性认识.因为改造性认识没有是非真伪之辨,只有好坏优劣之分.这表明解决认识问题,除了要有实践标准或真理标准,还要有价值标准或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既能判断改造性认识,又能判断改造性实践意味着价值目标是改造世界的标准.在改造世界的价值目标面前,所有事物都不是神圣而不可更改的;所有事物都只不过是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或工具.价值目标不仅能对已实施的改造方案进行价值评判,而且能在改造对象之前,就对各种可实施的改造方案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1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下简称“实践标准”)原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本命题,20年前,在混乱、沉闷、僵死的中国理论界却围绕这一“命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洞察到这场争论的深远意义及其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将引起的深刻变革,及时地抓住这一契机,使之沿着正确方向开展起来,由此引发出现代中国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坚持“实践标准”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点人类历史的发展一再证明:任何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到来之时,都必须有理论的变革为其先导。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清醒地认识到一场…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人民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一项重铸和强化民族灵魂的伟大工程。胡锦涛同志在提出“八荣八耻”时,还高屋建瓴地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这是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们渴望已久的明确指示,天下父母心为之振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思想文化江河万鼓齐鸣,千帆竞发,然而也有一些理论文章和文艺作品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却很难听到反对和抵制的声音。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十多年来,竟然有这么一位中国人,发出疯狂的种族主义叫嚣,…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哲人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和嬗变的过程。明确了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并以"性善论"、"性恶论"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标准;以"知行观"与"行知观"作为人性形成的方法论,对我们从哲学层面认识人性问题有一定的意义。但应看到,"人性本私"是私有制的产物,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来看待人性,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价值判断。而中国古人也是反对这一观点的,提出的"进则近尽,退则节求",是比较符合初期过渡阶段"人性发展"理念的。这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