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科学的规划、个性化培养和综合性开发。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更为重要,有利于形成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有利于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增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包括以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和以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为主体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有效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对于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规范化,是有效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焦虑、自傲、自卑、攀比、从众、嫉妒和依赖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阐述了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社会原因是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体制和就业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不足、就业指导不到位等,并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由于心理矛盾突出和求职心理准备不到位等学校教育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提出了克服障碍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努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要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导航,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要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对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大学培养人才基本职能的体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包含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方面的内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抓好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为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而联合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对西南交通大学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认知度较高,评价较好,但“计划”实施环节中的职业设计指导还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应加强职业设计的指导力度,提高素质拓展项目质量.进一步完善其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对“计划”的实施指导和宣传力度,强化素质拓展认证工作和社会认同度,使“计划”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实施体系的构建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推进的关键所在。西北师范大学通过自身的实践,探讨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实施体系构建的理念、原则、重点内容,实际操作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及其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出的重要工作项目,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者从进行职业导航设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建立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载体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培育广泛的认同四个重要环节就如何做好这个工作项目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国内外学者关于就业通用胜任力的概念和模型、素质拓展训练(简称“素拓训练”)及其在中国高校的运用和发展情况,探讨团队素拓训练与大学生通用胜任力培养之间的契合点,总结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在素拓训练方面的探索经验,并提出未来可以综合借鉴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和经验,实现素拓训练与大学生就业通用胜任力的更好契合,开发出更为完善、科学的素拓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团中央等单位发起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目前正在全国63所高校试点.素质拓展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来支撑,如组织和机构保障、加大素质拓展管理者队伍等.同时还应采取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等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0.
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隐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拓展计划是共青团中央配合教育部门实施的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发展的综合性活动。通过体育拓展训练课将对大学生从书斋里走出来,接触社会,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敢于挑战自我极限、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这种高等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应围绕着就业难的突出问题,有效地开展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内涵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文章就高等教育转型期如何做好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创新探讨,提出两个有效的工作措施,一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的辅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指导,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与技巧指导,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二是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使用与管理工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铺路。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的热点话题,政府各部门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必然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和新要求。然而当前高等院校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与实际需要存在不小的差距,认识上有误区,措施上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举措以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服务机制;融创业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创业教育状况,了解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分析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基本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所必需的品质、知识和能力,提出大学生更好创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开发国有企业形象力资源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企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潜在形象力资源,亟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企业形象力资源的开发,应该首先从形象意识、战略规划、文化建设、管理创新、品牌塑造、传播沟通等方面着手,然后再向其他方面扩展。  相似文献   

15.
以有可能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评价问题。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某高校为例对其创业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找出该校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改善策略。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大胆地自主面向现代服务业进行创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以及社会需求缺乏全面了解,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加上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引导不足,社会相应政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实现大学生、学校与社会三方良性互动,是培育大学生健康就业心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黄朴民 《南都学坛》2008,28(4):15-23
秦汉时期《客卿对》、《汉中对》、《草庐对》、《平吴疏》、《平陇蜀策》等典型战略预案的指导思想、战争运筹、指挥特征、战术方案诸内容,反映了秦汉统一战争中战略预案制定上所呈示的共性特征:能够立足于长远,放眼于全局,具有前瞻性;能够建立在最复杂的战略背景之上,致力于完成战略上的根本转折;能够充分考虑到军事行动的各种变数,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能够随着战争的进程而做适当的充实或调整,从而推动统一大业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秦汉统一战争的战略预案往往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全局性的,贯穿于该场统一战争的始终,起着纲领性的指导意义;另一种是局部性的,起作用于统一战争进程中某个特定的时期。前者体现的是全过程性与整体性,而后者体现的则是阶段性与不完整性,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作用于当时统一大业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 我国20 年来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以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规模而言, 还无法为125亿人口中的所有劳动人口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因此, 当前和今后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对现实, 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 应当成为我国在21 世纪前20 年或更长时间内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某些基本职业能力不认可、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职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本研究对大学生、用人单位和职业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用人单位和职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有较大认同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企业等用人单位使自己的企业发展和大学生个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主动投身实践锻炼,职业指导教师要尽早地全程指导大学生规划职业、合理就业.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效地渗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能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形成正确的择业期望值,为其顺利就业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