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原理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者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两者相互渗透,物质资料生产中有人的因素,人类自身生产中有物的因素;两者相互制约,物质资料生产决定人类自身生产的性质和规模,人类自身生产对物质资料生产也有反作用,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人类自身生产是否适合物质资料的生产。“两种生产”的原理揭示了人类自身生产必须适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必须普遍遵循的人口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浅述陕西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述陕西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张国凤(陕西省农业科学院杨陵712100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与经济发展问题,也反映了人类自身生产与资源生产的互为条件和相互制约的矛盾。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就必须长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否则,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 人类蕃衍后代,是通过生育行为进行的。人口生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虽然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但却要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现象所制约。社会诸因素无不影响人口的生育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口过程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必然受生产方式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人口再生产、对人们的生育观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是人类发生,发展的源泉和摇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到社会规律的制约,而且也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吃的,穿的,以及呼吸的空气中氧气都是由生态系统提供的,在自然界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物质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系统中生产,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生态就平衡了,生态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任何社会都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人口和经济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人口的状况,而人口的状况对经济发展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口的再生产,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 健全的国民经济循环,是物质生产总过程与人口生产过程相互转化的辩证运动过程。物质总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以产品的生活消费为质变点向人口总生产转化,人口总生产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含劳动力的生产)、劳动力分配、流动(就业过程)、消费(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用于生产消费),也是四个环节,以劳动力的生产消费为质变点向物质总生产转化。两种生产的相互转化在不断进行,人化为物、物化为人,周而复始、循环不己。这种由两个生产总过程组成的经济运动,我们称之为“完全经济循环”。  相似文献   

7.
<正> 人口,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没有了人,也就不存在社会生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马恩全集》46卷上37页)。既然如此,人口状况如何,就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人口与社会和经济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人口与社会和经济必须协调发展,保持相互适应的比例关系。但是,社会主义之前,根本不存在自觉的有计划的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而人口的发展也就不能不是盲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对人口起着决定的作用;人口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口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适当的人口规模,既可保证物质生产发展对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的需要,又能保证物质的成果给人类以最美好的生活享用,这样,才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世界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除了个别地区和国家在某段时间,由于特殊的原因,导致人口的增长超过食物(主要指粮食)的增长之外,在世界范围,经济、农业和食物的增长速度,都是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在不断地得到改善,这是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应用于物资生活的必然结果。所以,总的来看,人类食物的数  相似文献   

9.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要相互适应,既反映了人口规律的要求,又反映了经济规律的要求,它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与人类所从事的经济生产活动同步进行时各种经济关系的综合表现。由于两种生产相适应首先是放在人类经济活动即社会生产的范围内来  相似文献   

10.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便成为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与环境中的诸要素,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建立了一个多元结构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单元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维持着相对的生态平衡。人类以及一切生物要有一定的数量比例才能维持生态系统中的平衡。如果超过了这个数量,生态平衡必然会遭到破坏,甚至连自己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人类要想继续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控制自己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建立理想的人类生态环境,人口在数量、质量、分布、劳功、生活等方面,都应该遵循一定的生态规律。如果违反生态规律,人类就会受到惩罚。定西地区之所以贫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生态失去了平衡。由于定西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干旱多灾、植被稀少,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能量转化效率很低,人口的生存条件很差,而百分之九十几的人口又依附于农业,在农业内部又以粮食生产为主,所生产粮食又不能满足现有人口的生活需要。因此,人口增长同经济发展不相协  相似文献   

12.
引言在人口理论的研究中,人口数量的增长规律是与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条件紧密相关的。一方面这些因素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制约着人口数量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人类的社会活动、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影响和改善着这些条件。因此,从总的方面来看,人口与社会经济、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协同发展的。为了揭示这种关系的内在机制,人们常常借助于一些数学模型来描述人口的增长规律。数学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模式(例如各  相似文献   

13.
定西县位于甘肃中部。长期以来,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干旱和低温冻害时常发生。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农业生态失调,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定西县存在着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率的不协调。经济上物质资料生产增长缓慢而不稳定,而人的自身繁育却增长很快。1982年,定西县总人口为37027人,1990年上升为452280人,1990年比1982年平长了22.15%,其中育龄妇女人数由91480人增长为116508人,增长了27.36%。育龄妇女的增长,必将使控  相似文献   

14.
名词解释     
人口生态学(Population ccology)又称“生态人口学。”研究人口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生态变化的一门学科。将人口作为生物种群,考察人口与环境(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确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创造的环境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生存条件)对人口发展过程的影响及其内在规律,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与人的健康水平以及一系列人口质量特征的制约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运用人口生态知识研究人口变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各种发展在符合生态条件下进行,对于提高人口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合理使  相似文献   

15.
<正>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着的,是相互作用、互相制约的。在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类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生态系统的核心。人类生态经济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日益复杂化,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发展前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仅就图们江流域左岸与经济建设和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粮食、水、森林、能源等作概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对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以及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都有决定性作用。而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这是进行任何社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正如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态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都总是生产的因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人口这一社会因素作为社会的第二种再生产时刻与第一种再生产( 物质生产)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文就我国的国情出发,论述了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分别影响积累、造成劳动力闲置、阻碍人口素质提高和使自然资源短缺,从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我国人口规模制约经济增长的难题, 笔者认为应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实行计划生育这两条途径来控制人口规模,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口理论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被纳入党校的教学体系。最初的人口理论教育内容是宣传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世界和中国人口发展的形势以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等。90年代以来人口理论教育的重点开始转向对人口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口理论教育侧重在人口的结构、人口的地域分布和人的综合素质与经济社会文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资料生产、社会文明进步、生态文明发展的前提和核心。随着理论界对人口问题认识的深化,党校的人口教育也…  相似文献   

19.
《人口学刊》1985年第一期发表陈剑的文章,题为《试论经济转变时期两种生产在层次上的相适应》。文章说,本文所说的经济转变,既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又是指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在我国,已开始前一种转变。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相适应可具体分为:劳动力再生产的质与量同生产资料再生产相适应;全体人口再生产同消费资料再生产相适应。一般说来,前者相适应与否决定了后者是否相适应。 文章首先指出,一国在经济转变时期,有可能出现两种生产在层次上不相适应的情况,这主要是受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影响。按照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这三种产业结构的要求,劳动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理论界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讨论文章中,存有一种观点,即在承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同时,又认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的决定因素。 人类自身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是否就是一种决定因素?我认为,这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