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四提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人活着”是第一个事实。“活着”比“为什么活着”更根本,因为它是一个既定事实。 (1)“人活着”首先是指人的动物性机体的生存运转(从出生到衰亡),其次是指人意识自己在活着。 (2)选择死(不活着)总是极少数人;作为族类,人类生存着,所以说“人活着”是第一个事实。 二、“人活着”是什么意思。 (1)是被扔入的,即不是自己选择被生下来的。活不是人的选择和决定,它只是一个事实。[为什么不选择不活,正如人被生下来似乎是神秘的(就科学说,这是生物的种族延续)一样,生下来就有一种继续活的要求(就科学说,这是生物本能),存在于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2.
“活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它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你活着、他活着、我们都活着。但是为什么活着,活着该做些什么,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哲学的问题。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这样写过,他在地坛里多年“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谌容更以《活着的滋味》为题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小品,它借助几位有代表的人物之口,述说着为人在世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表现了在改革大潮冲击之下,各种人物的心态,他们的奋斗、追求和无奈:有的人逢场作戏,游戏人生;有的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有的人春风得意,驷马高车;有的人委委屈屈,怨天尤人……这些不谐和音,组成了一曲当代中国人“活着的人生滋味”的交响曲。于是“活着”常常成为文学表现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徽州方言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唯此,它才能经千年,转万里,而仍能自成一统,在语音和词汇上保持着它特有的风格和韵味。历史上一代代出外闯世界的徽州人,或是从商,或是行医,或是求学,或是文场弄墨,或是宦海沉浮,其足迹所到之处。一般都能以徽州方言为纽带.结成徽州人的社交圈子、会馆、商号、作坊、家庭,这都是徽州人最容易也最善于构筑的方言领地,一个在外漂泊的徽州人,只要一进入这样的领地,顿时就有归乡的感觉:纯正的方言。纯正的家乡茶和家乡菜,脱口而出的家乡话题……  相似文献   

4.
在“国学热”的今天,人们从改革开放的需要着眼,对文化保守主义进行批评,这当然有合理性,因为文化保守一旦成为“主义”,即保守成了“唯保守”,保守被当成根本原则,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也要保守下来,势必有碍于社会的文明进步。但不谈“主义”,而强调对传统文化要保守,即先要保护好、持守住,不要使之毁坏、散佚,这肯定也是合理的。试想传统文化都毁灭了、破坏了、消失了,那还继承什么呢?继承岂不是一句空话了么。即使实行批判地继承(扬弃),连批判的对象也没有了,又怎么批判地继承呢?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就如人活着要吃饭,但不能说人活着就要…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巩固和发展它,用什么方式推动它不断前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究竟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经历了一个极为曲折的探索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这就是:从本世纪30年代斯大林提出的“和谐动力论”(或“一致动力论”),到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矛盾动力论”,再到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动力论”。  相似文献   

6.
1.引言近些年来,没有别的哪个概念像“全球化”这样引起如此之多的议论和争论。以此为关键词在网上一找,一下就找到了上千的论文和专著。全球化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全球化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模样?它有没有使得国家过时,或是使之削弱?或者,如某些人申论的那样,它竟然反而在某些方面使国家得以加强?全球化是个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过程,抑或是无所不包?它对市民社会有什么影响?有些论者坚持说,全球化无非现代化进程或者资本主义发展的继续,另一些学者则宣称它是一种新现象。有些人认为全球化无可抗拒,另外一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曾经说过:“主体是人”(《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8页),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人都是主体。初生的婴儿,远古的野蛮人,由于不能把自己与客体分化出来,因而不能成为主体。严格地说,那些不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也是不能成为现实的主体的。所谓主体,它与客体相对应,是认识论的一对专门的、特殊的基本范畴。主体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人只有在能够把客观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部份、某  相似文献   

8.
(一) 自然美的本质是什么?李泽厚同志认为,“一个自然物美不美,对一个自然物能不能产生美感,能不能欣赏它,这决不偶然,它首先并不决定于人们的社会意识,而首先被决定于自然物在社会时代中的广泛客观社会性质。”自然物的这种客观社会性就是‘人化的自然’,就是“把自然美的产生、发展放在与客观社会的历史行程的联系中考察,从实践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中,历史地具体地来把握和了解自然对象与人类生活实践的丰富、多样、复杂、变化的客观联系,它对人类生活的客观的关系、地位、作用、价值、意义等等,说明它们构成了自然或自然物的社会性,而这种客观社会性就是自然美丑的本质”。由此可以明显看到,李泽厚同志认为自然美的基本特征是由自然事物的社会性规定的,而作为自然事物的这种社会性,又是以自然、自然物对人是否具有经济方面的“有利、有用、有益”为尺度的。当自然事物通过实践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产生经济功利性时,自然、自然物就具有了社会性,就成为美的。我认为这个论断不能正确地揭示自然的美丑本质,因此愿提出浅见求教。 (二)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早就指出:“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2页),说明辩证的思维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只不过一开始它只是一种“自在之物”,并未为人们所反思、所研究罢了。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辩证思维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它曾随着人们变自然界“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随着人们认识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而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辩证逻辑作为一门研究辩证思维(或者说作为历史地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论述“异化”与“人道主义”的文章多把抽象的人当作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主张“异化理论是全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线索”,要用异化来“帮助我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用它来说明现实的历史、社会问题”,有的同志甚至提出所谓“人——非人——人”(即人异化为非人,再克服异化复归于人)这样的历史公式。这就涉及到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人性和人的异化? 什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是一个被形形色色的封建神学家、资产阶级学者搅得混沌不清的问题。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揭示出,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1.
历史研究的是“过去”.在“重构论”、“建构论”及“解构论”这三种史学理论下,对“过去”的研究都是从对“事实”的构拟开始的.“事实”是被建构出来的,是被置于某种描述之下的“事件”.“事实”又有两种表现形式:物(事物)与事(事件),二者也成为了历史研究的两个基本层面:考古学强调“物”的研究,而中国传统历史学则侧重于对“事”的探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历史研究是一个将史料转换成“事实”乃至过去某个面相或者某个片段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往往是在历史学家的精神观念中进行的,由此加入了历史学家个人“主观”解释的成分,形成了历史的另一种形态——“观念中的历史”.观念中的历史与过去真实客观地发生过的历史、史料中的历史以及作为历史学家研究成果的历史一样,都是历史存在的形态之一.它使得历史解释完成了由“客观”的“史料”向带有“主观”解释色彩的“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之间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类学的起源“人类学”Anthropology一字,来自希腊文的Anthropos+Logia,意思是“研究人的学问”,后来通称为“人的科学”(Science of man),在十九世纪中期,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人们研究人类自身的历史,则起源很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对不能解释的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本身的谜,不断进行着探索,例如天地是怎样生成的?“人”的起源怎样?“人”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人类有不同的体质(肤色、毛发、面型)?人种又是怎样形成的?等等。姑无论它是神话还是不科学的幻想,都可以说是对“人”的研究,是人类学最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法定权利的界限之前,有必要先搞清权利的概念。权利一词德文是“Recht”,俄文是,都有法和权利两重意思。苏联法律辞典为了区分的这两重含义,在它指权利时,前面加“主观”一词,即。在指法时,前面加“客观”一词,即。德文的“Recht”也是这样,即从主观上看是权利(obiektives Recht),从客观上  相似文献   

14.
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一种思想体系,一种意识形态,它既是历史运动的主观表现,但其本身又不能不是一种历史,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言论,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看作一个“过程”。这样,将有助于我们研究何处是它的转折,即一个崭新阶段的出发点。显然,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的前题是要解决“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的分界点的  相似文献   

15.
细节的力量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板不重视我”或是“老板不给我机会”。不知这些抱怨者有没有想过,老板重视和喜欢一个员工的前提是什么?如果你做到了最好,老板会不器重你吗?其实,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没有多大差距。就某一项具体工作而言,老板重视的员工可能只是多做了那么一点点,或者多关注了一些细节,才在最后的工作效果上体现出了“差距”,得到了老板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非价值性、拟价值性、价值性辩证否定刘福森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性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展”。[1]与无机界的否定不同,生命有机体、实践和社会历史过程的否定,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审美活动与人类所有活动一样,有它自己发展的辩证历程,考察并阐明它的辩证历程,在美学研究中至今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作这种考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一 人类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历史,就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的本质不断展开、丰富和完善的历史。这种既改造世界又丰富自身的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客观化过程,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对象化”和“内在化”的双重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读了李振伦同志在《河北学刊》1983年第2期发表的《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以下称《李文》),受到一定的启发,但是我们认为,该文提出的许多重大观点不仅不能达到他所愿望的“澄清长期围绕真理讨论所出现的众多分歧”和“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反而会将人们引向他途,所以在此同李振伦同志商榷。 一 从五十年代起,我国哲学界就围绕着什么是真理(包括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对于真理的“普遍”(《李文》的用语)看法是:真理是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一致的认识;或者真理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简单地说,真理就是人的正确认识。同《李文》相反,我们认为这个“普遍”的看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因而包括所谓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就都既不是人们的主观意识自身,也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其中既带有人们的主观形式,也有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其次,真理作为认识,当然只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而不是错误的认识或错误的反映。既然真理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属于主观的范围,因此人们有时称其为“主观真理”。譬如,马克思就讲过“思维的真理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  相似文献   

19.
我们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变革时期。古人刘勰在其“体大思深,包举宏纤”的《文心雕龙》中说过:“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文学作为从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第二现实,作为一个时代人的打开了的心理史,它必须“与世推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一个时代的文学便有它所属时代的历史要求和美学标志,写一代风流,成一代文风。那么,我们变革时期的文学的历史要求和美学要求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我们所熟悉的“黄金时代”(Golden age)一词,首先来自古希腊诗人希西俄德的农业史诗《田工农时》。这部史诗曾描述了人类自被创造后所经历的五个大世纪的情景,第一纪就是所谓的“黄金时代”。 据诗人说,在“黄金时代”,“人们象神一样地生活,无忧无虑,没有悲伤,没有劳累。”他们永远年轻,欢宴终日,不知什么是罪恶。最终的死亡到来如同睡眠降临,他们死后灵魂升在天空仍然护佑活着的人们。之后的“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一代不如一代。其中“白银时代”人们百年内保持童年,一旦长大成年便因傲慢和时代”一代卞如一代。其中“白银时代”人们百年内保持童年,一旦长大成年便因傲慢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