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历史医药文化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中形成了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少数民族独特的医药文化及其医药产业,展示了民族医药文化产业独有的魅力。但是四川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传承及其医药产业不仅受到环境恶化的冲击,同时还遭受当地对药物资源竭泽而渔的重创。要维系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在认真总结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和医药文化传承实践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发展与传承系统,这是破解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产业面临断层危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江省某达斡尔民族学校为个案,探讨了以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为核心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强调当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整合是使达斡尔民族文化完成文化化人的一个前提。对达斡尔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的意义、达斡尔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问题以及达斡尔民族文化传承的田野研究:课程设计与开发,包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维度、开发途径及课程实施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达斡尔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而课程设计与实施要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3.
怒江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文化的独特性是怒江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其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怒江民族文化旅游虽然只在几个区域进行了初步的开发,但如云南其他许多地方一样,同样面临着民族文化消极变迁的问题。所以,怒江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和避免其消极的副作用,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以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使怒江民族文化在开发和保护中为当地人民造福。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又是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民族文化内涵,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临夏砖雕、保安腰刀、花儿等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临夏重要的文化资源,通过发掘、保护、传承、发展、开发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能使其成为构建当地新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四川民族地区主要为我国长江、黄河的流经地,是我国生态屏障、生态涵养地的重要区域之一.四川民族地区面临着既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又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的艰巨任务.四川民族地区虽然具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长期没有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没有处理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因此协调好二者关系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对民族医药的保护体现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制度逻辑,但在后非遗时代,如何提升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需要研究的问题,对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制度逻辑、内在要求与保护目标进行分析与理论总结。研究认为,非物质形态的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是知识财产,从法律属性中受知识产权制度调整,但现有法律在民族医药文化与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的权利归属、权利内容以及在民族医药的非遗保护等方面均存在司法保护不足的问题;为提升民族医药文化财产的传承与发展的质量,以及参与市场的竞争力,民族医药需要从“文化遗产”单一结构向“文化遗产、文化产品和服务、知识产权”三位一体的财产结构转变,并形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等多种创新发展方式,利用新载体与新传播方式进行跨界发展,积极开发文化衍生产品和服务,推动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资源与其他资源跨界整合集聚,用跨界发展实现财产结构转变;后非遗时代对民族医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的重心应该由“保存、保护”向“知识产权促进”转移,提升民族医药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和运用能力,适时制定地方性民族医药单行条例,打造和保护民族医药品牌,推动民族医药知识产权贸易与融资。  相似文献   

7.
从民族政策视角论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民族政策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为切入点,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政策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形成、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民族文化政策指导下的民族文化传承效应及在新形势下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依托,同时发展旅游业必须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必须加强对导游人员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培训。从湖北巴东神农溪漂流旅游景点的导游人员调查情况可知:保护发扬民族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只有“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才能使民族文化旅游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医药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交织的领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制度为民族医药的发展撑起了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伞.然而,由于民族医药具有传统性、传承性和群体性特征,致使知识产权制度在民族医药保护上面临着权利主体不确定、权利客体不具创新性等诸多困境,许多民族医药知识和技术难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因此,有必要根据民族医药自身特点,构建知识产权的特殊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广西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面临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民族同化三大挑战。应积极应对,因势利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之浪推筑民族文化之巢;以改革开放之力强促民族文化创新;以民族同化之势力促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以法制的形式确保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狠抓人才保护培养,把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关键;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努力造就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具有丰富多样、开放兼容、跨国跨境以及和谐共存等特色的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例证,提出坚持不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为主导、辅之以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等模式,并强调应重视实践层面的探究以及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民族文化事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突出培育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等方面.但在当前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中讨论这个问题,尤为重要的是树立一种保护与传承本身就是根本目的的"本体论"观念,这样才有望真正探索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民族医药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瑰宝,在保护、弘扬、发展方面,立法不能缺位。国家相关立法尚存缺陷和不足,地方性立法的价值更加凸显。经统计,我国各地区已经出台民族医药单行立法共计十四部,其进步性与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凸显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重视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强化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弘扬等;也存在部分地区对民族医药立法重视不够、大部分民族医药尚未纳入地方立法保护、现有地方立法对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支持不足等问题,应当对民族医药地方立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基本内容。生态环境不只包括自然环境 ,还包括人文社会环境。民族文化是构成人文社会环境的基本要素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在西部大开发中 ,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不能只是片面地指向自然环境 ,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地区生态观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在开发和建设民族地区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方面.本文论述了自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进行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的同时,与当地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完善其民族地区生态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开发思路,目的在于实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提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必须进行保护性开发,并遵循文化保护与传承、利益均衡及社区参与三个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体系,并对涉及旅游开发主体、客体及介体的保护性开发体系内容进行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而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但若“单一”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本过高且缺乏吸引力,应对其进行“系统”开发,比如以流域为纽带等。本文详细论证了“酉水旅游带”的开发,特别应明确该旅游带的“文化主题”、系列个体旅游点的“文化主题”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17.
民族旅游是动态保护民族文化的最为引人关注且争议性最大的开发方式,因为它一方面实现了其经济价值和抬升了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却可能会引起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商品化而破坏其真实性。文章通过反思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同化和商品化的现象,阐述了作为民族文化一部分的民间规则的记录性、可操作性和其文化属性以应对民族文化同化的现象,再通过介绍民间规则特殊的内心确信以表明前后台理论的成立。并可通过这种方式保护民族文化,但前提条件是各类参与开发中的主体能够尊重并善于运用民间规则,赋予当地族群依照其民间规则决定可以搬上旅游舞台的民间文化元素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旅游开发中对民族文化的恶意破坏。  相似文献   

18.
西北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再可能闭关自守,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亦不例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体系,因此,保护和改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是推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到大众旅游这一"大熔炉"中,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论文在用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分析民族文化性格,梳理民族文化旅游的本质后指出:在民族文化性格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适宜性,不同性格的民族文化应采取不同的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分析表明:彝族文化属于内向型性格。作为结论,我们指出对呈内向型性格的彝族文化,不应采取全面深入的旅游开发策略,宜采取控制性开发,且以前台公共性文化及其载体为主,对后台隐秘性文化及其载体则需要重点保护、控制性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制度为民族医药的发展撑起了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伞。然而,由于民族医药具有传统性、传承性和群体性特征,致使知识产权制度在民族医药保护上面临着权利主体不确定、权利客体不具创新性等诸多困境,许多民族医药知识和技术难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因此,有必要根据民族医药自身特点,构建知识产权之外的特殊保护制度。此外,在国内立法保护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国际立法,解决国内法域外适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