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事要素的正确把握和最优组合是经典动画电影成功的因素之一,角色塑造是动画电影叙事的重要内容,人物性格是否鲜明及道德尺度的把握是否准确是优秀动画电影评判的标准之一。从动画电影叙事中的角色塑造入手,探讨了角色造型、角色成长和角色内涵对应的叙事策略,总结了动画电影角色塑造与叙事的最优策略,提出角色塑造和动画电影叙事应深度融合,提高动画电影叙事水平必须注重角色塑造。  相似文献   

2.
角色设计是动画影片制作的灵魂,独特的东方视角和对动画形象性格的细腻塑造是宫崎骏动画电影取得成功的关键。他塑造的角色具有外表柔弱、胆怯,内心坚强、勇敢,夸张与虚幻并存,离奇又可爱之极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陪伴幼儿的成长,满足幼儿的想象、审美、社会性等的发展。其中的父母角色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家庭教育价值,影响幼儿对父母形象、父母关系的现实认知。在跨文化视角下,中外动画片对父亲形象都存在积极期待,对母亲形象的塑造存在文化差异,对父母关系的塑造表现出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对于我国动画片中的父母形象塑造来说,应关注时代发展中的父母形象、关注动画片的儿童叙事特点、塑造良好的父母关系。  相似文献   

4.
哪吒题材在国产动画电影创作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取材自神话故事的动画电影佳作纷呈,尤其是对哪吒形象的成功塑造引发了大众的观影热潮。回溯哪吒在传统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嬗变,探究其在不同时代被赋予的意义与内涵,哪吒动画形象早已摆脱了单纯神话符号的桎梏,成为文化叙事和伦理建构的重要载体。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产动画艺术民族化探索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动画电影编剧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创新性改编是行业难题。动画电影《哪吒:魔童降世》颠覆性地对原著角色进行了大胆编创,结合镜像理论对原著中相对脸谱化的角色进行重塑,挖掘出了更广阔的剧情创作空间。二元角色配置为主角的自我镜像演化构建了框架,角色设计价值取向的创新定位,赋予了作品更鲜明的时代意义。相比于传统动画电影,该片在角色设计和叙事策略方面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创新性改编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妇女研究中,对美国妇女社会角色变迁方面的研究较少,然而美国妇女社会角色的变迁却反映着整个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美国妇女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变化体现了其妇女地位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男女不平等到男女相对平等的过程,这与女权主义者的斗争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受深层次社会客观原因的影响。妇女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社会地位,但并不是绝对相关的,美国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还与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使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得到了一定的话语权,加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对于现代社会的贡献越来越不可忽视,导致美国政府和社会无法忽视妇女这一庞大的政治力量而不得不承认妇女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7.
塑造一个成功的戏剧角色需要剧作家和演员双方的努力。在角色塑造过程中,剧作家和演员需要准确定位角色形象,清晰把握角色间的关系,以及充分尊重观众的情感。刑法作为法律体系的一个部门法,有着独特的角色特性。研究者可以从如何成功塑造一个戏剧角色的思考中得到启示:为了成功塑造刑法角色,立法者和司法者需要准确定位刑法应有的形象,清晰把握刑法与其他法律特别是民法的关系,充分考虑民众的情感进行立法和适法。  相似文献   

8.
动画角色造型表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画角色在动画作品中相当于真人实拍影视作品中的演员,是动画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动画角色造型由动画制作者创造出来,包括角色的外在结构、形体与内在性格的塑造。从动画角色造型概念与表现依据人手,对动画角色的静态、动态造型表现以及风格表现进行分析与探讨,以理解动画角色造型表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美国介入台湾问题后,其在台海地区的政策和角色经过四个不同阶段的演变。国民党退守台湾后,杜鲁门政府开始介入台湾问题。20世纪50、60年代经过三次台海危机,美国在台海地区的角色得到巩固。70年代美国无意终结其在台海地区的均势——霸权角色。冷战后台海成为美国对华政策重要的砝码和操纵工具。进入21世纪,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政策与角色面临新的转型。但不论政策和角色如何变化,美国在两岸推行均势谋求霸权的意图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青年村干部职业呈现差异化稳定现象。本研究依托“场域叠加”理论构建青年村干部稳定性生成的“双重角色塑造”分析框架,探究桂西北Z村青年干部不同职业稳定性的形成逻辑。研究发现:首先,青年村干部的稳定性选择受到行政、社会和市场等场域的影响,表现为多重场域对其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共同塑造,分别形成强、中、弱不同强度的角色取向。其次,塑造后的双重角色能否共生以及共生的方向与强度,会生成强共生、弱共生和无共生的不同关系模式,促使青年干部展现出长期稳定、短期稳定、较不稳定和很不稳定的差异化稳定性。“双重角色塑造”分析框架为全面理解青年村干部稳定性提供了新视角,阐明了青年村干部稳定性差异的形成逻辑,有助于采取针对性、差异化举措稳定青年村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基层妇联干部的素质状况、角色认知、角色认同感及处理多重角色冲突的能力与实际要求有偏差,要增强其服务妇女群众的角色意识、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能力,接受新信息、新观念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处理多重关系的能力,就必须调整基层妇联干部的角色认知,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以促进男女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前33个少儿频道为中国动画的主播平台,2012年动画电影的受众几乎是清一色的低幼受众对象,使中国动画成为为儿童服务的代名词.美国的《米老鼠与唐老鸭》、《白雪公主》是老少皆宜,日本在60年代后受众对象不断升级,如《机动战士高达》与宫崎骏的系列动画电影,其受众对象可与电影受众一比高下.《魁拔》等一批国产动画正在做扭转动画低幼受众的努力尝试.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联邦政府的参与。联邦政府通过立法、拨款等方式在美国教育改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美国联邦政府依据社会不同时期发展的需要,调整着教育改革的目标,从而确保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毋庸置疑,美国联邦政府参与教育改革的经验会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处理政府与教改的关系带来发人深思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国产动画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并成为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该片以高质量的诚意之作打动了国内观众,同时也给了动画人许多希望和信念。文章通过分析该片相较于以往国产动画电影在叙事视角、英雄形象塑造和叙事技巧上的突破,给动画制作人一点建议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靳夕是我国著名的木偶动画片导演,是我国木偶动画片的奠基人。本文在简述靳夕木偶动画艺术成就的基础上,从艺术表现、技术创新和理论研究等三个方面对靳夕木偶动画艺术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指出正是其对木偶动画在题材选择、角色塑造、创作手法、艺术风格、制偶技术、特技效果和动画理论上的探索,推动着中国木偶动画艺术的发展,并使靳夕木偶动画作品保持了经久不衰的魅力。这对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今的世界影院动画市场上,梦工厂是唯一能够与美国迪士尼相抗衡的动画企业。本文探寻了梦工厂动画崛起的成功经验,认为梦工厂动画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所推出的动画电影出奇制胜、别具一格。而在梦工厂向世人所呈现的一部部精彩绝伦动画电影大片的背后,依靠的是资金、人才和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梦工厂动画崛起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今的世界影院动画市场上,梦工厂是唯一能够与美国迪士尼相抗衡的动画企业。本文探寻了梦工厂动画崛起的成功经验,认为梦工厂动画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所推出的动画电影出奇制胜、别具一格。而在梦工厂向世人所呈现的一部部精彩绝伦动画电影大片的背后,依靠的是资金、人才和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SBC(即Structure-Behavior Coalescence,结构行为合一)架构描述语言(即Architure Descripution Language)(简称为SBC-ADL)对角色类动画短片美术造型风格中的角色设计进行导向建置,可以有效地描述出角色类动画前期制作阶段美术造型风格中造型设计师与导演沟通后的角色设计过程与方法的行为。使用SBC架构描述语言中的三个架构图,即SBC-ADL的架构阶层图、结构行为合一图及行为互动流程图将角色类动画短片前期制作阶段美术造型风格中的角色设计以架构导向动画角色设计过程与方法的形态呈现出来,结果可产生动画角色设计管理文件,可作为动画制作人员制作过程中的依据,架构导向开发动画角色设计也可以作为角色类其他动画短片导演与造型设计师进行良好沟通的参照模式,有利于造型设计师更快更完整地完成角色的造型设计,从而提高动画制作的效率和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动画片的角色设计是充分传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以及强烈深刻心理印象的关键要素之一。为了弘扬河南历史悠久的文化,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递河南发展变化与进步的正能量,文章选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河南本土的女性角色作为动画角色进行设计,一位是三国时期的倾国佳人小乔,一位是为了保卫国家替父从军、在战场上与敌方英勇搏杀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文章利用动画的形式对其进行了全新的造型设计,并利用这些具有河南本土文化的角色形象来对河南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为改变与颠覆以往河南人的负面形象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美国意象中的中国国际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中国的国际角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这些错误的认知与“美国意象”直接相关,而“美国意象”则来自于以“美国例外论”为基本传统的意识形态。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偏见,既有有意偏见,也有无意偏见,但都同样直接受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今天,由于中国实力的快速上升和美国自身利益的新变化,“美国意象”对中国国际角色产生了难得的认知“和谐”。不过,这种认知和谐仍然是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的,它不仅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而且在这种认知和谐背后有着严重的不和谐的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