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绛是我国现代少数具有高超智慧、以喜剧心态理智地领会世界的女作家,她的喜剧创作,描摹都市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优雅风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显示了中国现代世态喜剧创作的成熟,与陈白尘的讽刺喜剧并立于四十年代的中国剧坛,成为了新文学史上的又一道奇异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对于蔡仪喜剧美学思想的再思考张健在比较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喜剧美学领域,三十年代以前,偏重从主观心理角度探索喜剧美的心理学派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直到四十年代初,这种理论取向才遇到来自美学界内部的真正挑战。这位挑战者就是蔡仪①。对于蔡仪的美学思想,学术...  相似文献   

3.
喜剧在中国的发展是源远流长的 ,早在先秦就有它的萌芽和酝酿。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存在滋长喜剧的沃土 ,喜剧精神一直是民族戏剧的质素。 1 9世纪末中国喜剧卷入世界喜剧发展的长河 ,在踬而复起的“五四”时期 ,中西喜剧艺术的碰撞、交流和融汇催发了现代喜剧之花。戏剧家们在倡导西方喜剧理论的同时也创作出一部部具有新的戏剧观念、新的创作方法和新的美学理想的现代喜剧作品。在其后的风月中 ,中国现代喜剧以其严肃的批判精神抨击社会黑暗 ,治疗人生病态 ,兢兢业业地尽着“社会清道夫”的崇高职责 ,而其自身也焕发着“笑着谈真理”的独…  相似文献   

4.
中国小说史上,张飞、李逵、牛皋、程咬金、焦赞、焦廷贵等形象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传奇喜剧英雄系列。他们是在虽微弱但却源远流长的中国喜剧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对正统文学尤其是史传文学的反动和下层文人大胆的艺术创造过程中产生的。他们是中国平民喜剧精神的物质凝聚、集中体现和高度总结,是平民喜剧精神与元、明、清之际时代精神交合作用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能稔熟地运用各种现代小说艺术手段的中国现代作家。在他的小说中成功的运用悲剧艺术、喜剧艺术、意识流、象征等艺术手段,表现现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表达他启蒙的文学主张。他运用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艺术手段,展示了传统文化支配下中国人无法逃遁的悲剧命运,对改造"国民性"寄予了深切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概括了电视小品喜剧精神的艺术传承与审美内核,从喜剧语言、喜剧表演、喜剧结构几个方面分析了喜剧精神的艺术表现,探讨了小品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丁西林在萧伯纳的影响下,高度重视喜剧的语言艺术。他不仅成功地将辩论和讨论、奇论和反语等因素引进了新兴的中国话剧,而且为对话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动力性的基础。丁西林的喜剧应被理解为易卜生式社会问题剧在中国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成功的变体,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契诃夫的戏剧精神和风格对中国现代戏剧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戏剧冲突的淡化处理、舞台抒情氛围的营造等戏剧表现手法方面。而这些戏剧表现手法背后实为契诃夫独特而深刻的喜剧精神。对这一喜剧精神的理解决定了对契诃夫戏剧风格接受的程度。中国现代剧作家在各自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契诃夫的戏剧表现手法,但对其独特而深刻的喜剧精神则还没有充分领悟和借鉴,尤其缺乏契诃夫那深沉的冷峻所蕴涵的荒诞意识。这是中国现代历史、文化的特性造成的,这种特性使得中国现代戏剧家的创作在接受来自契诃夫的艺术影响的过程中有不小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老舍抗战时期的喜剧呈现出政治讽刺与文化批判相交织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深厚而丰富的文化意蕴日益显示出巨大的魅力。三幕喜剧《面子问题》就是其中历史文化意蕴最为丰厚的一部,它对"面子问题"这一"中国精神的纲领"进行了深刻的解剖,从而成为老舍的喜剧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喜剧史上一部耐人寻味、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10.
古代犬儒主义是西方个人自由的极端表现,现代社会大众的犬儒主义抛弃了其中理想主义的成分,但却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超乎寻常的冷漠与极端功利主义,渗透着现代犬儒思想的中国当代喜剧影视作品就充分诠释了现代犬儒主义的这一特征。它既有诸多自身优势,同时也隐藏着极大的艺术缺陷及其社会危机。中国当代喜剧影视作品应整合大众娱乐与精英价值现,引导大众的信仰复归。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广阔的戏剧文化和戏剧创作的背景下讨论了美国现代重要的社会风俗喜剧作家巴尔曼的创作历程。集中分析了巴尔曼的代表剧目《传记》、《夏日终结》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指出徘徊于社会问题剧和商业娱乐剧之间的巴尔曼代表了三十年代一部分文人剧作家企图寻找贵族化、纯艺术创作道路的两难窘境:既见拒于百老汇戏剧掮客,又不容于严肃左倾的剧评家,甚至也无法征服普通观众。巴尔曼作品成为欧洲喜剧之风在美国的遗响。  相似文献   

12.
梅瑞狄斯、萧伯纳和巴里是明显影响了丁西林喜剧创作的3位英国作家。梅瑞狄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丁西林喜剧的理性品格上;萧伯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丁西林喜剧的语言艺术方面;巴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丁西林喜剧虚实相生的特征当中。正是在这些英国作家的启发之下,丁西林终于在时代精神、社会意识、理性色彩和艺术语言这四者之间找到了个性化的契合点,为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4 0年代的上海是一座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兼容中西文化的东方大都会。这期间 ,杨绛居住在这座城市中 ,创作了她仅有的两则喜剧 (《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具有的喜剧性影响了杨绛喜剧的创作风格 ,这座城市不彻底的现代性和“上海人”不彻底的“市民”身份决定了杨绛喜剧在题材、人物和喜剧结构上的特色。在上海城市文化影响了杨绛的喜剧创作的同时 ,杨绛也在她的创作中积极地消弥其中的冲突和裂痕。这种互动的创作使得杨绛的喜剧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风俗喜剧创作中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为电影的表现主题和艺术手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影在注重反映'-3代草根阶层人物生活方式的同时,开始一系列喜剧创新与转型的尝试。喜剧精神是在审美历史过程中逐渐生成、发展起来的。喜剧精神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和解放意识对于人性的重构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探索21世纪中国草根喜剧电影的发展情况和表现手法,深刻认识并反思草根喜剧的精神,以促进电影文化更好地服务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尔德的喜剧不以情节取胜,而以语言见长。在喜剧人物对话中,王尔德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添人物对话的情趣,突出喜剧人物的幽默、机智,从而引发观众会心的笑意。妙用多种修辞手法既是王尔德喜剧语言最显著的艺术特征之一,也是王尔德喜剧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不过,多种修辞手法在喜剧中的广泛运用,要求观众具有相应的欣赏能力和水平,这使王尔德的喜剧失去了雅俗同欢、智愚共赏的全民娱乐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小说喜剧精神发展论刘明银20世纪肇始到90年代之初,中国新小说追随新文化的浪潮,一波一波地向前冲击,几经坎坷,几经奋进,终于走出古典文学的模式,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学风貌。喜剧精神是构成这种文学风貌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纪中国小说的喜剧精神是...  相似文献   

17.
陈白尘无疑是中国现代讽刺喜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但他同时也创作了一批幽默喜剧.对这部分作品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陈白尘创作的另一侧面,而且有助于我们从幽默喜剧和讽刺喜剧相互关联的角度去把握作家对于中国现代喜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要介绍了中国三四十年代艺术歌曲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脉络,各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并进一步阐发了作者对中国三四十年代艺术歌曲在中国现代声乐教学中,教材选编、声音训练、艺术要求等各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于成鲲先生撰写的《中西喜剧研究——喜剧性与笑》一书,最近由学林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对中国和西方喜剧作了系统而又全面的研究。作者将中西传统喜剧观念与中西现代的喜剧观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对喜剧性的语言、性格、表现、矛盾与冲突等诸因素,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证,对喜剧性特征与方法、中西艺术史上喜剧等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思考。书末辑录的“笑论精华”、“笑语碎金”把古今中外一些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有关喜剧性与笑的一些精辟言论提供给读者,给人以知识和启示。正如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先生在本书序中所说:“它对我国喜剧创作,研究和教学,以及舞台表演艺术,演员的艺术修养等方面,都会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我国喜剧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也是一种有益的贡献。”复旦大学教授蒋孔阳先生也为这部关于喜剧研究的专题论著作序,说本书:“对于发扬我国民族喜欢笑的喜剧精神,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释杨绛喜剧精神的内涵 ,探讨其喜剧精神的人生与艺术资源 ,包括家学渊源、中国传统世情文学的教化和英法世态喜剧的影响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