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正在“回归”亚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正在“回归”亚洲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赵光锐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亚洲NIES(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ASEAN(东盟)及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太平洋西岸的东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东亚、北美(NAFTA)、欧盟(EU)三分天下的21世...  相似文献   

2.
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开发之经济模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开发之经济模式比较○陈占彪一当中华民族在新时期将以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来叩响跨世纪之大门并已走出跫跫足音时,如何进一步加快中西部现代经济建设步伐,为二十一世纪太平洋文化时代的东亚经济圈的最...  相似文献   

3.
东亚合作要受到美国、中日关系、东盟等因素影响;针对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 各个国家提出了不同的构想;亚洲区域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最后实现4 10的构想,将是亚 洲国家在21世纪上半期势必实现的宏愿。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地中海经济时代,大西洋经济时代和太平洋经济时代,到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将要形成以整个太平洋地区为中心的环绕型的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日本作为其中的重要国家之一,对“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建立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日益增多,日本已做好了占居主导地位的准备。1989年由文艺春秋出版发  相似文献   

5.
文明的亚洲和亚洲的文明——“太平洋与中国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1996.5.3)于光远第一部分书面提要(一)我们来这里讨论的是时代性的问题/什么是当前时代的质的规定性/19世纪是古典的资本主义在征服世界的道路上取得辉煌胜利,也是它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显露...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世界上流行着一种理论,即预言世界经济的中心将由美国转移到亚洲,或者干脆说是转移到亚洲的日本。具体提法还分为几种。一种称21世纪为“太平洋世纪”,就是把太平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以亚洲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进步,从而促使世界经济结构在21世纪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相伴的是国际关系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中心发生从西向东的转移,标志着"近代历史的终结"和"亚洲世纪"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催生了"美国式的和平",琉球-冲绳的历史地位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特殊意义,战后日本和平宪法、象征天皇制、旧金山对日媾和、冲绳军事基地、日美安保条约等一系列历史事件都随着当时世界局势的变化而做出调整,这种调整的影响极为深远,直至今天。由于在前一历史时代的国际关系背景下形成的琉球-冲绳的东亚军事要塞,也将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东亚共同体建设的推进而发生变化。在过去的20多年,东亚区域一体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亚洲贸易生产共同体、东亚FTA网、开发建设共同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亚洲文化社会共同体等多个领域的共同体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重大的阻碍因素。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的应对战略,跨越亚洲合作的"严冬"、迎来共同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佛教是维持亚洲和平与繁荣的一种重要力量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心川(北京100732)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后,东亚某些地区虽然还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但总的政治经济形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在经济方面出现了“东亚的奇迹”。...  相似文献   

9.
一、21世纪是否还是“太平洋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崛起已是举世公认的,甚至带有某种戏剧性。战后初期及其后的一段时期,经济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的是大西洋地区,而不是太平洋地区。20多年前的亚洲是世界上最贫困的  相似文献   

10.
雁行模式创造了“东亚奇迹”,使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相继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然而雁行模式存在的弊端却使东亚地区在全球经济表现不俗的1996年,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国际收支失衡,并且引发了1997年席卷东亚的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蒙受了重大损失。认真研究雁行模式及其形成的产业结构的利弊,不仅有利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而且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警示作用。一、雁行模式的内涵雁行模式是指过去30多年间东亚区域内先进国家(地区)与落后国家(地区)之间的产…  相似文献   

11.
再论东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笔者曾在《太平洋学报》1997年第2期上发表过《论东亚模式特征》一文,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有种种不同的看法,金融危机后争议则更大。现将最近思考的几个问题整理出来发表如下,供学界讨论。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和国内学者对东亚模式的重新思考与深入探讨。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粉碎了“亚洲模式”。①美国《外交》双月刊说得更加明确:“亚洲金融危机证明美国经济模式正确”。②在国内,尽管对东亚模式持支持者居多,但也有较大争议。无非三种论调:一、否定论,认为东亚金融危…  相似文献   

12.
到21世纪,中、日、美很可能仍是环太平洋地区的三大强国。她们富有活力、创造力、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的尊严。她们都力行重大变革,她们在21世纪前期将发挥何种作用都将取决于各自的变革。在21世纪,日本强大的经济、技术和组织力量将增强其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只要美日保持紧密结盟,亚洲力量均势稳固,日本不太可能成为独立的军事大国。与亚洲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相比,美国经济相对衰落。她不可能成为21世纪的霸主,但她的创造能力将使其在科学、教育、通讯和军事方面仍居领先地位。中国在21世纪初仍可能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但在科技、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很可能会落后于日本和美国。下世纪初,东亚的关键问题包括台湾、朝鲜问题、维持力量平衡及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和自然资源需求。如果上述三国高层领导人相互信任,技术专家紧密合作,这些问题都不难解决。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与“亚洲伦理工业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H.卡恩在《1979年及其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一书中,把经济高速增长的东亚地区称为“亚洲伦理工业区”,并以令人信服的经济数据证明,儒家文化在推动现代化的经济增长方面显示了强大的活力。“亚洲伦理工业区”也许是一个比“儒教资本主义”更为恰当的概念,因为,这一地区能够被看作一个完整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伦理基础。这种伦理基础构成了东亚工业文明精神。然而,对东亚工业文明精神的讨论由于一些学者对韦伯理论的误解而引入歧途,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对“韦伯命题”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历史开始了大调整时期。这一方面是本世纪前50年历史演变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将来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过渡时期。调整时期尚未结束,要再过20—30年才能看出将来世界新秩序的轮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加速了调整进程,并使调整具有新的特点。东亚在经济高速增长方面居全球之冠,但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却落后于欧洲和北美。东亚地处太平洋的中枢位置,是21世纪世界的主要竞技场。太平洋世纪正在到来,它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太平洋地区集中美日俄四雄于一洋,东盟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今后必须善处四国五方的关系。东方文化具有强调个人修养、强调群体,搞好人际关系,实现和谐统一的优秀传统。对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起良好的作用。今后必须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推动合作事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50年的世界历史发展,具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经历着历史的大调整时期;二是东亚的崛起,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力量中心;三是亚太经济合作蓬勃开展,开创亚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这些都是具有长远历史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15.
日本进口贸易的 30 %、出口贸易的 5 0 %在亚洲 ,但由于日本“重欧轻亚”的传统 ,其亚洲研究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 ,随着亚洲国家 (地区 )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一向偏重欧美研究的日本开始高度重视亚洲的研究 ,出现了“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的说法。所谓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 ,实际上是有别于过去日本“亚洲研究”的一种说法。日本过去的亚洲研究 ,着重研究亚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传统等 ,而且是在“欧美文化先进”、“日本文化先进”的理念下开展研究的。“新亚洲学”是以东亚为中心 ,在经济、国…  相似文献   

16.
陈泽卿  战海霞 《太平洋学报》2010,18(1):F0003-F0003
世界四洋,各踞其所,潮起潮落,涛声依旧。而在这浩瀚的大洋中,尤以太平洋为最大最深,通五洲之便,聚万物之富,当首推莫属。可是,由于人类发展的历史原因,太平洋被“发现”最晚,直至15世纪哥伦布、麦哲伦大航海时代才得以命名,真可谓是“大器晚成”。在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兴起之时,大西洋先声夺人,发挥其交通之便的作用,成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另一条“流水线”。尤其是美洲的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大西洋更是成为欧美大陆的海上贸易“热线”,  相似文献   

17.
亚洲金融危机可能是柏林墙倒塌后最重大的事件〔俄〕Д.科瑟列夫时至今日,人们还没有最终明白,亚洲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事。更难想像当前的金融危机将对下个世纪(近20年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太平洋”世纪)产生什么影响。现在亚洲发生的事件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只有过一...  相似文献   

18.
战后政治中的“亚洲意识”[日]若宫启文在冷战结束和亚洲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背景下,现在日本与亚洲的关系正处在重大的转折点,日本政治追求与“新亚洲时代”相适应,本文正是以此为前提,希望能考察一下日本政治如何逐步确立亚洲意识。日本不仅就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亚...  相似文献   

19.
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日本等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相继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大大增强了非西方国家推进现代化的信心。一些学者和政治家们在寻找东亚社会成功的秘诀时产生了一种浪漫的看法,即:亚洲国家不仅能够在家族、社会、国家优先,不破坏传统的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而且这种形式的资本主义似乎比西方的资本主义更胜一筹:它既能保持资本主义的效率,又能避免(至少是减轻)它的冷酷无情。所以,有人提出了与西方价值观相抗衡的所谓“亚洲价值观”概念,“21世纪是亚洲人的世纪”之类的预言也盛行一时。但是,当人类进入21世纪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观点 ,这些观点对战后整个亚洲历史的理解以及亚洲现代史的理解都有一定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面出现这些动向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前近代史研究的多角度化 ;其二是2 0世纪 70年代亚洲经济的发展对历史研究的影响。进入 2 0世纪后 ,世界曾被划分为帝国与殖民地 ,而亚洲被划为殖民地 ,历史学研究主要关注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之下亚洲如何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研究主题主要为亚洲的民族运动、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形成。2 0世纪 80年代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变化 ,赋予了近现代史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