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我国社区分类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分类治理是基于社区异质化和社会问题社区化的现状考察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社区治理理念。从目标、依据、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社区分类治理的意涵和内容体系进行阐述,社区分类治理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作为逻辑前提。社区分类治理的具体推进路径是治理理念要从行政化逻辑转向以治理需求为中心,治理机制要从“一刀切” 转向“创新引领”,治理资源的整合要从“一元管理” 转向“多元共治”,借助信息科技,实现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精细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社会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管理创新的建构逻辑应该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来考虑,由于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型、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矛盾易发多发、利益失衡、基层组织薄弱等问题,因此,创新社会管理迫切需要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建构逻辑是:一要树立科学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二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三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四要发展社会管理多元协同管理模式;五要加强社会管理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西方翻译规范理论历经了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其研究范式由规定走向描述,理论视角由语言学转向文化继而转向社会学,研究范围也由语言文本扩大到文学、文化再延伸至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等社会因素,极大地深化了学界对翻译活动的理解。然而,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和学术创新的需要,从事翻译规范研究的西方学者们回避前人研究领域,并使用不同术语来描述类似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研究领域热点轮换和术语滥觞的局面,妨碍了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引起学术界的反思。社会转向标志着翻译规范的研究范围走向最大化,因此必然是规范研究的终极转向。今后的翻译规范研究不必疲于转换研究视角,而是强调在社会这一最大载体里综合、系统地研究翻译活动中的各种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约翰·伍兹的自然化逻辑理论是当下西方学界的热点议题,由之驱动的逻辑学自然转向是继数学转向和实践转向之后逻辑学的第三次重大变革趋势。实践逻辑是自然化逻辑的理论底基,实践推理与认知经济是其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自然化逻辑吸纳自然化的认识论、心理学以及认知与经验科学的有益成分,对传统主流逻辑观给予批判。批判的目的在于推动逻辑学的自然转向,将推理主体重新纳入逻辑学的研究视野,并将区别于演绎和归纳推理的第三类推理作为自然化逻辑的支柱性概念加以凸显。  相似文献   

5.
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是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实效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强和创新村级社会管理理念,运用实地研究法中的观察法与访问法,通过对湖南省村级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以村民本位观引领村级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思想,以拓展村级社会管理理念的研究思路,丰富适合中国国情的村级社会管理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村级社会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儿童福利需求满足的过程中,社区存在自身优势并发挥特殊作用。从共享到福利治理,再到儿童共享发展福利治理理念的探索和形成,为构建儿童社区福利发展的政策导向提供了理念逻辑。儿童福利群体目标由困境人群转向适度普惠和精细划分群体的重建,福利内容目标由改善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儿童多重福利需求的重建以及对其内在逻辑机理的探索,构成了儿童社区福利发展中的效能优化逻辑。从客观实践看,上述理论实践和目标重建的实现,目前尚受到社区儿童福利提供能力的现实制约,通过制度设置优化实现主体权责关系明晰化、社区福利治理专业化和智能化,以福利治理微创新促进儿童福利需求的快速回应能力的建构,构成了社区儿童福利发展效能优化的保障逻辑。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论证方式和思想力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是我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枢纽和准确区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判断、理论判断的重要尺度,也是我们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误解、曲解的重要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着力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论证,列宁则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思想重心从理论论证转向经验探讨、从论述“革命的经验”转向做出“革命的经验”、从世界革命转向一国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支柱,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历史过程,就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结合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导引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检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北京市C救助站的个案调查,以实践社会学为理论指导,比较分析我国救助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从"收容"转向"救助"的转变,尤其对实施过程中的实践逻辑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认为,救助管理制度在运行中,其实践逻辑发生了偏误。要完善救助管理制度,不仅要充分调动社会救助主体的积极性,加强部门合作,而且要从理念上升为行动,确保制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与保持和谐稳定。应当从管理与服务的思想、途径、重点、机制等方面出发,构筑基层社会管理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即树立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多元治理的思想理念,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强制度的发展途径,明晰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公众参与的工作重点,完善由全能型、管理型、结果型转向引导型、服务型、目标型的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指出在实际工作中社会管理创新目标有待明晰、服务理念有待强化、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伴生的风险等是当前的主要障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有必要从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创新政府主导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民主集中的农村管理模式、社会管理工作方式等方面入手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特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提高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特性的认识与把握程度 ,将是推动教学管理改革的关键之点和动力之源。在学校发展及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上 ,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保持随动 ,水平保持同步。教学管理功能兼有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双重性。学术管理是对学校微观教学的系统设计。教学改革及学术研究的组织管理 ,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质量为本"和"创新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量化评价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辩","学术评价与科研管理评价的边界异化"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度规制"三大问题聚讼,文章建议通过强化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学术共同体工作机制、构建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完善学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改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管理哲学研究的思想内涵,提出以广义社会发展系统协同理论研究为代表的发展管理哲学研究命题。综合评价基于发展管理哲学思维的广义社会发展复杂过程系统研究的学术价值取向。科学评价发展管理哲学的前瞻性研究基础及其内容结构。从塑造发展管理哲学精神品格的视阈,科学展望发展管理哲学研究的广袤发展时空及昭彰时代精神的深邃意蕴。发展管理哲学研究以其广义社会发展系统协同理论研究的成果展示,显现了其关系社会发展复杂问题研究、关系广义社会过程系统变异规律研究的历史性定位和使命。通过倡导和弘扬发展管理哲学研究,致力于为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界在社会发展管理科研领域开辟新的学术研究方向,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理论体系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对来自CSSCI期刊上231篇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以内容分析方法来考察论文发表时间、论文作者、作者单位、学术职称、研究层次、学科分类、被引频次、参考文献等,其目的是探明学界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研究的现状,并进一步回答哪些学者在研究、从什么维度进行研究和研究质量如何这三个预设问题。尤其指出了在未来研究中应注重政策应用类研究、建立在文献评估和引用基础上的规范研究,以及运用科学方法和经验事实作支撑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产出的制约因素很多,就其关键点而言,既有科研过程本身的问题,如项目运作、研究模式、学术风气乃至社会风习等等,又有科技成果产出的质量与成熟度、核心技术的先进性等问题,更有科技成果的管理尤其是价值取向、衡量标准等,还有人才培养各个方面的因素、民族的特点、传统习惯等。可以说是一个多方面综合的多面体。但究其重点,仍是管理及科学研究观念的现代化。本文从“诺贝尔奖情结”的视角对中国科研的“冷”思考,意在引导学术本位的形成,呼唤加强科研管理。  相似文献   

16.
学风是学者的治学目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综合一体的有稳定性的精神倾向,是学者主体精神素质在治学中的综合表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建设对于社科人才的培养、学术特色和优势的形成以及社会风气的健康化和文明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学风建设要从人格和制度两方面着手。在人格提升方面,应以诚为基础、以实为核心,坚持培育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培养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无私利性”学术道德;以提升学者人格为根本,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在体制方面,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只有把提升人格主体和强化体制管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扭转学风不正和学术造假问题,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风日益好转,日渐优化。  相似文献   

17.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生命周期的结合研究还是一片空白。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构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社会责任理想模型,详尽分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理想社会责任状态,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五阶段理论,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8.
与人们对大学学术自由问题的关注和热中程度相比,目前学术界有关大学学术责任的研究是相对贫乏的。但什么是大学的学术责任,大学应当承担何种学术责任,以及大学、大学教师应当如何履行自己的学术责任,又是目前必须引起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大学学术功能的退化和学术不检行为的增多,大学要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学术责任,就必须在确立学术为本信念,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整饬学术道德,完善学术管理制度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内学术不端问题的现状及表现形式,研究了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学术研究素养教育的缺失,受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影响,以及完善的学术评价机制和规范管理制度的缺失,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学术不端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和评价体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型大学在学科点和学位授权点、科研经费、学术成果、学术队伍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及特点。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生源、师资和经费三个方面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 ,应从学术核心和管理外壳两方面构建核心竞争能力。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指标应包含研究规模、学术水平、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社会支持等 5个方面 ,而学科差异、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等对评价体系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