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以史涵论,蕴含着"人"(真人)的评史标准;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以论带史,返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明确了"志"(感情)的评史标准。这两篇讲稿,虽各有治学路数,但都着眼于新文学的"当下"文坛,从不同方向推进"人"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2.
"民族史学"作为重要的区域史学分支,是与史学发展相始终的."民族主义史学"是在民族主义思想主导下的"民族史学",是适应近代民族国家构建需要而产生的,是"民族史学"发展演变的特殊阶段."民族主义史学"促进了"民族史学"的拓展和深化,但其自身存在的弊端决定了它终将被摒弃.  相似文献   

3.
《思想与时代》同人对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建构处在维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的近代国际体系情境中,其希望建构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是在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双重主导之下的,内含着国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两个层面,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与"法律—政治共同体"的统一。《思想与时代》同人对于国族认同的建构以"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概念为基础,主要通过对中华民族经历的历史事实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法律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来阐释国族同一性,建构"历史—文化共同体",以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抗战,追求民族自决。《思想与时代》同人对于国家认同的建构则对外争主权,对内讲民权,着重建构的是一种"法律—政治共同体",以期求得民族国家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解读《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阐释论析了西欧近代史上的两种民族主义:即以法国为代表的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或称政治民族主义和以德意志为代表的文化民族主义或称防卫型民族主义。前者随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发展,后者则意从文化上统一处于分裂的德意志,将文化民族主义作为德意志政治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先导。  相似文献   

5.
论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为何要批评思孟的"五行"学说,古往今来学者对此可谓众说纷纭。简帛《五行》篇的相继出土,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从孟、荀思想学说的分歧和简帛《五行》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入手,还要联系《非十二子篇》的上下文等诸多要素来阐明。而荀子的批评更多的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的,实际上荀子是在批驳思孟的"五行"学说脱离实际,并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起到"正身安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查尔斯·罗伯茨是加拿大联邦诗人的领军人物,享有"加拿大文学之父"的美誉。加拿大自治领成立之初,国民缺乏民族精神,罗伯茨立足加拿大特色,借诗言志宣传民族主义,率先在诗歌领域掀起了一场爱国运动高潮。尽管自然抒情诗是罗伯茨的强项,他却成功地借助《加拿大联邦颂》这首政治诗抒发民族主义情结,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文学领域乃至国家生活中的影响力,同时也为促进加拿大民族主义的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查尔斯·罗伯茨是加拿大联邦诗人的领军人物,享有“加拿大文学之父”的美誉。加拿大自治领成立之初,国民缺乏民族精神,罗伯茨立足加拿大特色,借诗言志宣传民族主义,率先在诗歌领域掀起了一场爱国运动高潮。尽管自然抒情诗是罗伯茨的强项,他却成功地借助《加拿大联邦颂》这首政治诗抒发民族主义情结,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文学领域乃至国家生活中的影响力,同时也为促进加拿大民族主义的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发源于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思想情感、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它是伴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而兴起的。民族国家是"民族"与"国家"两个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立在特定民族群体基础上的主权国家。早期民族国家的缔造者需要借助民族主义这一观念来摧毁基督教的普世主义和封建割据的地方主义,进而动员广大民众认同和支持民族国家这一新型政治共同体,而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又反过来加深强化了民众头脑中的民族主义观念。可以说,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构建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韩晗 《东方论坛》2010,(6):86-92,98
创刊并停刊于1931年的《现代文学评论》因被认为是"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力刊物之一而长期以来受到现代文学界的忽视,但事实上该刊在世界文学中的"小国文学"研究、对于"后五四"时期古典文献的整理、比较文学视野下对前沿理论的应用以及在"民族文学"早期研究等四个方面,均有着独树一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日本现存《文镜秘府论》古抄本地卷《八阶》、《六志》二篇都有"文笔式"或"文笔式略同"和"笔札略同"字样,说明这二篇为《文笔式》和《笔札华梁》共有内容。《八阶》和《六志》二篇的"释曰"部分也应该典出《文笔式》,而非空海自注。《文镜秘府论》南卷《论体》、《定位》二篇是声病论者,好用"得者"、"失者",还有其他一些和《文笔式》有相似的特征和相似的内容,这二篇也应该是典出《文笔式》。  相似文献   

11.
作为民族主义立场和思想的产物,苏雪林创作于抗战期间的历史小说集《蝉蜕集》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公正的评价。经过考察作者的思想背景和写作动机,可以发现《蝉蜕集》有着虽不明晰但十分明确的民族主义写作背景,从政治伦理视角进行片面解读,是有违抗战时期历史文学创作的实际的。明确了这个背景和基础,《蝉蜕集》才有可能得到符合历史与艺术标准的评价。《蝉蜕集》对于理解她抗战时期的民族主义立场和国家情怀是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甚至对于理解和考察抗战时右翼知识分子群体的民族态度和政治伦理取向,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笔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工作,对近代史一无所知。近年来涉足中国民族关系史,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观念不能绕过,因据读书笔记整理出这篇稿子。一方面由于篇幅有限,不敢旁征博引,加以详论,不过铺叙一些史料罢了;一方面本是门外汉,不敢班门弄斧,故曰试析,以求正于方家君子。 一、民族主义的提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早期民族主义的集中体现,他最早明确提出这一口号的时间是1894年11月24日。其时,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在他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指出:“中国积弱,非一日矣……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理论是摩根索从现实主义理论出发研究国际政治问题的副产品。他在这方面的基本思想是:当代西方的民族主义实质上是民族世界大同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是它的具体政策体现,是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在当代的一个新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论联合政府》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中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献,但由于1953年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毛泽东对这篇文献进行了修改,特别是对其中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做了重要修改,因此《论联合政府》这篇文献与其它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之间就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地方。毛泽东对《论联合政府》的修改,体现出了建国前后苏联控制下的共产党情报局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治压力,这也是毛泽东当时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添设了《水浒传》所缺乏的民族危亡的时代大背景。作者具有较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御敌卫国热情,及与此相关的生活阅历;同时,尤其是在小说结尾部,作者又显示了不歧视少数民族,渴望以民族和平共处来取代相互征伐的独特的民族主义胸怀和深远的民族主义眼光。《金瓶梅》作者以最大多数人民的福祉为旨归,达到了古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民族”和“民族主义”是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基石.20世纪初以来,中国学者对“民族”和“民族主义”一直存在歧义.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是政治概念,一种认为是文化概念.笔者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既要从政治上界定,又要从文化上界定.只有这样,才会全面理解“民族”和“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7.
《吕氏春秋》在成书之后,在汉代流传过程中,篇目次序发生了变化。《吕氏春秋》中的"十二纪"各篇的编排依据,不是按"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思想而来的,而是按照《序意》篇所说的"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的原则编排的。《季秋纪》下属四篇与《孟冬纪》下属四篇之间位置颠倒,这是人为的,性质与《十二纪》"纪首"割为《月令》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印证"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阴阳家思想。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是西方文明的先哲和巨人。他的巨著《国家篇》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是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源头。《国家篇》从治国方略的视角分析了城邦国家的起源和德治原则,并比较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书中强调实现国家正义与个人灵魂的正义,统治集团实行财产"公有制"以及男女平等,由国家举办教育等。《国家篇》中的政治观对西方后世政治思想家包括欧洲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都有启迪和影响,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相似文献   

19.
晚清以降,知识分子非常重视学术与国家政治的关系。国粹派诸君通过弘扬国粹、阐发学术的方式宣传种族革命,竭力标榜华夏裔胄、炎黄子孙,希望藉此激发国民的民族情感。客观而论国粹派手中的"国粹"其实是"学术反满"的政治手段,国粹派以保存国粹、复兴古学的口号相号召,使清末的政治革命打上了浓重的民族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民族主义的政治含义是以集体动员、价值引导、维护利益、社会实践的方式来影响民族政治生活;民族主义的政治表现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两个方面;民族主义对政治的积极作用是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统治合法、促进政治制度变革、抵制国家霸权主义,消极作用是激化民族矛盾、危害国家整体利益、破坏政治稳定、制约国际社会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