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师范教育是中国教师教育的主体,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创新教育能力不但是基础教育改革实现的必要条件,也将直接关系到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高等师范教育人才改革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目前,部分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并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文章就中国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观念、方法、手段等角度提出加强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院校面临教师培养体制多元化、教师人才市场、中小学教育改革、生源质量、教学法条件等方面挑战。面对挑战,高师院校要树立素质教育意识,强化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使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新时期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学选修课的开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普遍存在课程设置脱离基础教育实践,人才培养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师范生课程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能力低下等问题。实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接,强化师范生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是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省属高师院校已形成了以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为主体的招生分配体制.对此,高师院校应采取增加统招计划,增加委托招生计划,活化统招与定向生之间的界线,建立择优分配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师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教师不仅要具备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知识型、开拓型、创造型人才.高师生是未来基础教育的承担者,是进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重视和加强对高师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应成为高师院校改革的重点,应纳入教育培养目标,确定培养内容,制定考核办法,学校应成为培养科研能力训练的基地,为高师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是教师。高师是培养初、中等学校教师的摇蓝 ,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环节 ,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造就创造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对我国的应试教育、"高考"制度、硕士博士生招生制度等三个与创造型人才培养和选拔紧密相关的环节进行交易成本分析表明,我国在创造型人才培养和选拔过程中,消耗了创造型人才自身过高的成本,由此导致创造型人才的搁浅或流失,从而使我国人才资源的利用率大为降低。对此应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师职业岗位就业竞争的压力,各高师院校通过各种措施探索新的人才模式,而开发有特色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强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师范院校培养优秀教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高师院校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一堂精彩的培训课的基础上,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改革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更加突出的战略意义。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求高师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本文在分析现有“4+X”、“2+2”、“3+1”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化的“2+2”人才培养模式,建议通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队伍等多重“2+2”模式,在完善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全方位、大力度的创造性改革。  相似文献   

10.
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新是21世纪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高等学校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树立创造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在此基础上,提出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不同类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出发,对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及创设有利于创造型人才培养环境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