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老子》之“道”作为宇宙的最高原理及终极存在,乃无形无象无限之大全;“言”因指涉经验世界而落于形迹。“言”之表达的有限性与“道”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距离与冲突。为了解决“道”与“言”之间的紧张,《老子》提出象征、“正言若反”等言说方式,以方式之改变来战胜“不可说”之困境。然此皆为“方便法门”,惟有于“无言”之静默中方能臻入“道”境。另外,《老子》之道言观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科学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老庄之道与言意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之道主要指宇宙本体及其永恒存在的规律 ,而意是人们对宇宙本体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 ,言又是意的表现形式。由于道本身的复杂性、精微性和玄妙性、无限性 ,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它 ,更不可能用语言完美地表现它。因此 ,言不尽意是绝对的 ,言能尽意是相对的。老庄明知道不可言却又连篇累牍言道的行为并不矛盾 ,他们在宇宙的伟力前感到了自身的渺小 ,因而在无法完美描绘彼岸世界之道的大前提下 ,勉为其难地对此岸世界之道进行了详尽描述 ,文章认为这是领会老庄之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老庄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可有可无的影子,庄子提出“卮言”和“不言之言”,试图把语言的自性完全消解到存在之中。然而语言具有自己的生命,它常常突显自己,而遮蔽了本真的存在或道。在老庄贬低语言的各种表述后面潜藏着对语言的惧怕和警觉。老子追寻宇宙的本体即道,认为道存在于语言之外,因此主张“无言”,庄子从“有言”的认识论入手把道从客观的本体内在化为人的精神境界,然而庄子并没有因此而突破本体论的语言观,因为他仅仅注意到语言的遮蔽性,而忽视了语言对存在的彰显。在庄子那里,道作为一种内在的体验仍然被保存在“无言”之中。然而,正是“无言”的追求激发了言说的激情。于是,道在“有言”与“无言”中显现  相似文献   

4.
"道"是老庄思想的核心范畴,究竟何为"道",古今有诸多观点。本文试图用"玉米"和"白菜"类比识别老庄之"道"。天道观中,老子侧重"道"为宇宙万物本源,庄子凸现"道"的世界万物整体;致知论中,老子视"道"为追思存在,庄子悟"道"为自由世界体验。天道观、致知论,老子强调"道"不同于物,俨如"玉米",留给大家美好的期望;而庄子强调"道"不与物二致,俨如"白菜",叶子与白菜同为一体,不舍不弃。"玉米"与"白菜"的区别可能就是老庄"道"之差异。  相似文献   

5.
老庄道论的宇宙论内涵李霞关键词:道,本原,本质,本体,本因“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和中心范畴,道论在老庄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关于其宇宙论含义,学者们均释为宇宙之本,笔者很是赞同;而对此“本”的含义,又大多释为“本原”。笔者认为,此“本”不仅具有相对...  相似文献   

6.
老庄哲学本意并非论艺术技巧,而是论"道"。"道"是他们为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自由而找到的一种实现精神自由的方式。先秦学术文、史、哲不分,老庄的艺术技巧理论就融汇于其道学思想,其本体是其哲学范畴之"道"向艺术层面的演化。老庄没有直接论艺术技巧,但其道学处处展示着如何实现自由的技巧和方法,对文艺创作技巧产生直接影响,甚至相通。"道"之"无"的特性揭示了艺术技巧的本质与表现形态;通过无目的而达到目的技术创造论阐发了艺术创作主体理论,触及了艺术技巧的实质;"道"的社会实践性理论阐发了艺术技巧的社会实践基础,并论述了背道的艺术技巧反面存在。因此老庄的"道"技论也就演变成了艺术技巧论。  相似文献   

7.
老子和庄子对于"道"的体认不同,但老庄关于"道"的思考,则无疑使得中国思想开始具备形而上的特质。老庄的"道"对于中国文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以一种"崇高的文艺精神"展现于文艺活动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老子、庄子思想中的"道"与"言"是相冲突的,"道"的超言绝象的特性决定了用平常语言是很难把握它的("不可言").然而,<老子>、<庄子>中又有很多关于"道"的"描述",向我们展现了"神秘莫测"的"道"的很多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老庄在否定了"常言"对"道"的表述后,又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言道"方式("可言").这是中国哲学史上很独特的分野,体现了道家独有的语言哲学观.  相似文献   

9.
老庄论辨     
老庄以道为哲学根基。老子是道本原论者,道在物外,庄子之道兼具本原、本体双重意蕴,道在物之内外;老庄的认识对象是道,老子“虚”、“静”倾向于向外认知,庄子“心斋”倾向于向内认知;老子哲学主体是圣人,以治世、治外救世,庄子哲学主体是神人、真人、圣人等,以治己、治内救世  相似文献   

10.
老庄思想是道教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教与老庄存在着从内容到形式的关系。从始创时对老子及其思想的神化,到成熟时对老庄及其思想的扬弃以及再度神化,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老庄道论本来就玄之又玄,因而有被道教神化的可能;老庄哲学具有超然性,它追求永恒至境,因而吻合道教追求长生久视的宗旨。从思想史的角度说,没有老庄的道本根论,就不可能有道教思想体系的产生。这应该被看作是道教对老庄思想最大的汲取。因为无论是哲学的还是宗教的理论体系的建立,首先依赖的是其思维方法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道家伦理思想是不是一种非道德主义或道德虚无主义,涉及到对道家伦理思想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的认识与把握。从比较伦理学的角度分析道家伦理思想的价值视角、价值目标及价值取向,就会发现,这家的伦理思想是一种从精神实质上反对道德形式主义、道德功利主义的实质主义或特殊的自然主义伦理思想,是一种强调为而不恃、功成弗居的真正的道义论伦理思想。道家伦理思想有许多合理因素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12.
论“道生法”的法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与法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在战国中期的黄老学那里结合起来,出现了以道论法的思潮,集中表现为"道生法"命题的提出。在"道生法"命题中,道为法的本体,是法产生、存在的依据;法是道的显现,必须在道的原则下运行,法目的是使人与万物归于道,道和法之间是体与用的关系。作为执道者的圣王是道与法的中介,是现实的立法者,必须受到道和法的约束。  相似文献   

13.
在《道德经》中 ,老子运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围绕着“道”这一中心概念的逐步展开 ,构建了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化的奇丽瑰宝。论述了“道”为“一”、为“无”、为“无为”、为“自然”的一分为三的哲学内涵 ;“自然”为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 ;“道”的“万物得一以生”、“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凡事“守中”的一分为三的作用和意义 ;求“道”的一分为三的过程 ;并以此讨论宇宙的起源 ,世界的形成 ,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及其解决的方式 ;还讨论了黑格尔对老子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道是老子哲学中之核心概念。依据清代哲学家戴震的解释学思想,运用现代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方法对老子哲学中“道”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老子哲学中“道”具有多重意义,其中“本原之道”与“规则之道”是老子道概念的基本内涵。作为“本原之道”,意谓道是万物的总根源,可以从存在论与演化论两个角度去考察;作为“规则之道”,意谓道所蕴含的规则属于次生意义,可以从“天之道”和“人之道”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之一,在言辞能否完全尽意、达道的问题上,先秦诸子总体上怀疑语言的表达功能.但他们并没有逃避言和道的困境,而是积极探索一定的思维方式以意致道或者非常规的言说方式以表述道.文章着重论述"目击而道存"的思维方式和"正言若反"、"隐喻"等非常规言说方式.这些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万物齐一、因任自然的自然观,决定了《庄子》一书行文表达上采用了“三言”的形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作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寓言”,“借外论之”,借寓言以论“道”;“重言”,借重“往古佐证”以申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学说;“卮言”则为“无言之言”,是庄子表达“道”的“言”之最高境界。庄子的自然观与“三言”的表达方式的高度统一,正是庄子“以天合天”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说“到家”     
"到家"是汉语共时层面上存在的两种同形异构形式。本文重点讨论意义虚化的"到家",通过分析"到家"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以及"A/V到家"结构的特点,得出结论第二种形式的"到家"已经开始词缀化,并重新确定了"到家"的词类。本文还分析了利用"到家"的双重意义构成的双关用法。  相似文献   

18.
庄子技术思想博大精深。在庄子哲学里,“道”是世界的最高本体,也是人所追求的最高价值。“道通为一”是庄子技术价值创造的本体论基础,“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以天合天”是人工巧夺天工的要旨。庄子最早意识到技术的两重性,反对“以物易性”,是技术异化思想的先知先觉者。庄子奉行以“道”释“技”、假“技”求道、由技而道、“技进乎道”的基本立场,追求技术的艺术、审美和养生价值,认为技术价值的真谛不是功利,而是“体道”、“得道”和“成道”。  相似文献   

19.
"君道"和"师道"是陈亮"治道"思想两个向度,"君道"施的是"礼乐刑政","师道"行的是"仁义孝悌",君主"经世致用"之道在于能够"交修而并用""君道"与"师道"。从"王霸义利之辨"的批判来看,"君道"与"师道"统一的"治道"思想之所以能解构朱熹"三代"历史的必性命题,在于陈亮清晰分析"君道"与"师道"存在的内在命理,即"号令"与"教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可归纳为三对共存范畴:政治权威与道德权威、实体规范与道德约制、外在行为与内在修养,这三对辩证统一的范畴有力地佐证君主治理国家过程"君道"与"师道"的施行统一。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士志于道"是"士"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亦可看作士的基本属性。士不同于一般社会成员,他们能超越自身经济地位的狭隘限制,而有坚定执着的志向。概括地讲,这种以道自任的精神表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强烈的参政意识、严格的道德自律。而其中士与道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为了道,士应该不计较自己的富贵贫贱,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乐;为了道,士应该不计较个人的境遇是否顺遂;对"士"来说,"道"重于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