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哲学进入后实证研究阶段,关注焦点从科学理论转向科学实践。在这一研究中,西方学者逐渐形成了一种“赛博”的科学观,即指科学进入了一种人与物的混合本体论,科学认识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相互作用,人类与机器耦合的结果。在这种科学观中,自然与社会的界限,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消失了,从而进入真实意义上的“后现代科学哲学”阶段。二战以后,科学与军事的联姻产生出来的一系列科学,如控制论、计算机、自动化工程、生态学等映证了这种“赛博”科学观何以显现问题,这表明赛博科学与赛博对象是二战后文化的一个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2.
控制理论的进展与交叉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代控制论、智能控制论是人类对控制技术认识上的飞跃。当前计算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多学科的交叉 ,遂给予复杂系统的控制、设计与计算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控制论的发展,控制论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并且逐步形成社会控制论。社会控制论作为现代科学方法,为人们从新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工具,使人们在观察社会时能够发现许多新现象、新规律,从而实施有效的社会控制。一、从社会控制论的角度看新疆社会社会控制论方法认为,所谓社会控制,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对社会系统的特定作用。在社会控制过程中,施控者(作用者)与被控者(社会)构成社会控制系统,同时这个系统又将受到外界环境的作用。一是被控者(社会)的系统问题。被控者是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控制论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已被大量使用。一方面,它导致了一系列较成功的结果,这些成果是控制论之外的其它方法所不可能取得的;但另一方面,它也揉掺着对控制论方法在社会——经济分析中的滥用,即使其使用范围超出了控制论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能够提供科学结论的范围。这种情  相似文献   

5.
熊文文 《船山学刊》2020,(3):92-100
《摄大乘论》将佛身开显为法身、受用身和变化身,指出四智能现受用、变化二身,大圆镜智能现受用身,成所作智能现变化身,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亦能现起佛身,但没有明言具体能现何种佛身。《佛地经论》不仅提出五法摄三身的佛身思想,还用两种佛身观进一步细化五法与三身相互摄持的关系。这两种佛身观是《成唯识论》佛身思想的渊薮,但《成唯识论》对五法与三身的相摄关系有更细致的分化:在第二种佛身观中,将四智及其所摄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和变化身统归于假名有,唯有清净真如及其所摄自性身为真实有,从而开显出更为周密的身智关系。这种佛身观比另一种佛身观的内容更丰富,在理论构架上更加清晰,而且对法相的破除也更彻底,有助于唯识学佛身观的深层构建。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衡量学生观察、想象、思维、言语等多种能力的重要尺度。中学生写作始终伴随着思维的发展,思维发展是指人的思维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这里仅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这个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即思维的个体发展。它也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中学生写作与思维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从控制论角度加以探讨。一、控制论的涵义控制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创始人是美国学者诺伯特·维纳。他将动物和人与机器的某些控制机能加以类…  相似文献   

7.
<正> 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是控制论的两种基本的控制方式,深入揭示它们的客观依据、基本矛盾、重要特点及其局限性等,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一、控制与控制系统控制是控制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明确的目的性。在控制论产生以前,控制概念具有类人的形式,它一般是用来说明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和行为,而目的性概念也只是同人或动物的活动和行为相联系。控制论的创世人维纳通过技术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生物和人的目的性的行为过程的类比,将技术系统的“信息”和  相似文献   

8.
欧阳英 《学术研究》2000,1(6):80-85
在西方,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以自由哲学著称于世的,但是强调自由只是其终极目的,而其真实的存在意义,实际上则在于试图鲜明地表明一种行动观。正因为萨特的存在主义反映了一种行动观,所以,将毛泽东实践观与萨特存在主义实践观作比较研究,是具有可行性的,是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与把握毛泽东实践观的理论内涵与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杨庙平 《学术论坛》2006,1(1):39-42
对象性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把对象性理论看作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与西方传统哲学思想的分水岭。马克思认为,对象性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与客体在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互为对象的关系。因而,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既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实践观,也是一种生存观。对象性理论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10.
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代控制论 ,是人类对控制技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现代控制论是用状态空间方法 (即线性系统理论 )表示的。线性系统理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由于它对如此众多的实际系统都能给出数学模型 ,从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当前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遂给予控制、设计与计算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化 ,现代控制论已进入到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智能控制等领域。在新出现的用于数学计算的应用软件包或科学语言中 ,MATLAB语言是最出色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课程问题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方法的确定,传统课程观将被现代发展课程观所扬弃。师专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结构与师专培养目标的错位,反映了课程在建构学生智能方面功能的弱化。培养以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为基础的学生智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涛 《北方论丛》2017,(2):110-114
莱布尼茨具有比较丰富的复杂性思想和实践,但这一贡献长期以来被人忽略.莱布尼茨的科学观是理论性科学与经验性科学相结合的“一般科学”,他奠定了德语学界的科学范式.莱布尼茨是动力学这门学科的创立者,他还根据活力原理制造了一种重力平衡绳.莱布尼茨在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技术实践经验,肯定了灵魂相对于形体的突现性和下向因果力,提出了包含着许多子系统的前定和谐系统;并且他还在系统性思想的指导下设计了一种风车一水利循环系统.莱布尼茨的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控制论思想,并且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转向的风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莱布尼茨的科学研究纲领,这一纲领也是人类认识存在本身的必然途径,也是近代科学之所以兴起的原因,同时也是复杂性科学得以兴起和发展的内在根基.  相似文献   

13.
控制论的认识论是一种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本文结合控制论早期和197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从知识、认知形式、层次、目的这些最基本的认识论和控制论概念着手,挖掘出控制论在认识论上的意义。控制论的知识就是模型,认知不是被动反映而是能动建构,认知建构的多层次以及它对目的的新的解释都丰富和发展了哲学认识论。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信息反馈原理应用于体育教学和研究,对于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调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显著作用,也是达到优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曾说:“任何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与失败.”根据这一理论,体育教学信息反馈过程的模型可简单表示如图一.  相似文献   

15.
无限级阶层次空间观是一种辩证的空间无限观。它是历史上恶无限空间观(宇宙空间的无限无界性)与真无限空间观(宇宙空间的有限无界性)的辩证统一。空间无限级阶层次构造形式是人们应该把握、也能够被人们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完整地把握的空间无限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到《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诺斯是否更换了制度生发观的逻辑起点?为了回答这一疑问,文章首先回顾了现有制度生发观在哲学认识论上的根源,尝试厘清诺斯制度生发观的思想源泉。通过梳理诺斯前后期制度生发观的具体内涵,可以认为诺斯的制度生发观经历了从理性建构到认知演化的发展过程。诺斯的转变表明,研究内生制度变迁的关键在于认知演化和学习过程,或者说这是今后制度分析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网络智能时代的到来更新了社会样貌,并带来诸多风险,其中一些已影响到刑事立法观的抉择。在刑事立法观内部,出现了三种学说争议。其中,消极主义刑法观被视为是不宜采取的保守路线,积极主义刑法观因为过于激进也被摒弃,此时就凸显出缓和的积极主义刑法观的优越性。实际上,智能时代出现的社会样貌还从根本上冲击着法益保护原则,尤其是法益内涵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在法益保护原则的检讨下,缓和的积极主义刑法观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基于此,以缓和的积极主义刑法观为指导,形成了以内化为主的刑法解释路径和以扩充为辅的刑事立法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许多研究与实践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习成绩呈显著正关系。可见,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多元智能理论所折射出入人都是可育之才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多元多维的评价观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知性与理性是关于思维理论的两个很重要的范畴,它们不仅揭示了思维的逻辑性质,也展示了思维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研究事物的历史,往往是理解事物逻辑的钥匙。深入研究思维的知性与理性发展的一般历史进程,对我们了解思维的秘密,了解知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而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以及解决控制论、智能模拟等哲学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反馈是控制论的重要概念①。由于反馈信息对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两种形式。现今一般对正、负反馈的(控制论原理的)定义是,负反馈是目标差减少的过程,正反馈是目标差增大的过程。②许多文章和书籍都引用这种定义。但这种定义是否正确呢?这里我们提出不同的看法。首先,由于正、负反馈是反馈的两种形式,因此定义正、负反馈的概念应当基于反馈的概念。维纳说:“反馈是控制系统的一种方法,即将系统的以往操作结果再送入系统中去。”③维纳对反馈的定义含两个要点:第一,反馈是一种控制方式;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