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矛盾问题的新思路———评《物质·意识·场》□林可济《物质·意识·场》作为对“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沉思”,是一本在许多方面富有新意的学术专著,由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9月出版。该书作者任恢忠同志是一位专职的林业科技工作者,但他爱...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代的哲学家,在不同的时代描述了世界的图景。任恢忠同志集三十余年研究的哲学成果——《物质、意识、场》,由学林出版社出版——无疑是我们时代的一种努力,一种提出很多重大问题而又颇具启发性功力的努力。它就一些复杂性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当前十分棘手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我们相信,这部以理论创新和体系重律为内在特征,尝试着构筑一套新的哲学“范式”的论著,必将引起我们时代的兴趣和讨论。一毋庸置疑,近代科学的起点确实是在十七世纪,即加利略、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时代。但与此同时,也揭开了东西方文明碰撞、融合…  相似文献   

3.
当代哲学体系的求臻———《物质·意识·场》评析□冯殿忠当代哲学体系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不是人们主观意想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通过当代哲学发展逐步形成。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大量发展事实,雄辩地证明,在哲学上,唯物主义无疑是绝对正确的。而哲学唯物...  相似文献   

4.
一本有新意的哲学著作──评介《物质、意识、场》王步贵《物质、意识、场》──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沉思一书,已由上海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9月出版发行。作者任恢忠,"专职林业,痴迷哲学","本书系作者三十年业余研究的成果"。仅从上述简...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福清市林业工程师任恢忠同志用33年时间撰写的哲学专著《物质·意识·场》一书问世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极大的反响。《福建日报》、《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等都先后作了报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黄楠森等人对这部专著表示深切地关注,亲笔致信作者,认为“是有价值的,要重视”。为了让《物质·意识·场》所阐明的哲学思想体系更好地走向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我刊特从去年9月福建省福清市召开的“《物质·意识·场》暨当代中国哲学学术讨论会”几十篇的论文中,选出三篇予以发表,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6.
《“一·二六”指示信》新评伊建民《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向中共满洲省委发出的指示信。这封信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东北政治形势的特点,各种军队的政治态度及其相互关系均有分析,对于党在东北建立抗日民族...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兼评《现代人权论》李瑞英人权,这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它的含义的不断丰富;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事实证明,人权观的更新,是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的反映。宋惠昌同志所著《现代人权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一书,正是...  相似文献   

8.
公司合并一般是指两个以上公司依法定程序组成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①。首先它须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存在为前提;其次,应按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合并不仅引起合并前公司的权利义务的变更,而且关涉到与这些公司有相关权利义务的民事主体的利益;再次,合并的结果是多个公司合成一个公司,原有的公司主体资格既可能是全部地消失,从而生成一个全新的主体,也可能是其中一个主体资格保留,其余主体均丧失独立的法律人格;最后,它是一种独特的合同行为。它既需要普通合同成立的诸如协商、自愿及合意等条件,但它又有其…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的漫延和廉政建设的呼唤日益成为议论的焦点。坐而论道的学者本着关爱社会的良知对此一问题亦给予了相应的理论关注和评说。章育良、陈宗榆撰写的《廉政建设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与反腐败研究》(以下简称《廉政》)一书即是顺应反腐倡廉潮流的理论成果。该书系“湖南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走向对世纪论丛》之一册,共6章。系统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工程与反腐机制建设的理论问题,新意迭出,可备一说。关于廉政的含义。人们往往把廉政狭隘地理解为廉洁政府,这是不够的。廉洁是人民对政府的起码要求或最低评估线,人民纳…  相似文献   

10.
物质的统一是物质作为世界整体的统一。这是只有在物质的普遍联系中才会有的统一。为此,必须了解物质形态之间和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此没有深入的考察,就会使普遍联系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近来人们在讨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越来越注意物质场的问题,尽管它还是属于物理世界的问题,却涉及世界的存在基础,具有本体论的性质,必须注意它的普遍意义。已经有人指出,如何吸收统一场论的最新成果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夸大或缩小其哲学意义都会是有害的。因此,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些讨论。  相似文献   

11.
建省前的本任实缺台湾道刘,是台湾近代史上的有争议人物。台湾史学家连横称他为“有经国之才”的能更,在所著《台湾通史》中为其作专传,其他章节中记述刘激的政绩亦甚多。对于刘在中法战争期间被督办台湾事务的福建巡抚刘铭传参劾,革职籍产,流放黑龙江,最后死于成所的结局,认为“士论冤之”①。1985年,台湾史学家许雪姬先生发表了长篇论文《二刘之争与晚清台湾政局》为刘作了全面的辩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事实上,刘在中法战争中的表现十分杰出,在防成上,法船始终无法在南部越雷池一步,在外交方面,除尽力保护外商,屡获好评…  相似文献   

12.
《论语·述而》:“于日:‘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人们对这一章的理解,历来存在分歧,而分歧的焦点又集中在对“文莫”的解释上。本文拟从“文莫”所在的具体语境来探讨其实际意义,并就《辞源》、《汉语大词典》中有关“文莫”的词条与释义提出商榷的建议。一、《论语》“文莫”歧义综述为便于比较起见,现列各家之说如下。邢是说(程树德说语集释/集解”引):“莫,无也。文无者,犹俗言文不也。文不吾犹人者,言凡文告不胜于人也’心)朱党《论语集注》(下简称未注):“莫,疑辞。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以及人…  相似文献   

13.
论《尚书·盘庚》之“生生”──兼论盘庚徙都及其本人的历史地位刘运兴《尚书·盘庚》,反映商玉盘庚时王室衰乱,盘庚率众徙都,这是商朝中叶复兴的一个重要事件。文章的内容,记盘庚将迁都时,臣民安土重迁,惰性养成,群相咨怨非议,盘庚于是颁命告谕之,采取果断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的成就是任何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学者所一致公认的。清朝著名学者王鸣盛甚至说:“《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余书皆未读,不可谓非通儒也。(《说文解字正义序》)现代学者也普遍肯定《说文解字》是不朽之作。但是,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只从字典学的角度来赞扬其价值,说它“是中国最早的对后代影响极大的一部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作为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对后代语文学的影响非常之大”(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字书的兴起》。有的学者干脆否定《说…  相似文献   

15.
国际学术界对我国维吾尔族古典哲理长诗《福乐智慧》的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之久。1823年,法国学者卓别尔首次在《亚洲杂志》上发表了该书回鹘文抄本的报告和作品片断;1870年,匈牙利学者万别里发表了其中915个双行诗的拉丁字母转写和德文译文;1890年,俄国学者拉德洛夫影印了这一抄本,并于次年发表满文字母转写本。这些,可视为国际性《福乐智慧》研究的开端。在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福尔智慧》研究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在研究者的构成中,历史语言学家占了压倒优势;第二,把《福乐智慧》做为历史语言材料,使之成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康熙大帝》的意义──兼论“大众文学”的历史走向陈继会,陈贞权(郑州大学)(河南日报社)历史小说的繁盛是近几年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潮涌潮退,鱼龙混杂,其间自不乏滥做者,但也确有不少呕心沥血之作,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7.
评《秩序·权力与法律控制──行政处罚法研究》刘莘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非常年轻,而行政法学起步更晚,中国行政法学研究则是近十几年的事。尽管如此,鉴于行政处罚在我国目前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现状,中国的行政法学者们给予行政处罚问题以极大的关注,关于行政...  相似文献   

18.
正互联网飞速发展,业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人们对互联网发展的关注和研究也在日益密切和不断深入。青年学者杨大威同志最近推出的新著《网络"改变"论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一个例证。笔者今想再对该书做一荐评。《网络"改变"论析》贵在发现新问题,探讨新问题。过去人们对互联网尚为陌生,未能充分认识它对当代社会的深刻影响。所以,吁请人们关  相似文献   

19.
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子南先生最近推出了93万字的《中国报告文学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11月版),这确实是一件令报告文学研究界欣慰而又振奋的盛事。这部荜路蓝缕之作的出现不仅为报告文学这个世纪的宁馨儿勾勒了清晰明朗的发展脉络,建立了系统完备的成长档案,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还预示了这一学科发展的希望。翻开这部沉甸甸的研究著作,首先感受到的是它史料的翔实。全书共七章,逐次展开对报告文学萌生、成长、发展、兴盛、变型、衰败、繁荣的历史追溯与描摹,在上起19世纪中叶下迄本世纪末报告文学新发展的时空跨度中…  相似文献   

20.
文学创作都有规律可循。青年学者刘海涛的《规律与技法》(新加坡作协出版)一书,即是探索微型小说的写作规律与技法模式的专著,这是新加坡作协第一次破例为一个外国学者出版的著作。微型小说这一体裁,顺应时代快节奏下人们追求“速效刺激”的审美需求,由崛起而兴盛,已经成为小说家族中一种独立的文体。有感于微型小说的创作理论还相当薄弱,长期滞留在一般经验描述的文章学层面,未能系统有序地展开理论探讨,海涛君从1988年起,便不断排除外界的困扰,而投身于这一难度较大的理论构建工程,至今已出版专著四本,发表论文60多篇,其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