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冶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的总称。《民族问题五种丛书》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而鲜活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我国傈僳族古代史的研究,因汉文献记载甚少,建国以来,多以间接取证探索。由于研究困难,涉足以此的学人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傈僳族志》、《中国少数民族·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傈僳语简志》;以及事涉傈僳族古代史考校专著《云南志校释》等,七八种国家级的有关傈僳族史志方面的重要著作,均将唐代傈僳族称谓“粟栗”倒误讹夺为后世之“栗  相似文献   

3.
嘉绒语是藏语支乃至藏缅语族语言中的一种极富特点的语言,较完整地保留了汉藏语言的一些古老的特征。由于嘉绒语的方言分歧较大,加上复杂的语音和历史文化背景因素,其借词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来自于藏语和汉语,此外,还有少量来自彝语、羌语、纳西语或其他临近语言的借词,反映了历史上的嘉绒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一、修订《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重要意义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处理得好不好,关系到我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是由国家民委组织编修的系统介绍我国各民族基本情况和民族工作成就的大型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1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55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57册)、《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140册)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148册),共计401册,超过1亿字。这套丛书从1958年开始编修,到1991年基…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次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族调查,一个时间最长的整理出版工程,一段空前绝后的历史纪录,一份珍贵的民族研究资料。《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是国家民委主持领导和编辑出版的民族问题大型综合丛书,它是专门介绍和论述关于民族多种学科的科学著作。自1958年开始至1991年,历时30多年基本出版发行完毕,包括《中国少数民族》(1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57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55册)、《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140册)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148册),累计401册,涉及全国19个省、自治区及中央有关单位400多个编写组、上千人参与,总字数超过1亿字。其篇幅之巨、字数之多、资料之全为研究和系统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所仅有,在世界多民族国家中所罕见,它是我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在世界民族研究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当年参加过这套丛书编写的专家已不在世了,本刊刊登的这些珍贵的史料将永远留住他们的身影,也永远留下我们对他们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6.
保安语的词汇同蒙古语族其他所有语言的词汇一样,由固有词和借词两部分组成。固有词包括与蒙古语或蒙古语族其它语言同出一源的词、独有的词以及在这些词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词和合成词。调查结果表明,保安语是我国蒙古语族诸语言中拥有与蒙古语同源词数量最少的一种语言。拿借词的情况来看,在蒙古语族诸语言方言中,保安语年都乎话拥有藏语借词最多,保安语干河滩话拥有汉语借词最多。  相似文献   

7.
金初“因辽旧俗” ,官制更是“踵辽官名” ,因此《金史》中有许多官名与《辽史》相同。本文通过对《辽史》、《金史》相关官名的考察 ,证以女真语词义 ,探知了《辽史》所载契丹语官名的内涵。明了这些契丹、女真语官名的本义 ,不仅可以为辽金史的研究提供根据 ,而且还可为两种语言尤其是契丹语研究提供资料 ,从而推动阿尔泰语系古代语言的研究和蒙古语族语言史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阿尔泰语系三个语族语言的季节名称的词源和它的文化内涵作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三个语族语言的先民的相互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颜其香和周植志所著《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与南亚语系》一书的出版 ,对于孟高棉语族研究是一大贡献。两位作者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 ,他们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调查佤语及其方言 ,他们的研究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此书中列举的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料和语料 ,都来源于他们多年的调查研究。在中国的各种语言中 ,属于南亚语系的有孟高棉语族和越芒语族 ,其中 ,属于孟高棉语族的民族有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和格木人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省 ;属于越芒语族的民族有生活在云南和广西交界的巴琉人、莽人 ,还有广西的京族。此书的第一…  相似文献   

10.
壮族、傣族、侗族是华南三个很有影响的少数民族。这三个民族地缘相连成片,从而在民族心理、生活习俗以及一些文化特征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而关系最密切的要数他们的语言。 壮、傣、侗均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言。壮语、傣语、布依语同属壮傣语支,海南省的临高话可归入这一语支。侗语、仫佬语、水语、毛南语同属侗水语支。这个语族的第三个语支——黎语支,分布在海南省,只有黎语一种语言。整个语族的语言有下列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读者·编者     
编辑同志: 你刊今年九月号刊登的《裕固儿女跨骏马》一文中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写道:“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尧乎尔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恩格尔语和汉语。”我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裕固族人同时使用三种语言,还是按地区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另外,我还想知道如果他们之间语言不通,那么,他们互相对话用什么语言?  相似文献   

12.
1959年国庆以后,我奉命到西藏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报到,准备赴藏参加调查工作。当时这个调查组的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和中央党校,有藏族,也有汉族。我们的目的是要编写《藏族简史》、《西藏简志》等丛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1991年8月29日至9月4日内蒙古大学第二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载于《民族语文》1991年第六期。鉴于此文对于开展蒙古语族以及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予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保安语是保安族人民的重要交际工具,但大部分保安族在对外交往中普遍使用汉语临夏方言。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东乡语、土族语、东部裕固语、达斡尔语同源,是蒙古语族中具有个性的语言。在积石山县的大墩、甘河滩、高李等村之间,个别词语音上略有不同,但差异很小,且多半为彼此所了解。  相似文献   

15.
有关语言保持的各种努力未能有效扼制羌语消亡的趋势,羌族聚居区的语言保持需要首先解决好语言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两大问题,在国家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支持下,以羌语保护区的建设为平台,以语言社区的复建为依托,推广浸入式羌汉双语教育,并在适当借助宗教影响力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经济刺激计划保持羌语的鲜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有关语言保持的各种努力未能有效扼制羌语消亡的趋势,羌族聚居区的语言保持需要首先解决好语言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两大问题,在国家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支持下,以羌语保护区的建设为平台,以语言社区的复建为依托,推广浸入式羌汉双语教育,并在适当借助宗教影响力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经济刺激计划保持羌语的鲜活性.  相似文献   

17.
羌语濒危的原因透视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语已步入了濒危语言的行列,其原因主要有:羌语语音差异明显,羌语词汇创生能力不足,羌文字长期缺失以及交际功能较弱,羌民的民族自卑心理和居住模式影响了羌语的生存空间.为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羌语,应利用羌文字大力加强羌文学(羌歌)的整理与创作;以学校为主要阵地扎实推进羌语文教育;在政府支持下多措施营造羌语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我的普米故乡有木楞房,木楞房里的姑娘会手捧甜美的酥理玛酒献给远方来的客人……普米族的语言属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具有独立的语言体系.与周围民族的语言相比,其语言要复杂得多,是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比拟和替代的.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普米族至今没有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据考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以形表意的普米  相似文献   

19.
乌德盖人在我国古籍中称之为“恰喀拉”,乌德盖一词源于乌德盖人的自称“兀狄哈”。据1989年统计,乌德盖人有1902人,分属于20多个氏族,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的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滨海边区。乌德盖人的语言直至20世纪初,乌德盖人有语言而无文字。在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政府为其制定了以拉丁字母为基干的拼音文字,在1936~1937年间又将这拼音文字改为以斯拉夫字母为基干。俄联邦学者高尔穆申在《乌德盖语》一书中指出,根据语音特征,通古斯一满语族分为两大支:北支为埃文基语、埃文语、索伦语、涅吉达尔语、…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元音分长短和有-m、-n、-η、-p、-t、-k等辅音韵尾是侗傣语族的特征之一。伺语属侗傣语族、侗水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虽然其大部分地区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上述特征,但是也有许多地区尤其是北部方言区已发生程度不同的演变。地处湖南省新晃侗旅自治县的李树(ti~4ju~1)侗语不仅元音已无长短之别,而且其辅音尾的发展进程可算是侗语方言土语中最快的,它的鼻音尾-m、塞音尾-p、-t、-k已全部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