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界对于古汉语中得的研究已比较系统,主要有以下内容:得作为助动词时的性质和意义,(可)得(而)V结构;得作为助词时得字补语句的语义类型和得的性质,得字补语句产生的时间,助词得的来源,得字补语句的前后段成分,V(O)不得结构;得的语法化原因,专书中得的用法等。但仍然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诸如助词得的来源等。对于得的语法化原因的探讨还缺乏深度,对于佛经等一些俗语文献中得的用法的研究也比较少。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中结构助词“者”与动词、形容词、数词及动词性词组结合,可以表示……的人或事物,在这种结构中,“者”具有指代作用。有些语法著作把它称作特指代词。“者”的指代作用虚化,成为语气助词,有时用在句中,有时用在句末,表达各种语气。本文讨论语气助词“者”用在名词(词组)后的格式,着重辨析在“所……者”中“者”的语法性能,对古汉语语法学界比较流行的一些看法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3.
在古汉语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语法结构,它们具有正常述宾词组一样的结构形式,却不表示正常述宾词组所具有的“支配关系”的语法意义,我们权且把它称为“特殊述宾”结构;由于这种结构大量存在于古典文献中,常常置障于阅读者之思路,故此,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目前通行的“使动”、“意动”用法的确立,便是  相似文献   

4.
关于古汉语中偏指之“相”的词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表偏指的“相”是副词,具有称代作用。本文认为表偏指的“相”应为代词。因为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应该根据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表偏指的“相”的语法意义是起指代作用,可以指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根据语言学中的递差理论,表偏指之“相”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由副词向代词的过渡,因此,把表偏指之“相”看作代词,比看作副词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所”的基本用法是作指示代词、连词、数词和名词。 指示代词“所”在古汉语中有其特殊性。它和一般指示代词不同,本身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用在其他词或短语的前面,通常用在动词,介词或偏正短语的前面,组成名词短语(所字结构),才能体现指代的意义,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或判断句的谓语。有的语法书称这种“所”为结构助词。 “所”作指示代词有十二种用法: 1.通常用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短语,充当主语、谓语或宾语,用来指代人、事、物等,相当于“(所)……的(人、事情、东西)”等。  相似文献   

6.
“之于”在古汉语中经常同名词或代词组成“名词(或代词) 之 于字介宾词组”的结构形式,位于句子之前。这是一种比较特殊而又常见的语法现象。这种结构中的于字介宾词组同一般用于状语或补语的于宾介宾词组不同,它的后面大多有语气词“也”字煞尾。即使没有“也”字,也是可以用逗号点断,与其后面的谓语句隔开的。这种句型,在古代典籍中是不乏其例的。请看下面各句:  相似文献   

7.
浅谈古汉语中“相”的演化过程梁梅“相”甲骨文作“加”,左边是“木”(树),右边是“目”(眼睛),是个会意字,表示眼睛在树上的高处看得清楚。’字形亦作“采”,眼睛在上面,树在下面),它的本义是细看或察看。q说文·目部》:“相。省视也。”段玉裁注:“《释...  相似文献   

8.
私谥在春秋时代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春秋时代私谥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诸侯薨逝后未向周王请谥而由其臣子拟谥;二是民间对无爵者私自拟谥。这两种私谥的出现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并对后世的私谥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中“至今”与“至于今”是两个形式上相似的固定结构,在使用上有同有异。在汉语发展过程中,“至今”逐渐演变为一个副词,“至于今”在一种用法上与“至今”汇合,在另一种用法上改由四字格固定结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徇私枉法罪作为渎职犯罪的重要组成,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有过诸多阐述,而对私之探讨争议亦颇多,其观点亦见仁见智。准确把握徇私枉法罪中私之内涵、法律地位、认定标准这三个问题的实质,是正确理解立法原意、正确适用法条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中的省略现象非常普遍,省略的使用率是很高的,可以说无文不省,无段不省。省略的内容也广泛全面,从句子的主要成分到辅助成分,几乎是无所不包。省略的形式亦多种多样。对于这种省略的普遍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启功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作过生动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汉字的发明、创造和发展,堪称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它不仅哺育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而且,还给日本、越南、朝鲜、缅甸等邻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尤以对日本的文字影响为最大。日本的文字、文体、读音、构词等方面儿乎均与汉字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有史以来,女性美的光辉一直照遍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语言领域在内。语汇宝库里,“美女”众多,各呈异彩,远观近视、横描侧绘,用女性美的任一侧面来代替美女本身,曲尽其妍。其形成的途径虽多这“借代”一种,但借代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从而孕育了众多的佳丽姊妹。一、容貌系美人之美,莫过于貌,眼耳口鼻,眉发额颜.一点一划,无不天心独运。任举一端而众美皆至,故可分为七类。眉类──美女之眉以弯曲细长者为美,形如蚕蛾的触须,故习用“蛾”来表示眉。《诗经·卫风·硕人》:“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元所……”、“有所……”、“何所……”三种句式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无所”相当于“无”,“有所”相当于“有”,“何所”相当于“何”。“有所”、“无所”既可作动词使用,也可作副词使用。“何所”作疑问代词或副词用。  相似文献   

15.
“以”和“为”在古汉语中的运用,由于两个词的结合形式不同,与前后相关成分组合情况不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语法功能和表达的意义也就有所差异.文章从实例出发,加以梳理,概括为四大类进行分析说明。同时,对某些不同见解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思想发展到晚明,私成为一个热门论题。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都注意到了"私"的问题的不可回避性。他们在传统的立公灭私的框架下试图给予私以一定的位置。清代中叶的思想家龚自珍第一次从正面肯认私的合理性。他从三个方面肯定的私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私的观点的出现,意味着新的思想的成熟,是中国思想转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吕妈妈就是我老妈,是简单勤劳节俭朴素爱唠叨没多少文化的千千万万中国妇女中平平凡凡而独一无二的一员。因为我爸爸姓吕,妹妹某日突来兴致,冲着妈妈嚷“吕妈妈”。在妹妹的长期荼毒下,妈妈也开始笑称自己为“吕妈妈”。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为之N"是指动词"为"与其宾语N之间嵌入代词"之"的一种特殊结构.如:(1)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3)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4)今天下大安,万民熙熙,朕与单于为之父母.(《史记·匈奴列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正确理解古汉语的词类活用问题,有必要弄清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用的界限。本文对一词兼类与词类活用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的相互差别,并就兼类词中某些词的固定义项是否为活用的问题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亲属称谓"乃X"自上古至清末的共时兼历时的考察,认为近代汉语时期大量产生的亲属称谓"乃X"是由词汇化的"乃祖乃父""乃祖"类推派生而来,其内部结构和用法与其来源一脉相承,是词法层面的问题.后世辞书将其分析为句法性质的代词结构只是对部分材料的个别分析,缺乏对语言现象的系统考察和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