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活态史诗《格萨尔》历经口头传承、文本传播与数字传播的媒介嬗变,涵盖了人类文化变迁的三个阶段——口语媒介文化、印刷媒介文化与电子媒介文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态势。《格萨尔》域外传播途经民译、汉译和外译三次迻译,蕴含着活态史诗对外传播的九种翻译转换机制,为少数民族活态史诗域外传播的话语体系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2.
王小盾 《中国社会科学》2012,(7):141-162,206
高丽乐由雅乐、唐乐、俗乐组成。通常认为前二者来源于宋代的大晟乐和教坊乐,俗乐则是本土音乐部类。但经细致考察,高丽俗乐实有深厚的中国渊源。为此,应在汉文化区的视野中探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问题,把中国音乐向域外的传播,理解为汉文化区内雅俗文化的转化。其中较具规律性的现象是:中国境内的雅俗关系,往往结构性地移植到域外汉文化地区。技术和物质文明较容易跨越文化隔阂,价值的传播则采用潜移默化方式,故在不同年代先后产生的音乐作品中,中国元素由晦而显地保存在自内容至形式的不同层面。区分雅俗的主要标准一是制度,二是语言,因此,俗文化转变为雅文化的主要方式是进入体制,中国文学的雅俗二分在域外往往表现为汉文学、汉文俗文学、国语文学的三分。  相似文献   

3.
作为域外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进入中国并在此传播和发展,是因为它和中国的民族文化有许多天然的契合点,如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传统中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与中国传统“大一统”的理想社会秩序以及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品德与中国礼让互助、克己奉公的传统道德观念都有相契合之处。以上正是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深层文化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华人自治是欧洲殖民者在东南亚地区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南亚华人自治的两大支柱,华人公堂与宗亲组织在东南亚华人的社会生活中,曾经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也藉由这种形式,在东南亚国家广为传播,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域外影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外国人关于唐代中国的著述与唐文明的传播方亚光唐代中国不仅以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达而著称于世,而且还以其宽广的胸襟、开放的气度赢得了域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崇敬。在频繁的对外交往过程中,唐代社会获得了进步,唐代文化注入了生机;与此同时,世界人们对唐代...  相似文献   

6.
从牟子之前的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变迁来看,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实际上是域外思想首次成功进入以儒道学说为根本的华夏。而牟子之前的佛经翻译尽管也称得上佛教传播的一个里程碑,但其深度和影响力还没有达到中国化的高度。牟子的《理惑论》主要围绕儒佛、佛道关系及佛教自身的特性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化的阐释,初步实现了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奠定了牟子作为古代中国域外思想中国化第一人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晚清民国词作中的域外描写以海外风光为主,兼及历史名胜、风俗人情、新鲜器物、科学知识等。在艺术上,词人们善于运用中国古典文化来解读西方自然人文景观,并经常借域外景物发故国之忧思。此外,这类词还呈现出中英文杂糅与游记式的特点。这些域外词作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开拓了词的新境界,也体现了词人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坚守以及外来文化与词人之间既互相影响又彼此"独立"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8.
清末空想社会主义小说是西学东渐大潮的重要内容。以《百年一觉》和《极乐世界》为典型代表的域外空想社会主义小说,揭露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弊病,描绘了一个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政治上民主平等、文化上繁荣兴盛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时期域外传入的乌托邦小说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相契合,与西方16世纪以来的乌托邦思想一脉相承,也是受到马克思学说及其社会主义理论影响的产物,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理想社会的范本,为他们书写中国理想社会的现世乌托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清末,在新民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以小说传播域外新知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新小说”家们以启蒙者的身份,通过译述域外小说、自撰新小说,借助五花八门的“新小说”类型,将政治制度、域外奇闻、科学幻想、侦探推理、实业救国、婚姻自主、女权女学等这些陌生而新奇的知识,源源不断地传输给中国读者,不仅拓新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与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与日常行为,助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而且沾溉了此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之声的前奏。  相似文献   

10.
域外豆类蔬菜包括长豇豆、扁豆、刀豆、豌豆、藜豆、菜豆和多花菜豆七种。陕西方志中对域外豆类蔬菜的最初记载在明代就已经出现(多花菜豆除外)。以原产域外的豆类蔬菜在陕西的起源、传播为研究对象,依据明清及民国方志中有关域外豆类蔬菜的记载来梳理明代以来域外豆类蔬菜在陕西的传播及影响。域外豆类蔬菜的种植不仅丰富了陕西地区农作物种类,丰富了传统的陕西美食,还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伊利汗国乞合都汗时代,由于挥霍无度,政府财政枯竭.为了从百姓手中搜罗金银应对危机,乞合都汗采纳了丞相孛罗的意见,决定仿效中国元朝发行纸钞.这一做法忽视伊利汗国的历史状况与经济状况,违背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推行仅两个月即遭失败.然而,伊利汗国推行中国钞法,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传播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得以有效展开,文化交流活动甚至延伸到域外。在汉代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儒生群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促进了中原文化向边郡地区的传播。由于汉代官吏主要出自儒生,所以这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过程多是在儒生作为国家官员的身份背景下得以实现的。此外,汉代儒生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他们对于佛教的东传、汉朝与西域之间的文化往来,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汉代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成就斐然,影响深远,汉族、汉人、汉语、汉字、汉学等等概念和词语流传至今,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和历史符号,无不与汉代的文化发展、交流和传播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13.
近代公共传媒中的晚清域外游记,在传播方式以及书写特质等方面均与现代报告文学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为其一,晚清域外游记不仅登载于现代报刊杂志上,而且侧重于以纪实方式描述社会、传播信息;其二,晚清域外游记多指摘时事、传达意见,富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其三,登载于报刊的晚清域外游记,在行文方式上多采取比拟夸张、情感渲染等文学性手法,以达到煽动读者情绪、传播新知的目的;上述特质与现代报告文学的三个特点(新闻性、纪实性、文学性)可谓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基本品格。在当前刑法理论界关于犯罪构成理论的激烈争鸣中,如果遵照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在面对域外犯罪构成理论时,就能够坚持一种客观、公允、理性的态度,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认识不同理论的差异。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决定了中国文化不会拒绝域外犯罪构成理论,其能容纳不同犯罪构成理论,同时也能理性认识不同犯罪构成理论。为此,应当关注中国文化的内在品质及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尤其应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承性和包容性,积极推动犯罪构成理论的多元化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带了契机 ,但挑战也是严峻的。尤其是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 ,如何面对复杂多元的思想文化 ,如何对待传统与现代 ,如何融合本土与域外 ,这需要一个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的对话:误读与化解路径——以孔子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加军 《学术探索》2011,(2):113-118
在文化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文化如何成功走向世界已成为跨文化传播(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跨文化大众传播的视角透视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所遭遇的误读,结果发现,外国大众媒介歪曲与丑化了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传播主体、传播目标、传播内容等。中国文化要在文化交流主义的原则下走向全球,需要充分利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等渠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7.
汪世蓉 《学术论坛》2015,(1):144-147
翻译伦理研究主要关注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跨文化交往活动中的规范及价值等内容。在该理论视阈下,文章以汉语典籍《三国演义》中不同类型传统文化事象的译介研究为例,对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域外传播进行了策略性思考。文章认为,在"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语境下,传播典籍中的传统文化立足于本土与全球化并不矛盾。译者过于倚重"易化、改写和操纵"等策略去强调"接受度",会让本土文化特色在译作中失落或变形,有悖于让"文化真正走出去"的翻译伦理。  相似文献   

18.
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孔子学院在连续四年的规模扩张之后,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旨的孔子学院能否通过日常汉语教学较好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作者从四个方面反思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战略:首先,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明确孔子学院到底要传播中国的什么文化;其次,分析当前国际文化格局和文化传播过程可能遭遇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各国语言文化传播战略;再次,厘清如何传播,通过什么渠道和机制进行文化传播;最后,密切跟踪孔子学院的对外文化传播效果,展开科学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网络小说的成功出海,大大提升了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影响力.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中国网络小说外译传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评价中国网络小说外译传播的社会效益和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引起愈来愈多关注.基于国家形象构建、思想、文学文化、经济和艺术等评价要素,可对中国网络小说外译传播的社会效益进行相...  相似文献   

20.
元朝辽阔的疆域使元帝国具有对外开放、四海为家的积极思想观念.元代中外交通的频繁,激发了中国学者、旅行家、商人对异域风情、不同文明的兴趣和向往,所以元代域外史的记载和著作非常丰富.对元代域外史的研究,又大大扩充了人们对域外地理概念的认识.元代域外史著述对域外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风土物产的描述,对中外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的记载,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反映了元代史学的世界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