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西域研究》2015,(2):137
<正>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文物与考古、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2.
正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文物与考古、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  相似文献   

3.
正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文物与考古、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佳作。二、从2013年起,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来稿中有关作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年、工作单  相似文献   

4.
《西域研究》2013,(1):138
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文物与考古、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宗教艺术、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佳作。二、从2013年起,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来稿中有关作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年、工作单  相似文献   

5.
<正>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文物与考古、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佳作。二、从2013年起,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来稿中有关作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年、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请另纸写明,并附论文题目。三、研  相似文献   

6.
<正>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文物与考古、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佳作。二、从2013年起,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来稿中有关作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年、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请另纸写明,并附论文题目。  相似文献   

7.
正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考古与文物、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佳作。二、从2013年起,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来稿中有关作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年、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附于文末,并附论文题目。  相似文献   

8.
正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文物与考古、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佳作。二、从2013年起,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来稿中有关作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年、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请另纸写明,并附论文题目。  相似文献   

9.
正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文物与考古、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佳作。二、从2013年起,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来稿中有关作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年、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请另纸写明,并附论文题目。  相似文献   

10.
正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文物与考古、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佳作。二、从2013年起,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来稿中有关作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年、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请另纸写明,并附论文题目。  相似文献   

11.
<正>一、《西域研究》是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主要刊发与西域或东西方交流有关的文章。主要栏目包括西域历史、文物与考古、吐鲁番学研究、经济开发史、宗教史、历史地理、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流、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综述、学术信息、图书评介等。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佳作。二、从2013年起,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来稿中有关作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年、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请另纸写明,并附论文题目。三、研究论文请附200~300字内容提要和3~5个关键词,以及论文题目、内容提要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8月12~13日,由新疆社会科学院杂志社《西域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历史上新疆与西藏关系"学术讨论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提交论文近40篇,内容多集中在唐代西域与吐蕃、清朝新疆与西藏在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宗教等方面。现从以下六个方面概述此次研讨会主要内容。一、以宏观的视角考察历史上的新疆与西藏关系。张云《历史上新疆与西藏关系中几个问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是秦汉时期华、戎交往的重要门户,承载着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任务。西域多姿多彩的学术文化通过河西走廊传入汉朝,汉王朝丰富的文化与学术也通过这里传入西域。河西走廊,是双方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与历史见证。两汉时期,佛教、道教等已出现在河西走廊上。后世产生的小说、戏曲,也与河西走廊传入的西域文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西域"作为文化交汇的空间主要是在中古。蒙元之后,"东海"似乎渐渐取代"西域",成为元明以后中外更重要的交流空间。"西域"之学的兴起,曾经给国际学界带来了若干变化:它把以王朝疆域为基础的中国史改变为东洋史或亚洲史;使宗教、语言、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成为重要的研究焦点;文献资料范围巨大扩张,使语言成为重要的研究工具,民俗调查和遗址考古,也成为发现新材料的必然途径。和"西域"研究相比,由于曾经共享文化传统,研究重心又在"近世",所以,在"东海"研究中似乎还有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西域研究需要关注"合",而东海研究则需重视"分",研究者如何超越国家疆域,形成"东海"这个历史世界,如何面对历史记忆与感情纠葛,以及如何面对现实国家与政治立场的牵制,等等。  相似文献   

15.
瑞典传教团在喀什噶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与瑞典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新疆表现得引人注目。先是在1992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文联西域艺术研究会与瑞典国家民族博物馆、斯文·赫定基金会在乌鲁木齐联合举办了“20世纪西域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接着,新疆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批瑞典东方学著述包括西域探险考察著作的汉文译本。在世纪之交的今天,重新审视历史上中、瑞两国在新疆地区的文化交流,有着一定的历史学术价值。其中,在新疆南部存在了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的瑞典传教团就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历史课题。我们将根据获得的西文…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题发表看法。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也是对刊物百期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贺菊莲 《兰州学刊》2008,(7):141-143
西域学的源头在中国,而西域学研究在世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西域研究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可是中国的西域历史语言研究并没有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相反,在这个领域的各个子学科中,中国学者拥有话语权者寥寥可数.不少已成或将成绝学。文章在此浅谈西域研究的历程,并从西域研究与中国史研究、西域研究与世界史研究、西域研究与国学三个方面论及西域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社科论坛》2009,(3):F0003-F0003
身为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仲高先生是为数不多的研究西域文化的本土学者,同时,他还致力于新疆旅游文化研究。仲高先生提出的有关西域文化的界定、类型、特征的理论,以及对西域文化与东西方文化关系,西域史前文化中的彩陶、岩画、石人、鹿石功能问题,西域文化史论,西域文化的深层结构的研究和新疆旅游文化的研究都具有学术前瞻性和开创性,其研究成果已经被学术界公认。  相似文献   

19.
郭院林 《兰州学刊》2009,(7):189-193
西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沟通与防御成为其历史文化产生时代差异的驱动力。唐代西域诗歌不仅有践履此地而生的边塞之情,而且包括中原诗人对西域的想象。战争与和平成为唐代西域诗歌的两大主题。在战争主题之下,诗歌意象主要表现出辽阔苍茫、严寒冰冻、萧瑟荒凉、苍凉悲壮的特点。而和平主题下的西域主要有欢快歌舞的异域风光。这些意象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即历史意义、西域民族文化交融以及民族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0月13~15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冯其庸学术馆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丝绸之路文明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冯其庸学术馆隆重召开。冯其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史学家、书画家,一生与西域结缘,为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次会议在冯其庸学术馆召开,是对冯其庸先生学术精神与业绩的纪念。中华书局柴剑虹先生的主题演讲《以真性情抒写丝路之魂——重读冯其庸先生〈瀚海劫尘·自叙〉感言》,回顾了冯先生的西域诗词、摄影、绘画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