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语篇中不同句式、不同结构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意义。倒装是英语中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段,是反常规的句子结构,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强制性倒装,另一种是非强制性倒装。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就倒装句的强调功能和衔接功能作一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2.
"V O 复合趋向动词"格式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较少见。文章以"下去"为例,以"V"为突破口,通过对"V O 下去"格式演变的历时考察发现:与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中能进入此格式中的"V"的范围更小。因此,"V"使用范围的缩小是导致"V O 下去"格式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少见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V进NP里”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V进NP里"格式是一种空间概念结构.本文运用形式和意义、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结构构成上的特点做具体、详细的分析,探讨"V进NP里"格式的四个构件"进"、"里"和"V"、"NP"的性质、特点.  相似文献   

4.
语法结构的分析不应该一概而论,而要做具体考察.汉语"状-动-宾"结构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单切分或多切分,构成要素的特征对其切分有着重要影响.切分为A(V0)是无条件的,切分为(AV)O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5.
班固在《汉书》中将"制律九章"与"萧何次律令"并提,表明两者不矛盾,具有鲜明刑罚色彩的律九章是萧何的工作重心,而非其制律工作的全部产物,律九章成篇过程是在全面继承秦律基础上,以"次"的方式,制作汉律,其产物也不只是律九章,因为很多律篇都有刑罚内容,但当这些律篇部分刑罚内容或全部刑罚内容被"次"入律九章时,其他诸律也是"次"后的产物,这一点在《厩律》成篇过程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之所以萧何采用编次的方法是与汉律结构组成可划分为自然章句与篇章有关,编次不仅使汉律苛酷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律九章非系统倾向非常明显,与人们习惯称之,使人常联想为系统法典的"九章律"相去甚远。萧何编次秦律有增有删,并对秦律内容作了力所能及适应时代需要的修改。  相似文献   

6.
和普通话比较,邵阳方言双宾句存有两种语序,一种是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居后的双宾语序Ⅰ,即S+V+O直+O间;一种是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居后的双宾语序Ⅱ,即S+V+O间+O直。动词的语义特点与双宾语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V白不V"构式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相当于"(即使/如果)不V,(也)白不V"。它通过否定之否定达到对"V"的肯定,其构式义为:"应该V"。该构式的形成机制是结构的"紧缩"和语义的"压缩"。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V1着V2"结构的配价问题。重点分析:(1)"V1着V2"结构组成部分(构件)的价数;(2)"V1着V2"结构论元整合的类型;(3)"V1着V2"结构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9.
彭育波 《社会科学家》2006,(Z1):331-332
本文主要讨论"V1着V2"结构的配价问题.重点分析(1)"V1着V2"结构组成部分(构件)的价数;(2)"V1着V2"结构论元整合的类型;(3)"V1着V2"结构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的本义是"役象以助劳",在甲骨卜辞中多用作名词,在西周铭文中逐渐引申为表示一般动作行为的泛义动词。动词"为"的词义引申和词义泛化是其语法的基础。引进动作行为受益对象的个词"为"是直接由动词"为"虚化而来的,从"为O"结构到"为O1O2"结构再到"为OV"结构是其产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有关《中庸》成书问题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中庸》作者与文本结构两个方面.《中庸》通过对"中庸""性""诚"诸概念的阐发,证明了全篇内容的完整性.首章点明天道与人道;第二章到第十九章引用孔子对"中庸"的看法,为下文抒说己意做铺垫;第二十章至最后一章揭明"诚"的内涵与作用,既是对首章的呼应与升华,也是对"中庸"部分的整合与延伸.《中庸》与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是同一思路,属于思孟一系的作品,是子思所作的一篇完整论文.《中庸》的出现,既是儒家学术思想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儒学回应时代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V+P+NP"与"P+NP+V"结构中介词的语法特征进行研究。发现"V+P+NP"结构中的P典型性有强有弱,语言距离向动词靠近,同时P也使得动词的有界性增强。"P+NP+V"结构与述宾结构语义等同,但由于介词的作用,二者对信息有程度不同的凸显,并且有些述宾结构具有熟语性,而它们是不可类推的。  相似文献   

13.
龙国富 《云梦学刊》2002,23(1):109-111,128
从汉译佛经《长阿含经》与《中阿含经》入手 ,描写“已”在“V +(O) +CV(完成动词 )”格式中作补语的情况 ,分析它的语法功能 ,对汉语史的研究 ,很有意义。而且 ,佛经中的“已”在“V +(O) +CV”中表示一种先于主句所表达的主要行为的行为 ,与主句行为者相同 ,根本原因是其性质和来源不一  相似文献   

14.
"V得/不C"结构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表达"能性"意义的结构之一。通过讨论"V得/不C"结构中"V"的特点,认为能够进入到"V得/不C"结构的动词多是单音节动词,而且具有比较突出的[+行为]语义特征;能够进入到"V得/不C"结构中的形容词数量不多,一般进入"V得/不C"结构的形容词都具有比较突出的[+状态]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5.
《老子道德经新编》是董京泉先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反复研读、思考和扎实的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依据自己对老子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的理解与把握,对通行本《老子》(王弼本)篇章结构作了大胆"重构"的一部创新性著作。全书分道论篇、德论篇、修身篇和治国篇,共八十八章(将通行本中内容不相属的七章"一分为二",因此比通行本多出七章)。新编本在每章特设了"辨析"一栏,对本章要点、难点及古今注家分歧较大的一些文字校诂和意义解读问题逐一详加分析考辨,或择善而从,或阐述己见,是该书用力最勤、最富创新价值的部分。文化元典的生命力在于与现实相接合,常解常新是使古老经典永葆青春魅力的必由之路。新编本对《老子》的重构和创新性解读必将使中华民族的这一哲学瑰宝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烛照和开启人们智慧的心灵,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晁福林 《人文杂志》2008,(3):138-143
上博简<诗论>第25简用"知言而有礼"评论<诗·大田>的卒章(即其第四章),启发我们对于此章的内容及主旨进行再探讨.此章内容的问题集中于诗中提到的"曾孙"的身份、"馌彼南亩"其事的理解等处,这些问题皆有重新研讨的余地,唯有如此,才能正确理会<诗论>的相关简文之意.简文所谓"知言"意指曾孙与妇、子馌彼南亩时知道所当讲的慰劳之言,"有礼"指曾孙对于耕作者很有礼貌.简文评论此章,是孔子礼学思想的一个展现.  相似文献   

17.
冯赫 《东岳论丛》2014,(2):80-86
汉译佛经不仅是丰富的佛学资源,而且是研究汉语历史语言及语言接触的重要材料。汉译佛经特有的"何所"不见于本土汉语,与汉语来源于"何所V"结构的"何所"不存在历史演变的关系。译经这类"何所"及其变体"何许"可以解释为"所/许"脱离空间范畴后与疑问词"何"的组合,不属于汉语本身的自然演变。汉译佛经特有的"诸所"的源形式与汉语里固有的"诸所V"结构有关,但又不是"诸所V"结构内"诸所"直接词汇化的结果,而是形成于"诸所V"结构中"诸所有(N)"的特殊变异。  相似文献   

18.
"词汇化"是语言演变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V+P"结构的词汇化属于"非短语的词汇化",其词汇化的整合机制可以解释为句法演变的后续变化。"V+P"结构成员词汇化的模式为:语素间结合紧密、具有不可扩展性;韵律上形成一个音步、有适度的词长;释义方式模式化等。"V+P"结构尚处在演变当中,该结构使用频率高、能产性强,演变的趋势是向着复合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庆 《兰州学刊》2009,(8):8-11
汉译佛经文献中,“V+于+O”结构非常普遍,即在及物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加“于”字。这种特殊的结构可能是早期译经师对上古汉语中固有“V+于+O”结构的模仿,或者是对这种结构的误读所致,这都可能导源于早期译师们对汉语的不太熟练的掌握。后世的佛经译师或有意或无意地套用这种句式,客观上推广了这种句式。  相似文献   

20.
许培新 《东岳论丛》2013,34(4):60-63
清初山东中西部方言的代表作品《聊斋俚曲》,是明清山东方言研究的重要资料,其"V+(一)个+VP"结构中"个"为量词,"V+(一)个+VP"为述宾结构,VP或为受事宾语,或为表情状、程度及结果的宾语,而只有当V不带时态助词"了","个"前"一"脱落,且VP为表示反复进行的"否定副词+动词","V+个+VP"固化为四字格时,"个"才虚化为助词,VP为表动量的补语。这一结构所表现的特点,代表了其时山东方言的某些重要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