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爆发了以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人民为主体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人民起义。这就是新疆现代史上所称的“三区革命”。毛泽东同志对新疆三区革命极为重视。他指出:新疆的三区革命“是我全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这表明新疆三区革命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新疆三区革命不仅建立起了政权,而且建立起了司法机关,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制度。深入地研究新疆三区革命时期的法制情况,对加强新疆当前和今后的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辛亥革命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在此影响下,新疆也举行了起义,革命的战火燃烧到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噶尔、哈密等地。新疆的辛亥革命从革命的发生、发展直至结局都与武昌辛亥革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因此,新疆的辛亥革命属于辛亥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  相似文献   

3.
1944年新疆三区革命的爆发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1933年盛世才主新后,他的亲苏与反苏、苏联的对新政策、美国在新疆势力的扩张、国民政府的因应使新疆成为了各方势力角逐的舞台,二战的爆发及其发展则更使这个舞台变得纷繁复杂.由于不甘心失去新疆利益,以及不愿意看到国民政府、美国挺进新疆,苏联成功地利用新疆的民族和宗教矛盾,促成了三区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体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长期性、全局性和规律性的东西。这就必须从总体上把握住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必须从新疆的客观实际出发,筛选出那些经常起决定性作用的若干客观因素,作为制定战略的依据。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应当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新疆的要求,新疆的区情与区力,国内国际市场的趋势,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以及全疆一千  相似文献   

5.
多活佛之死     
多活佛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新疆有重要影响的蒙古族历史人物,1932年5月21日,新疆省主席兼督办金树仁将其处死。对于这一事件,至今仍有不同说法,本文利用新疆档案馆所存相关档案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中国新疆的三区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当时中国国内的政局、民族关系乃至整个远东的国际关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对欧美、港台、苏联、中国大陆关于三区革命档案资料收藏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西路军左支队进驻新疆及返抵延安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路军左支队进驻新疆迪化及返抵延安,是西路军失败中的胜利。其顺利进驻新疆的原因有三:一是左支队极强的凝聚力及正确的方向选择;二是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创造的条件;三是陈云、滕代远等的具体接应。其到达迪化的人数至少有460人;其后对外称“新兵营”,内称“总支队”,分别学习汽车、装甲车、炮兵、无线电、航空、军医、兽医和情报工作的有320人左右,先后六批返抵延安的总人数是440余人。他们为新疆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多方面影响深远的贡献。历史证明了其路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70年的征程。70年的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能发展中国。新疆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也充分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疆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疆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新疆不仅素以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和民族众多而著称,而且新疆各族人民还具有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和富于革命传统。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各族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9.
新疆蒙古族教育起步于近代。民国中期,蒙古族教育有了起色。三区革命时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蒙古族的教育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双语教学使蒙古族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上,把自己的一生完全彻底地献给了党、国家和人民。在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新疆各族人民深切缅怀周恩来为新疆的解放、发展和稳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联络新疆,播下革命火种新疆毗连苏联,是重要的国际通道。抗日战争前夕,在苏联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与新疆地方实力派盛世才建立了统一战线。西路军左支队余部400多人来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对外称"新兵营",陈云任中国共产党驻新疆第一任代表。根据陈云的建议,中共中…  相似文献   

11.
民国前期(1912~1928年),是杨增新独裁统治新疆的十七年,也是民国新疆省省议会运行比较完整的一段时期。杨增新一方面控制省议会,另一方面,他又利用省议会这一民意机构来巩固其独裁统治。新疆省议会虽然成为杨增新个人统治的工具,但在代议制自身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减轻民众负担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客观进步性。新疆省议会远没有发挥它代议制的功能,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兴 《西域研究》2004,(2):40-49
本文叙述了杨增新、杨飞霞在养兵、防俄、裁军及俄败兵安置问题上的分歧 ,认为“二杨”之间的矛盾多缘于政见上的不同 ,而较少意气的纷争  相似文献   

13.
肖燕燕 《学术探索》2012,(7):130-132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关键性起义之一,标志着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在南昌起义的开始到结束都受到国际因素尤其是联共、共产国际的影响,甚至有些国际代表对于南昌起义的打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共产国际并不十分清楚当时中国的国情,但是他们在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红军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和军队建设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就南昌起义中的国际因素尤其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4.
杨杏佛是近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中间”知识精英。受时代精神与西方思想文化的激荡,其救国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杨杏佛救国思想主要具有稳定性、体系性与实践性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钧 《河北学刊》2005,25(6):83-85
李钧从英雄性格入手,比较了<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与<天下荒年>这两篇小说的英雄观及其文化哲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宗刚 《河北学刊》2005,25(6):80-83
李宗刚认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是中国革命这一宏大历史的缩影,其中隐喻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最终走向更伟大的胜利;同时,英雄叙事还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人魅力型权力"的眷恋.  相似文献   

17.
朱德发 《河北学刊》2005,25(6):75-78
朱德发从人类视野探讨了集体英雄与个体英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精神意识深层开掘了集体英雄和个体英雄的灵魂构成,认为英雄既有个性主义意识又有集体主义思想,二者并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的。王寰鹏认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英雄主义既带有浓重的历史印记又体现了人性的本能,歌颂英雄主义和反思历史是梁晓声知青小说中同时存在的价值追求。李宗刚认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是中国革命这一宏大历史的缩影,其中隐喻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最终走向更伟大的胜利;同时,英雄叙事还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时“个人魅力型权力”的眷恋。李钧从英雄性格入手,比较了《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与《天下荒年》这两篇小说的英雄观及其文化哲学的差异。张伟忠通过对《人间正道》和《抉择》中的改革英雄形象的艺术分析,认为他们身上既有对传统君子型英雄人格优秀品质的继承,也有对当代改革英雄品质的发扬光大。改革英雄的人格结构并不全是现代性的,其中还有权威人格和长官意志等传统人格负面因素的残留。杨新刚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雄叙事小说具有如下特征:从“英雄的人”向“人的英雄”的转进;英雄类型的世俗化和当代性;游走在主旋律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叙事策略;由反传奇性向生活化叙事抵达等。  相似文献   

18.
邓江祁 《云梦学刊》2012,33(6):35-39
1904年华兴会筹划的长沙起义虽然因事泄流产而未及发动,但它却提出了明确、完整的反清武装起义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为革命党人积累了经验,为以后的起义创造了条件,为辛亥武昌起义的发动和成功准备了一批骨干,为推翻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论《易传》的和合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传》和合思想的核心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和合的最高境界是人与天地合德,是"天人合一"。其和合思想特征有四:一是主张阴阳尊卑有序的和合;二是认识到了事物阴阳和合的多样性并主张容纳多样性;三是认识到了事物阴阳和合的两端而主张追求中道,中道是阴阳和合的主要表现形式;四是认识到了事物阴阳的和合与不和合是并存的、互相转化的。认识和合,目的为追求人与天地合德;认识不和合,目的为居安思危,提高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0.
潘清 《河北学刊》2005,25(6):163-168
元代江南寓居着因各种原因前来定居的蒙古、色目人。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承袭上辈的官职入仕。元朝开科以后,相比继承爵位,生长或生活在江南的蒙古、色目人更加积极地走科举入仕的道路。由于受到江南地区深厚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这部分蒙古、色目官僚具有较高的儒学素养,在政治实践中能够本着爱民之心。推行儒家的仁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蒙古、色目中的学者型官僚,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动荡时期,几乎都选择与元朝共存亡,一时“殉国”者层出不穷,完成了理学意义上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