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文萃》2010,(18):F0003-F0003
鲤城区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三大转变”、“四个致力”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步伐。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鲤城自主创新能力为途径,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积极组织宴施项目、创新、服备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2.
刘苹 《决策》2009,(5):I0010-I0011
“十一五”期间安庆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紧紧围绕“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安庆的战略部署,以“整合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为着力点,突出“发展、创新、服务”三大重点,力争在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1,(31):19-19
7月2日召开的南京市委十二届二十二次全会上.南京市委作出《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并出台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制度先试、园区先行八项计划》,明确提出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到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20万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建成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积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特区。  相似文献   

4.
鲤城区科技局在新一轮的区政府机构改革中,由合署办公机构调整为区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区知识产权局,管理全区科技工作。鲤城区科技局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实施项目、创新、服务带动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鲤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鲤城区先后三届  相似文献   

5.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及其内涵 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而“自主创新(Independent Innovation)”则是我国特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在《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我们真正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石。惟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的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同时,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9,(30):24-25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部六省纷纷提出应对危机的战略新思路,走出了一条化危为机的新路子。其中,湖南省巧妙利用此次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出台了各项体制机制保障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安徽省则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兴皖”、“创新推动”战略,努力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安徽现象”。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开局之后,自主创新成为各地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着力点。目前,合肥、深圳等地都在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大连市在完成了环境革命的第一次跨越之后,紧紧抓住沿海开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双重机遇,围绕建立科技创新调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人才选育四大机制,正在实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济宁市科技工作准确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深刻影响,清醒认识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推动自主创新为主线,坚持科技经济一体化,树立科技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观念,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舞台的有力保障,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及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不能再走传统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老路,而必须要通过建立起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来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向高附加值的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转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路子。不久前通过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一场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高科技浪潮,正在神州大地涌动。要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随后,市委、市政府就开展“创新型城市”创建活动作出了部署。全市科协系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契机,以“三大创新”为切入点,全力助推“创新型重庆”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校作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为增强国家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就成为摆在国内各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江西省的高校为例,对各大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聚人、财、物等各类科技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重要载体。该文以全国经济、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前十的晋江市为例,阐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晋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县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最近,重庆市委、市政府把握全局,面向未来,作出了“实施科技规划、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重庆首次把自主创新从科技发展、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为全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必将促进重庆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入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此,应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鉴于此,笔者认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3,(40):22-23
从7月5日正式上任,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履新100多天,其全力推进的贵阳市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联合推进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高位对接、协同创新和深度合作,为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位对接优势资源,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生态发展、升级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树立了一个成功典范。走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之路,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和“三个文明”齐头并进的发展观,更是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探索发展模式和调整发展战略的治国新理念。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河南省最近隆重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提出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经  相似文献   

17.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跨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起步年,也是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年。全省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全省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发展,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科技人才建设,着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推动“五大专项行动”,着力发展民生科技,着力加强市县科技工作,努力实现我省“十二五”科技发展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8.
洛江区是1997年6月泉州市区划调整时在原鲤城区北郊乡镇基础上成立的市辖区,原有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经过建区以来的持续发展,构建了自主创新的基础。为实施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设新型城市的工作任务,洛江区科技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洛江区规模企业进行调研。一、洛江区规模企业情况几年来,洛江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洛江精神,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型城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稳步推进新型工业,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洛江区…  相似文献   

19.
加强自主创新是四川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内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新模式,是四川省开辟科技战略新格局、支撑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我们要大力实施自主创新的主体战略,对四川科技创新全新战略定位,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开辟四川科技"一手抓研发、一手抓转化"的战略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江总书记关于两个创新的讲话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决定性的因素”,“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经济体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把这两种变革紧密地结合起来.把这两方面都搞好,我国经济就会更好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江总书记的讲话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为我们借鉴制度创新理论,推进创新发展明确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