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生育率下降为核心的人口转变是人口变动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自然引致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转变;我国的实践说明,在低发达水平条件下通过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也可以实现人口转变,但需要付出高昂的经济政治成本,并造成"未富先老"等严重的人口社会经济问题。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应该从深层次上进行反思;对当时承诺只用于"一代人"、已达到预期目的、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尽快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不仅“未富先老”,而且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满足日趋庞大的老龄人口,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是中国推进包容性发展中的一大社会问题。当前,中国市场化、营利性老龄服务产业发展很不充分,社会化、非营利性老龄服务严重短缺,保障性、公共老龄服务效率亟待提高。旨在解决社会问题,但按普通企业方式运营的社会企业,采取独特的营销组合,可以为中低收入者提供负担得起的老龄服务,这在国内外都有不少实践与探索。因此,中国不仅需要对市场化老龄服务产业实行非禁即入、强化监管的宽松政策,更要构筑起促进社会企业规范有序快速发展的法治环境;同时,则应创新供给机制,运用政府采购的牵引作用,更加高效地实现公共老龄服务的兜底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人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态势与变化。中国"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使2013年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标志性年份与2004年中国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的标志性年份这个区间的时间格外地短暂。任何潜在的人口红利,要想得到现实的开发,皆需要通过艰巨的改革,以获得必要的制度条件。未来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延长第一次人口红利,并创造条件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学界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相关问题上所形成的某些共识进行了重新审视,指出其中的矛盾与不足,认为中国人口也属于"先富后老"型,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人口老龄化或年轻化无关;认为中国已初步具备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条件,并构建了一幅养老社会保障中国家、企业与个人责任的总体框架.最后,本文还阐释了国家责任越位与缺位及所导致的社会后果,并就上述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人口年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有利于外向型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限制了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未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口因素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将从过去的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老龄化将通过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作用机制促进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迎来快速上升期。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重大问题.由于人口再生产过程中的惯性和大力控制人口过速增长的实践,中国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世界上是首当其冲的.人口老龄化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它是关系到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在农村逐渐凸现.然而对于我国来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并且农村经济、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将逐渐成为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谢楠:邬老师,您出生于1922年,那个年份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是一个异常遥远的年代.我们只能通过模糊的影像和文字去了解那个动荡、黑暗的时代.那么对于您来说,那个时代给您留下了怎样的记忆?这些记忆对您未来的人生道路选择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内地人口老龄化同世界总的趋势相近,但比较起来具有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2000年以后,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所带来的社会负担“冲击波”将是前所未有的,出路在于改革。首先要对现行的以城镇为主体的离退休制度进行改革。其次,重点扩大农村的养老保险范围。老年人口与总体人口、成年人口相比,具有未婚率、初婚有配偶率低,再婚有配偶率、丧偶率高,离婚率基本持平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对传统家庭的维系与冲击依据老年人口年龄、文化、收入、城乡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总体上处于由大家庭向小家庭的过渡状态。随着亲情、血缘、家庭链条的松散,老年生活不得不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社区。老年人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社会性参与将有所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医疗需求作为有效健康产出的投入要素,机会平等至关重要.本文依据机会不平等理论,将影响城乡居民医疗需求的因素分为三类,分别是禀赋因子、环境因子、制度因子,并将环境因子和制度因子归为医疗需求的机会不平等因素.本文应用CHNS 2009年的截面数据建立城乡居民医疗需求的样本选择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禀赋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前提下,参保的制度类型、共付率等制度因素对于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和医保补偿都具有显著的影响.逐步缩小城乡制度差距,平滑机会不平等因素对城乡居民医疗需求的影响,应是政府医疗资源再分配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12.
于潇、孙猛撰文指出,人是消费活动的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社会消费水平产生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速度逐渐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重的老龄化负担,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陷入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增长困境。因此,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进程对消费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清晰的理论认识,也可以为当前的应对措施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利用人口普查数据资料以及相关部门调研资料,分析指出广西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省市自治区且分布不均衡,老化程度高、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属典型“贫困+老龄化”特征.人口老龄化对广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提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议省政府副职之一专门分管负责,积极部署广西老龄化长远战略规划,建立多元的养老资金筹措和运行机制,把老龄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全力发展,加强老龄问题学习研究,统筹处理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加快完善老龄化社会建设的政策法规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上海市作为一个典型,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上海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额的影响,重点分析影响居民储蓄额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对实际居民人均储蓄额有显著正向影响,上海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实际居民人均储蓄额也有正向影响。为了缓解储蓄额不断升高的现象,应当加强消费引导,刺激居民消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深度调整新阶段的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也进入了全面加速的新阶段,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及当前的经济转型问题既有利也有弊:一方面,新时期超前老龄化将从人口红利、资本约束等层面拖累经济增速,抑制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老龄化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具体层面也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和有利条件。因此,老龄化背景下经济转型的应对路径应该是因势利导,主动利用老龄化倒逼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并做好养老保障配套改革,以实现经济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6.
张永春  蔡军 《人文杂志》2005,(6):155-159
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应并重并举.老年人不仅是需要物质赡养的经济人,更是需要精神赡养的社会人.目前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和制度创新.我们应健全养老保险的资金、服务、精神三大支持系统,新创免利息税的"个人养老特别储蓄制度"和"子女养老社会保险金制度",允许"以房换养"、"以地换养"、"以股换养",试点后普及"养老劳务储蓄银行".  相似文献   

17.
18.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农业市场化、国际化步伐逐步加快的新形势下,尽快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提高我国农业市场竞争能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合作需求、选择意愿和合作行为进行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民合作的内在机理、行为规律及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化的推进必然会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农村人口养老保障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城镇化对我国农村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养老保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制度安排的劳动力市场退出和退休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安排的劳动力市场退出是指由国家及企业等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法律规定、规则运作下的劳动力的市场退出.对于具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老年劳动者而言,退休年限及退休金的制度安排客观上代表了该社会普遍认同的终生效用最大化选择."机会收益"模型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老年劳动力的退休行为中提前退休或延迟退休的选择行为有较好的解释力.近期在社会就业困难和新增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情况下,我国全面提高退休年龄的时机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