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语是最能带上时代烙印,反映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类语汇。流行语的来源有很多,"古为今用"(又称"旧词新用""古词新义"等)就是来源之一。"达人""饕餮""纠结""崩溃"等词在古汉语中早已有之,由于时间跨度大或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一段时间内不常使用,其本义或本源已鲜为人知,而到当代又演变出新义,其流行新义有着明显的"古为今用"演变过程。求新求变、求真求实的现代社会文化背景,是这些词产生、流传的原因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纳丁·戈迪默的第十四部小说《新生》,聚焦于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南非白人如何获得第二次生命的主题。随着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社会矛盾的隐匿化和复杂化,戈迪默从现实主义手法转向隐喻和反讽等手法的使用,以此探讨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下,白人的角色定位、赎罪心理和关系重构等社会问题及其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3.
社会环境是反映时代、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泛环境,鲁迅小说中的社会环境书写具有真实揭露、大胆抨击、无所畏惧的主观意图,展示出"上流社会的堕落""下层社会的不幸""革命者的悲哀"等丰富的社会内涵。鲁迅小说中的社会环境主要通过三个维度来表现:其一,以具体空间环境反映人物活动的具体社会环境;其二,通过人物活动和人际关系反映整体的社会环境;其三,以人物心理环境折射人物精神状态以及人物与时代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此研究通过对经历从"浙江村时代"到"后浙江村时代"转变的三户北京浙江籍小商户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生命历程和日路径的方法分析该变迁给他们造成的经商、居住、家庭成员发展等的影响;研究他们融入北京社会的程度和共同现象,得出他们与北京本土社会群体"非整合"现象依然显著的结论,并揭示原因,从而从政府行为的角度提出由"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制约""个人能动性"三个影响因素所启发的促进社会融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人类共同价值观是以"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视野观照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基于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切而提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其理据和意蕴之阐明,关乎实践中的构建和维系,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文明走向。中国文化传统中蕴含的"协和万邦""恒产恒心""天下为公""忠恕之道""万物一体""义以为先""民为邦本""为仁由己"等思想资源和多重智慧,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提供了意蕴和理据的深厚根基,其所具有的和平性、兼顾性、公正性、道义性和包容性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农本"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和农业社会的基本底色,是中国传统"农业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命题,我们可以结合中华文化传统、古典文献和当今时代状况,从"农本之要""农政之道"和"治道之本"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探究,并结合时代发展对以"农本"为基础的中国农耕文明和传统农业社会进行现代思考,反思其不足与缺陷,汲取其生存发展智慧,以期获得对中国传统"农本"思想较为客观、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构建当今时代的新型"农本"。  相似文献   

7.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意信息系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与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3+4"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对口专业,为了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从"才""德""能"三个角度进行"两所学校""两个专业""两个阶段"融合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创想,使"3+4"人才更有特色。通过"3+4"这种融合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既有技能,又有创意,还有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作为危机时代"普遍绝望"的思想呈现,《小说理论》内涵了卢卡奇对总体之问题的特殊体悟。在现代主义的立场上,卢卡奇将历史截分为"古典社会""基督教社会""现代社会",并以"史诗"为标尺,审视"小说"中现代人的生存状况。随着自发存在总体的遗失、先验家园的落空、社会的分裂化,时间成为小说世界的实存载体,并经由赋形建构了小说世界"时间统一体",以守护现代人的主体原则。面对小说世界的"时间强力统治",冒险抗争、抒情陶醉、理解性和解从不同维度勾勒出的现代人独特在场形态,刻画了极具表现力的现代生存境况。但是,面对这种异质的生存处境,"新世界"的幽微预兆以及赋形的"庸人的辫子"则凸显了时间之赋形对总体之问题的浪漫主义写照。  相似文献   

9.
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的小说《邂逅》讲述了一个由非法移民引出的故事,揭示了全球化语境下不同种族的人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探讨如何克服种族和文化壁垒,打破帝国与"他者"、中心与边缘、白与黑二元对立格局,重新建构自我身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农民化与化农民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时代要求为坐标,深刻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农民化"与"化农民"的内涵、辨证关系和主要表现,揭示出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特殊素养要求,探索了其对于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村官"适应角色和完成使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受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动影响,这一时期的诗歌观念越来越注重表情达意等及物性、实用性功能。为了抒写时代变动所产生的新情感、新经验、新内容,诗歌中出现了不符合中国古典诗歌诗体规范、审美规范的新语句、新意境、新文体等"非诗化"因素,产生了突破、反叛古典诗歌传统的趋势。然而在"非诗化"的同时,诗歌革新者们还要考虑其创作是否是"诗"的问题,因此不断地提出各种诗歌审美标准,对其创作进行"诗化"规约。晚清的"新学诗""新派诗""歌谣体诗"中"新学""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的矛盾,"五四"时期的"以文为诗""以白话为诗""诗体大解放"所受到的指责,以及1920年代新诗人对"白话诗"艺术缺失的"检讨",努力重新为新诗"立几条规则"等现象,无不是这一矛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老子"公"、"契"治世思想来自其"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主张之"以百姓心为心"和"有德司契";老子思想关于"公"与"国"、"契"与"德"等紧密相关。老子深厚的"民本"思想包含"利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因"、"社会在契约关系下才能和谐发展"等理念。比之于孔孟之道的"家"即讲"孝"和"国"即讲"忠"的治世思想,老子的"公""契"思想映照出孔孟"家""国"思想的缺陷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弊端。老子的"公""契"思想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有重大的思想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3.
"勇德"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传统美德,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勇"与"仁""智"并称"三达德",构成了人格行为规范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根基."勇德"是"勇"的行为结合"仁""智""义"等个性品质而表现出的德性精神,是人的勇力素质、勇气品质与勇敢精神的综合体现.体育的教育本质承载着人的勇力素质、勇气品质与勇敢精神的培养重任,与儒家伦理文化中的"勇德"精神的基本内涵存在着高度契合.针对当代社会"勇德"精神缺失导致中国伦理道德下滑及社会责任感、安全感、信任感缺乏现象,体育独特的、实践性的、向善性本质是唤醒与培育勇敢担当、见义勇为等儒家"勇德"精神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杨铁夫的《梦窗词全集笺释》中,有"留""补""不缕述"这三个出现频率较大、较有代表性的词学判断。杨氏提出的"留""补""不缕述"等判断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将三个判断关联起来恰好能反应出梦窗词章法的特征与魅力,显示出梦窗词章法的严谨,同时也是对梦窗词研究中曾经流行的"意识流"说的一种校正。  相似文献   

15.
《南都学坛》2015,(6):19-24
"余子"自首见于《逸周书》以来,历代学者对其已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解释,有"卿大夫庶子说""羡卒说""士庶子说""未任役者说"。检视此四种说法,发现均有一定的缺陷。实际上余子的身份有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结构的变迁,使余子处于急剧变化的中心,其中少数俊秀者,上升为高层贵族,更多的是或参军服役,死于战场,或沦落为庶民、奴隶,姓氏、事迹均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16.
通变与时序     
通变与时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发展、文学与时代关系的两个主要范畴,或曰关键词。这两个文论范畴具有深厚的哲学、文化根基,传统诗文评家在运用这两个范畴进行实际批评的过程中,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文学思想内涵,衍生出了诸如"质文代变""参古定法""本末源流""会通适变""文变染乎世情"等命题,从而成为我们研究传统文学发展观时需要重点考察的两个关键词。从关键词研究的视角,对通变、时序这两个范畴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并且深度阐释它们的义理,对于我们充分认识传统文学批评中的文学发展观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终结和被"理想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90年代成为需要重新被定义的新的文学时代。90年代的文学期刊积极参与了对这一新文学时代的建构:首先,通过策划"六十年代出生作家作品联展""联网四重奏"等栏目,集结了新的作家队伍;其次,通过对"新生代"作家的命名和阐释,发现了90年代文学的"质的内涵";再次,通过策划"文体实验室""凸凹文本"等栏目,试图在90年代生产出一种新的文体。无论是新生代作家的创作倾向还是文学期刊直接针对文体的策划,都是对80年代形成的"纯文学"观念的再生产。就此而言,90年代文学期刊在建构一个新文学时代的同时,也完成了对80年代的"纯文学"观的确认。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文明三态("农耕""游牧"与"海耕")以及世界历史三态("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与"人的时代")的宏观空间与时间视域,借助希腊悲剧为比较体,能够对元代中国悲剧(《窦娥冤》等)进行重新审视与解读。元代中国悲剧结胎于"农耕"与"游牧"交汇的特定语境:原"农耕"中被边缘化的戏剧经"游牧"的刺激而逆时逢生。在该语境中逆生的中国悲剧衍生了三大"互为"特性:第一,在主题上,演绎着对"人役"(人受人的奴役)的宣诉;第二,在结构上,因"人役"苦难与"役神"(即渎神)情结的背谬张力而构成了"悲身乐尾"的形式;第三,在审美上,对"人役"苦难的舞台宣诉孵化出"力与德"的冲突范式和"怜悯"的审美格调。以上中国悲剧在主题、结构、审美三个层面上的特征一脉相连、互为相生,均是"人役"主线(主调)的多重变奏。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的几部长篇通俗小说反映出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性别问题,无论作者是坚定捍卫男性中心主义制度的,还是对这一制度的态度有些摇摆不定,都可能从主观态度和客观反映两方面,表现出自己心中的理想女性。这些理想女性可以概括为四类,即"实用型""灵魂型""德情兼备型""缺憾美型"。这四类理想女性是宗法制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无职业、无知识、无意志、无人格的"四无"女性,通过小说作者的塑造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社会共鸣.当前,关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类型划分""层次贯通""产教衔接"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学界"融合论""平衡论""和谐论"的研究视角,一是立足职业教育本体论,一是立足社会经济适应论,均是职业教育与社会总体的跨界"弥合思维".而二者边界未变,实践中不易推动多方协同,以至校企合作"校热企冷",职普院校合并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