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毅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6):73-77
重婚在我国司法实务中包括事实上的重婚和法律上的重婚。事实上的重婚为当然无效的重婚,无须由法院宣告无效;而法律上的重婚须经法院宣告才能确定该婚姻自始不发生婚姻效力。前婚的有效终止是法律上的重婚无效宣告的阻却事由,这种终止除了离婚、被宣告无效以及被撤销,还应包括配偶一方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吴国平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4):93-98
我国一些地区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愈演愈烈,并有不断蔓延的趋势,其中有些"临时夫妻"行为已经演变为重婚。尽管农民工重婚行为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客观原因,但也无法改变其违法的性质。我们应当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制止重婚违法行为、依法惩处重婚犯罪行为和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等多种手段来强化对农民工重婚行为的法律规制,以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3.
金云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
自民政部和最高人民法院于1994年2月1日起在法律上不承认事实婚姻后,对事实上的重婚是否承认、如何惩处、怎样认定和处罚重婚罪,司法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认为,应正确界定重婚、重婚行为和重婚罪,严厉打击重婚罪犯,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赖丽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5)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两性关系规定为同居关系,不认为此种男女两性关系为婚姻,导致刑法和婚姻法对重婚标准的认定不一致,给司法审判活动带来严重混乱。究其原因,是对婚姻这一原始概念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只有回归婚姻的社会性,将婚姻看作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才能合理界定婚姻和重婚标准。是否构成婚姻关系,与法律的评价无关。只要同时存在两个婚姻关系,即构成重婚。 相似文献
5.
王弦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84-86
重婚是违法犯罪行为,一直为法律所禁止。现行婚姻法在原则、法律责任及救助措施等方面对重婚问题进行了规定,这体现了对重婚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但同时又由于现行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不再承认,使得对重婚的理解出现歧义。本文就有关重婚的几个问题谈一下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吴爱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221-224
重婚罪与非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较难把握,而事实重婚的情形又往往为症结的所在,本文主要针对事实重婚的情形,运用我国民法关于事实婚姻的相关理论分析事实婚姻与重婚的关系,并将民法中的重婚与刑法中的重婚作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刑法中的重婚行为的认定要以民法中的重婚的界定为基础,并要考虑其自身特性。 相似文献
7.
陈珍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3):78-82
重婚叙事是维多利亚小说的高频叙事策略,涉及经典小说,常见于通俗小说,盛于惊悚小说,是19世纪英国殖民扩张及社会变革时期婚姻家庭状况的文学表征。重婚叙事在西方文学中有一定的渊源,主要呈现为"意外回归—确认重婚—激化矛盾"的叙事模式。维多利亚小说的重婚叙事在承继西方叙事传统的基础上,表现出"殖民回归"式的维多利亚时代特色,在描写有悖传统的婚姻乱象的表象下实现了善恶有报的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8.
林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3):31-32
事实婚姻现象有其内在的逻辑成因和历史渊源,很难在短时间改变这种状况,因此立法者在制定有关事实婚姻的制度时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基于考虑问题角度的不同,《婚姻法》和《刑法》对于事实婚姻予以区别对待,做出了貌似"冲突"的规定,其实质是合理的,并不相矛盾。对于事实婚姻是否会对重婚罪的成立造成影响的问题,应当进行类型化区分,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确定事实婚姻的效力,在权衡其所保护的法益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9.
贺平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5-78
重婚行为不仅逾越了国人固有的家庭道德底线,也是对法律规制的无视和违反,还是对婚姻法立法基础的践踏,更是对受害人人身权益的严重侵犯。由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在重婚问题民事法律后果的制度设计方面多有不足,致重婚行为不能被有效遏制、受害人的权益救济阻力重重甚至无从实现。基于对善意相对人法律保护的需要以及为了满足法律制度内在协调统一的要求,对重婚关系应采用当然无效的确认方式,取消重婚期间同居双方所得财产为共同共有的规定,通过构建夫妻共有财产的强制终止制度,促成对重婚关系中善意相对人司法救济制度的确立,确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保障重婚者合法配偶的应有权利。 相似文献
10.
刘淑媛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1(1):43-45,48
事实上的重婚是指虽未与他人登记结婚,但却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事实上的重婚行为不应以重婚罪论处,这是由犯罪构成、刑法的效用、司法实践状况等因素决定的。对事实重婚的处理,除运用刑事制裁、行政制裁外,更应侧重于民事制裁,对受害方给予更多的物质补偿 相似文献
11.
郭丽红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5):92-98
重婚是一项刑事罪行,同时也是侵犯他人合法婚姻的民事侵权行为,重婚人不能因自己的违法行为受益。因此,法律应明确对重婚人因重婚行为而发生的赠与权利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2.
牛玉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355-358
一、夫妻忠实的含义及立法背景夫妻忠实,主要指夫妻性忠实,在性生活上互守贞操,保持专一,不为婚姻外性生活。“如果将夫妻忠实作广义的解释,也包含夫妻不得恶意遗弃配偶他方,以及不得为第三人利益牺牲、损害配偶他方利益”[1]。笔者在涉及夫妻忠实概念时,使用的是它的狭义,而不 相似文献
13.
万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1):38-40
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渊源于我国远古传说的五帝时代,它是以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为基础的,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至周代才定型下来.本文拟对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的渊源、基础及确立进行梳理,以使读者对这个与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相始终的国家帝王婚姻制度有一个更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14.
配偶以外无过错方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小荣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146-149
我国近年来对离婚产生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过错配偶方的请求权上,文章通过对重婚、事实婚姻、非法同居以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概念的辨析,指出了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前三种关系中的第三人保护不足,并对如何保护该关系中第三人的财产权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巴比.托合塔尔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哈文版)》2011,(2):13-18
匈奴是古代的我国西北部的一个游牧部族,公元前三世纪末建立了匈奴国。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衮落于公元一世纪。本文要探讨匈奴国管理体系,司法制度,法律即匈奴的刑法,婚姻制度,继承制度及其特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夫一妻是婚姻法的重要制度,甚至可以说它是婚姻法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制度。婚姻登记制度应服从一夫一妻制度,当登记制度与一夫一妻制度发生冲突的时候.宁可牺牲登记制度也应维护一夫一妻制度。婚姻的效力与重婚的构成要件无关,违反“任何人不得有两个或更多配偶”的规则.就是重婚。我国现有婚姻法过分强调登记,否认非婚同居的违法性,背离了一夫一妻制度的精神.其危害将可能导致否定整个婚姻制度存在的价值,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后果。不容否认,一夫一妻被架空是婚姻法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而坚持一夫一妻、禁止各种形式的重婚是婚姻法必须坚守的法律底线。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与“配偶权”概念联系最密切的“家庭功能”、“婚姻本质”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当前我国两性生活形式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社会责任正在弱化、婚姻是一种特殊的人身契约的结论,并以此为前提讨论了配偶权的内容、性质和法律保护。笔者认为配偶权是一种来源于婚姻契约的兼具绝对权、相对权双重性质的人身权,其项下具有多项子权利,对它的保护视侵权人为配偶或第三人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对“一夫一妻”制家庭起源的分析,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状况、实质和消除这种制度的必要性、必然性.本文对马、恩的分析做了比较系统的整理,指出对此问题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基本内容的学习与阐述. 相似文献
20.
刘程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Z1):162-163
对于同为雅利安族系的日耳曼人而言,它天然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希腊罗马部落的专偶制婚姻形式。日耳曼人这种稳定的婚姻形态得益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家庭经济职能与宗教职能的影响力,社会道德风俗的制约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