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行为.翻译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文化转向后,翻译伦理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成为翻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回顾国内外学者在翻译伦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翻译伦理研究应该建立在描述性研究基础之上并关注具体社会场景中的翻译主体及其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2.
针对翻译界争论的翻译实践是否需要翻译理论指导的问题,对比了张经浩先生和孙致礼先生的《爱玛》中译本,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两位译者的翻译观,得出了翻译实践离不开翻译理论的结论。并指出,忠实与通顺是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是由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的。本文根据不同科技文本主要特点,在对这些文本进行翻译时,要掌握好它的翻译标准,合理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方法,忠实、通顺地将原文意思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一位翻译理论家《苍蝇王》译文选段的评论与改译说明 ,认为翻译理论对翻译只起导向作用 ,并不能帮助译者解决翻译中的具体问题 ,甚至翻译理论并不一定能使翻译理论家识别译文的优劣。拿出好译作 ,重要的在于译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根底与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位翻译理论家《苍蝇王》译文选段的评论与改译说明,认为翻译理论对翻译只起导向作用,并不能帮助译者解决翻译中的具体问题,甚至翻译理论并不一定能使翻译理论家识别译文的优劣。拿出好译作,重要的在于译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根底与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6.
翻译批评作为联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纽带,与翻译教学密切相连。翻译批评主体,客体以及批评标准具有多样性,这赋予了翻译批评多元特征。在翻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能成为批评主体,展开批评实践,共同确保翻译教学有效进行。以翻译批评的多元特征入手,探寻翻译批评与翻译教学的联系,以期得到翻译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化内涵差异、民族色彩差异和语言结构差异三个方面讨论翻译中的超额和欠额现象,并提出概略化、具体化、归化、语境增益、加注等策略,旨在探讨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尽量减少欠额翻译与超额翻译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翻译单位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应有两层含义。翻译计量单位和翻译单位的体系和功用是不同的,可经分析对比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9.
旅游翻译的目的是要唤起受众,诱导行动。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旅游翻译应注重突出译文的"呼唤"功能,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灵活应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手段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0.
从翻译目的看异化翻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忠实翻译可采用归化翻译手法,亦可采用异化翻译手法.中国一千多年的翻译史证明归化翻译始终在中国占着上风.但社会在发展进步,译者要在全球一体化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里忠实地翻译外来知识,就必须在坚持归化翻译的同时注重异化翻译.因为异化翻译不但能正确表达原语作者的思想与写作风格,还能给译语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丰富译语的语言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向大众传递信息,因此新闻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文化交流.在新闻翻译中,信息接受者即译语读者是译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强调译语读者和译语语境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它的译文,也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因而能有效地指导新闻翻译.  相似文献   

12.
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出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翻译的目的影响翻译文本的取舍,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标准的制定。本文通过考察我国几个历史阶段的翻译思想,来探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翻译目的是如何指导翻译实践活动的。  相似文献   

13.
刻意追求“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的“零度”翻译,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借用哲学上的“零度”概念,在从原作者的思维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这一复杂的过程中,信息损耗是在所难免的。基于钱钟书的“翻译距离说”和“后学”学者赛义德的“理论旅行”概念,本文从微观、宏观的维度分析了翻译过程所要跨越的距离,研究发现,距离造成译文对原文不可避免的偏离,只要这种偏离可以满足更高一级的要求,就可以被视作合理的偏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翻译方法、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的阐述,澄清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外,还针对现有翻译技巧分类不能很好地适用于中文的翻译研究,以及各类翻译技巧术语使用混乱的问题,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厘清概念、建立关联、谨慎创新”的原则,提出了一套以中文为翻译目标语言的翻译技巧分类,并对每种翻译技巧进行清晰的定义以及必要的解释说明,以期为今后各种文体的平行语料库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弗密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研究聚焦于翻译目的的选择上,认为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从中国佛经翻译入手,探讨目的论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看商标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对商标翻译进行了探讨。在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诱导译语的潜在消费者购买译名符号所代表的商品,激发他们强烈的购买欲。因此,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原语作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努力追求原文作者意图(即商标命名者)及译语读者(即潜在消费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性.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通过对商标翻译方法的探讨,笔者最后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商标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成功翻译商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翻译领域的许多学者对翻译类型给予了细分,其结果是纷繁复杂,没有形成一致的范畴体系。但不论翻译什么样的文本,严格意义的翻译即内向型翻译和宽泛意义的翻译即外向型翻译便可诠释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是关联翻译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很多学者都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过研究。在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的基本概念、直接翻译及间接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对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以及一些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翻译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每次均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晚清翻译译作虽多,却因普遍对原文"不忠"而饱受诟病.不少论者借用西方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只看到中国翻译对于西方翻译的"共性"部分,却忽略了对中国翻译活动中"个性"因素的研究.晚清翻译之所以"不忠",有着其历史必然性,翻译传统在其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译者的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都受到翻译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