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浙江统计》2001,(3):32-33
2月15日 ,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会上 ,副省长、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章猛进在回顾总结前一阶段人口普查工作时指出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下 ,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 ,各级人口普查机构精心组织 ,科学实施 ,我省顺利地完成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普查准备、普查现场登记阶段工作 ,取得了人口普查的阶段性重大成果。普查快速汇总结果符合浙江省人口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人普办的充分肯定 ,并在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会议上作了发言介绍。这一阶段工作 ,主要…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9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我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登记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之后,经过普查资料编码、光电录入、数据汇总等阶段性工作,顺利完成了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并上报国家获一次通过验收。现将计算机汇总的全省主要人口结构性数据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全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试点工作于5月18日至24日在平阳县鳌江镇进行。省统计局局长、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吴永革同志受省委副秘书长王良仟的委托,专程赴现场并作动员讲话。温州市副市长吴敏一也应邀莅临现场。参加试点工作的各市(地)及部分县(市、区)代表100多人,通过认真的业务培训、人户调查登记、快速汇总和编码工作,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试点调查结果为1991户,总人口为6357人。这次试点是非常重要的省级全过程试点,达到了预期目的,也发现了普查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薄弱环节。省人普办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梁普明…  相似文献   

4.
动态     
临汾地区设立人口普查举报电话根据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 ,2 0 0 0年 11月 1日零时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登记时间。为切实做好临汾地区人口普查工作 ,严格工作程序 ,严明工作纪律 ,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错填” ,保证人口普查工作的高度统一和政令畅通 ,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地区和各县市设立举报电话 ,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监督内容为 :10月 15日— 31日期间 ,普查员是否深入住户进行了普查摸底 ;11月 1日— 10日 ,全国统一规定的普查员正式入户现场登记期间 ,普查员是否逐户…  相似文献   

5.
新春伊始.我们就召开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充分说明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和这项工作的紧迫性。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10年将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登记的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时。现在离普查登记只有8个月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相似文献   

6.
唐婉岚 《四川统计》2010,(11):47-47
省委书记刘奇葆参加人口普查登记 2010年11月5日上午11时,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要求,逐一回答了普查员关于出生年月、民族、居住地、户口所在地、学历等询问。普查表填好后,刘奇葆认真加以核对,并郑重地在“申报人”一栏中签下自己的名字,并感谢两位普查员的辛勤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协同推进,全体普查人员艰苦努力、无私奉献,亿万普查对象共同参与、积极配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完成了普查现场登记和主要数据汇总工作.今天,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相关情况和主要数据.  相似文献   

8.
《统计与咨询》2001,(3):29-29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2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正在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省总人口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每个人都在常住地进行登记。 全省总人口为3689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  相似文献   

9.
《山东统计》2000,(6):1-1
2000年11月1日是人口普查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美丽的泉城格外清新宜人。上午8时30分,省第五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长张义国带领济南市历下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的一名普查指导员和二名普查员,分别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李春亭,省人大主任赵志浩,省政协主席韩喜凯等领导同志以普通公民的身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现场登记。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5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省二十多万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在短暂而繁忙的十天时间里,自治区18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深入到居民家中开展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在人户登记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人口普查? 答: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和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户口整顿、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四川统计》2010,(6):7-7
什么是人口普查? 答: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和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户口整顿、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领导深入第一线进行现场指挥,是保证这次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普查登记的第一天早晨,我市市委书记、市长李瑞环同志,副书记、副市长吴振同  相似文献   

15.
《统计与经济》2010,(3):55-55
人口普查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间,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间 ( 11月 1日 )日益临近 ,本刊自省人普办获悉 ,省人普领导小组、省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发文 ,就人口申报登记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 :1 对过去因超计划生育 (包括未婚先育 )等原因未落户口的孩子 ,要按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 ,准许他们进行人口普查申报登记和户口登记。2 对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如实申报超生情况的干部和群众 ,已征收 (包括异地征收 )过计划外生育费的 ,不论过去是否如实上报 ,均不得再次向其征收计划外生育费。未征收过计划外生育费的 ,在《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幅度内 ,按最低限征收 …  相似文献   

17.
《贵州统计》2001,(4):21-22
遵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省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精心组织下,我省于2000年11月1日开始进行第五次人员的辛勤工作,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资料通过了复查,质量抽查和快速汇道数据的充分论证,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顺利结束,现瘵我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7月 6日 ,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王忠禹同志在听取人普工作汇报后 ,对如何做好登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他说 ,现在离人口普查登记时间越来越近 ,已是临战状态了。人口普查 对国家、对人民的意义太重要了 ,由于发生了一些新的情况 ,情况越来越复杂 !要完成普查 ,任务十分艰巨。只有紧紧抓住 3月 30日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各项工作的落实 ,人口普查的准备工作才能扎实 ,普查才能成功。他特别强调 ,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和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计生委、公安部、国家统…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决定2010年11月1日零时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现在离普查登记时间越来越近,人口普查数据是一个时点数,如何准确,及时,客观、真实的普查登记11月1日零时满^口数据是摆在各级普查机构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是每一个普查人应该牢记的神圣使命。要做好人口普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浙江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已经高质量地完成了普查准备和现场登记工作 ,经质量验收 ,各项指标误差率均大大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1年的人口普查将转入普查表编码、光电录入、数据处理、资料开发等后续阶段 ,由于这些工作的专业性很强 ,技术要求更高 ,为此 ,必须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狠抓落实 ,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和方法措施到位 ,善始善终地做好普查后续工作 ,以确保省政府提出的“名列全国前茅”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