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发展战略化、深度融合化和产业互联化的特征,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和广泛渗透性.当前,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我国数字文化已经进入爆发期,网络游戏、网络新闻、短视频、网络文学等典型新业态发展迅速.遗憾的是,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在产业认知、产业结构、产业要素、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理念问题,有的属于产业政策问题,有的属于技术创新限制问题.未来应从产业要素、产业服务、行业治理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全面入手,快速提升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推动数字文化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时,第三产业特别是知识型、智能型现代服务业会得到蓬勃发展。数字创意产业作为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对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对数字创意产业的深入研究也是促进重庆市数字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借助SWOT分析工具,通过分析重庆市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重庆市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和措施,进而为重庆市更快、更好地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时机,以数字新媒体为依托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新媒体在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产业结构、传播手段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5.
在嵌入传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过程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容易陷入“被俘获”与“低端锁定”的恶性循环。相比传统行业,5G技术对数字创意产业的影响更为突出。基于现有中国5G技术及产业化的部分领先优势,数字创意产业有望成为引领中国新经济实现从“跟跑”到“并跑”最终“领跑”的战略性产业。以5G技术为时代基点,研究5G提升和重构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的理论机理、影响路径、具体表现和作用通道意义重大。基于改进的“钻石模型”理论分析表明,5G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带来革命性影响,可通过技术创新、价值附加、地位攀升3个阶段式路径实现对数字创意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整体提升。以音乐、游戏、创意设计等细分产业为例,详细阐明了5G对数字创意产业施加有利影响的深层机理。为此,中国应该把握5G技术发展红利,从优化审查机制、强化内容创作、建立技术标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强国际合作等维度积极参与和引领数字创意产业的全球价值链重构实践,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6.
数字音乐是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与通信融合、与互联网融合以及与传媒融合的产物。文章以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分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特点和经济特性。发展融合型的数字音乐产业是中国音乐产业当前的战略选择。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对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进行理论研究与总结,找出制约数字音乐产业良性发展的深层原因,将有利于中国音乐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字音乐是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与通信融合、与互联网融合以及与传媒融合的产物。文章以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分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特点和经济特性。发展融合型的数字音乐产业是中国音乐产业当前的战略选择。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对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进行理论研究与总结,找出制约数字音乐产业良性发展的深层原因,将有利于中国音乐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数字出版基地是政府倡导的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模式,并在各地掀起了建设数字出版基地的热潮。由于国家没有对数字出版基地做出权威的界定,各地又缺乏统一的认识,导致在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以数字出版的定义为基础,研究数字出版产业的构成,进而探讨数字出版基地的内涵,认为数字出版基地是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高级阶段,并对数字出版基地做出了界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字出版基地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思维性创意是创意产生的基础,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存在于文化创意思维和整合两个阶段,具有作为作品的不完整性、价值的潜在性等特性,对其保护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由于其内隐创新性与不完整性使得现行法律的保护不周延性,将思维性创意转化为微型产品创意脚本,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和适应现有法律规定的较优创意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0.
数字文化产业是人类进入数字时代以来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内容,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所进行的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新兴产业,体现出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出现诸多新业态,如数字媒体产业、数字电竞产业、动漫及衍生品产业、数字营销产业、网络文学产业、虚拟现实产业、数字教育产业等。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一方面促使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即传统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融合的过程,凭借数字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文化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和生产效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促使了数字产业文化化,即数字产业巨头所推进的文化产业过程,这些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数字文化产业。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数字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下一个风口;BAT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数字文化产业;短视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眼球经济"让位于"耳朵经济";用户下沉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向;数字营销产业正成为热点行业;数字文旅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消费需求旺盛等。  相似文献   

11.
数字艺术发展的文化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艺术正在成长为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艺术形式,数字艺术应用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新兴产业。应该重视对数字艺术理论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正视数字图像技术不断发展的客观环境。在进行人文思考时,把它作为艺术展现的一种有效手段,以数字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以适应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和审美需求。应该改革高校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跨学科培养数字艺术人才,以尽快适应数字技术和主流受众群体的发展与变化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正>大。但是也存在数字规则与国际标准衔接不紧密、数字产权司法保障机制不完善、数字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存在短板、数字知识密集型产业遭遇国外封锁等问题。最后从数字规则、产权监管、营商环境和知识产业等维度出发,提出中国亟需健全数字产权标准体系,完善数字产权保护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数字贸易中知识产权的市场化水平,推动数字知识密集型产业提质增效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构建适合我国现状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实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将研究尺度聚焦长江经济带,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在全国范围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从分类指标看,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在全国范围发展水平较高,而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5.
16.
创意产业是一种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在21世纪,它有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与一个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甚至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创意产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数字漫画出版已经成为漫画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美国和日本在数字漫画出版产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借鉴.基于美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我国数字漫画出版产业应该重视打造数字出版平台,扶持原创数字漫画作品;培育中小型数字漫画出版企业,扶持大型数字漫画出版集团;实施数字出版战略,打造数字漫画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18.
在弄清楚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机理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主要表现在数字产业化对农业产品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和产业数字化对农业支撑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高数字经济水平、低乡村产业振兴程度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数字经济的影响具有微弱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发展既是21世纪全球重大社会变化,又是重大的理论研究方向.但是,目前相关研究严重不足.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数字服务化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所形成的生产、传播、消费规模化的个性化匹配模式,对这一全新的现象应加强基础研究.数字服务化的产生动因是技术、社会与人的变化,作用过程包括数字能力提升、组织结构变革和商业模式调整,实现路径是前后端的微型服务创新与迭代创新,影响结果包括企业绩效变化与产业链重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