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刘塨 《社科纵横》2007,22(1):103-104
写意性是中国画乃至中国艺术独具的特点,是中国画家追求意象,表达情感所特有的方式。它源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尤其是古老的儒、道、释传统哲学。写意性也是中国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精神本质。在中国画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对写意性传统的再认识、再发掘对我们今后的国画创作有着警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艺术美与环境美并没有呈现出一种对立的姿态,而是统一于绘画之中。从环境美学研究的角度看,北宋的山水画作品最具研究价值。宋代郭熙基于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环境观,其中对可游、可居山水的重视成为他思想中的独特之处。从北宋山水画作品中的点景人物、人工建筑以及家畜形象上,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强烈的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都是强调自然的意境蕴涵,都根植于中华古老文化这块沃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山水文化”。因此,二者在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借助文学艺术的特有形式表现出含蓄美和自然美,尤其是在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和虚实对比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深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古典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山水画的发展,伴随山水画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也促进了古典园林的不断完善,这正是古典园林的山水画情结所在。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古典园林艺术和山水画艺术的交融是历史的必然,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诗情画意”与山水画艺术的“山水情结”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科,早在隋唐时代就已形成,经过千百年来山水画家的辛勤创作,产生了无数艺术珍品,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绘画拥有悠久的传统,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体系性意义的特色。中国绘画传统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乃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艺术家在表现自然物象的同时,更加注重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作品营造自的艺术修养,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深入研究经典,在山水画领域尤其深刻领会并坚守着中国绘画的根本观念。在物质世界急剧膨胀的今天,他特别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一份宁静的心理,以远离世俗的心态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在走向自然的同时不断向内心走去。他的艺术在中国艺术界是一个独特的  相似文献   

6.
正李长庆的山水画,很显然是他对历代传统山水画下过大气力学习、研究、揣摩后,才达到的艺术境界。他在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力和处理写生与传统技法程式的这一矛盾中,反映出极高的悟性与才气。他的艺术之路对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如何借古开今,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长庆的画,初看平易,但在品读之后,自有一种甘美之回味。作品中温厚淳雅和清新和谐的气息,折射出画家淡泊宁静的心态和他对高画格的默默追求。长庆的画繁复苍茫,他善于运用缜密有序的线条对自然物象进行大胆的结构组合,力求从宋元以来传统山水画笔墨技巧中汲取为我所用的表现因素。其笔法以线为主,线条  相似文献   

7.
正韩文彬近两年创作的水墨山水画在面貌上有了很大变化,这显示和标志着他对山水画这一"有意味的形式"的认识和实践都有了飞跃性深化。他挥洒性情,熔铸本体,在山水画艺术中追求自我情志和艺术本体的高度融合,正在探索形成一种新异独特、属于自己的山水画新风貌。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特别的艺术形式,建立和立足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之上,在发展的历程中,无论在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与时俱进地成长着、丰富着、壮大着,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形似"是六朝文学领域一个醒目的命题,但后人对它的意义和价值一直众说纷纭.事实上,"形似"代表着六朝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山水诗中,亦体现在山水画的创作与理论中.将山水画与山水诗相关理论对比研究发现:六朝士人一方面把"神韵"作为山水审美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却要借助形象描摹来完成神韵的传达.这种"形"与"神"的关系最终发展为中国古代"形神兼备"的观念,而存在于六朝画风与文风中的"形似"则是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登宝 《社科纵横》2002,17(4):81-82
中国山水画如何继承与创新 ,成为近当代中国画坛第一流才智之士殚精竭虑的焦点。近百年以来的中西文化论战 ,与中国艺术现代化的争辩 ,都围绕着“死守传统”与“全盘西化”之外 ,就是以西方的观念与方法来改造中国山水画 ,以及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吸取其他文化之营养来谋求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就中国山水画而言 ,近当代画家在这两条路上的努力 ,的确出现过许多不同的非凡成就。从鸦片战争到 2 0世纪中叶 ,中国画家中的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与齐白石 ,是从传统的文人画范畴中异军突起 ,对山水画振衰起弊 ,另辟蹊径的人物 ;而徐悲鸿、李可染与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砖雕艺术博大精深,区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明显。临夏回族砖雕在吸收中国汉族传统的砖雕艺术的基础上,将阿拉伯文字图案与中国山水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临夏砖雕一般用作门罩、照壁、嵌墙、圆旋门、五宫墙、捶头、基座、花脊、兽头、墀头等建筑装饰,图案装饰性强。图案主要为吉祥纹样、吉祥主题和社会生活三大类题材。  相似文献   

11.
艺术体验对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相对一个具体作家来说,没有艺术体验,就不会有文学创作。探讨曹禺创作之前的艺术体验,对研究曹禺的创作特征及创作心理有重大作用。曹禺的艺术体验主要包括作家的童年体验、愧疚体验、孤独体验和归依体验。创作之前的艺术体验,极大开阔了曹禺的创作视野,丰富了作家的创作题材,影响到曹禺创作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12.
阜新地处辽西丘陵与山地的结合带,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天高地厚,物阜民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其中山水画创作是阜新文艺的一个传统优势,也是其独特的文化现象,更是其文艺事业繁荣的亮点.多年来,阜新山水画家群体不断深入红山文化腹地采风创作,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风格:博大苍莽、朴实厚重、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根植传统但不囿于成法,追求创新但步伐坚实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任济东将西方的油画技法和中国山水画创作艺术浑然融合,形成沉稳、厚重、苍凉而富灵性的风格。乡愁是人类永恒的情感,对于生长于黄土地上的任济东来说,一轮明月、半亩方塘、小村巷陌,无不凝结着他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深深眷恋之情。2014年12月,任济东在南京成功举办"梦归故园"油画展。本刊特从参展的70余幅作品中精选3幅代表作以飨读者,共同品味你我心中愈久愈浓、愈香愈醇的乡愁。  相似文献   

14.
兰一斐 《唐都学刊》2011,27(5):73-75
从理论上讲,任何题材的电视剧创作都应该有足够的艺术创造空间,从实际操作情况而言,不同的国别和社会体制对于影视制作播出有不同的政策要求,因而导致产生不同的艺术创造空间。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在选题与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把一切困难都归咎于相关政策完全是错误的,回避现实题材创作更是消极的。策划人与创作者应该研究相关政策,明确现实题材的艺术创造空间,结合艺术创作的规律、方法与技巧,寻找突破的手段,创作出真正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读陈金章先生的山水画有个突出的体会,那就是他的艺术创作包含了一切艺术之所以能感动人的两个基本要素:劳动的难度和发自心灵的创造智慧。艺术创作是人的手、脑和心合成的产物,其技艺部分,如国画的笔墨功力、油画的造型和色彩表现力等,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长期的反复实践方能获得,要靠千锤百炼方能完善,这来不得半点取巧。在这个意义上,说画家是"手艺人",一点也不过分。但是,光有手艺,仅凭劳动的难度与强度还不能造就好的艺术家,也不能创造杰出的绘画作品。因为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心灵智慧的结晶,是艺术家观察体验生活、领悟艺术创造原理的产物,也是艺术家心智、灵性和感情的自然流  相似文献   

16.
鲁宁 《学术交流》2004,(8):134-137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透视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演变,不同历史时期,跃动书家作品不同的韵律,呈现书家个人鲜明的艺术风格。这种韵律是书"法"化了的精神世界的外延,它具有人格化的艺术魅力,是书家从生活中汲取艺术营养和遵循艺术法度的统一;以抽象的手段抒情写兴,是书家创作的宗旨,也是书法传统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古剑现就职于中国外运天津集团有限公司,幼承家学,研习书法,后拜津门书法名家赵半知,杨涵秋先生为师学习书法和篆刻,并同郑华浚先生学习山水画。中学时代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工作至今从事摄影创作  相似文献   

18.
正谢其云是一位极富创造活力的青年艺术家,近两年来高密度的山水画全国巡展意味着他保持了高效而旺盛的创作实践、清晰的创作思路和真诚的艺术表达。从他的画作中找到了他艺术追求的新方向,在古今中外的绘画图式中找到了表达的途径,创作的山水作品温暖而极富抒情味道,在现实经验与理想想象中抒写梦的家山。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点魏齐华中国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绘画史上形成了最为繁盛而特具风格的画种。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以欧洲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体系,成为世界两大绘画体系。中国画──我国民族传统绘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从...  相似文献   

20.
张生进 《社科纵横》2006,(10):126-127
山水画在历史上的成就雄踞画坛之首,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技法演变上,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山水画的学习上,只有“澄怀”静心研修,一方面对哲学、诗文、画理、画史的研究,不断充实各方面的理论修养,提高认识水平,一方面在研究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训练,使技法不断成熟和图式不断完善,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先临摹、再写生、后创新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