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我国外贸代理制法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贸易法》对“外贸代理”的规定与《民法通则》对代理的规定相矛盾。现行的“外贸代理”无法建立起《民法通则》所预期的委托授权的代理法律关系,造成进出口公司与委托“外贸代理”的国内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双方的权利都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对现有的“代理”与“外贸代理制”进行改革,笔者认为有两种选择:一是引进间接代理的概念;一是对“外贸代理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影响推行外贸代理制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贸代理制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外贸代理制牵涉到的三方——政府、外贸公司、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生产企业与外贸公司在利益问题上恩怨不断,而政府的各种行为又对外贸公司、生产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产生直接影响。三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影响了外贸代理制的顺利推行。本文从外贸公司、生产企业、政府三方面入手分析影响推行外贸代理制的原因,进而提出完善外贸代理制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代理制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因其可以实现工贸结合,优势互补,使生产资源高效运行,故而为世界各国普遍所采用。但我国推行外贸代理制十多年来,发展极其缓慢,外贸代理制的推行举步维艰。通过对我国现行外贸代理制与国际贸易代理制在概念和特征上的比较分析,探讨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并提出如何完善我国现行外贸代理制的建议,以期逐步实现与国际通行外贸代理制的接轨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企业的出口行为是由企业的生产率和贸易固定成本(沉入成本)相互作用而内生决定的.技术创新与出口的理论认为创新企业会有较高的出口倾向.该文考察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认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应建立起一种机制,即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行代理制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代理制度在我国尚缺乏经验,有关的法规也尚未制订出来.有鉴于此,本文扼要阐述了国外代理制度、特别是有关商业代理问题的理论、法规和具体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推行外贸代理制的有关法律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在《合同法》颁布之前 ,外贸代理制实行了十余年 ,因其缺陷过多推而不广。《合同法》对代理制度的补充和修正 ,使外贸代理制的法律依据更全面、更明确、更完善。随着《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适用于外贸代理及外贸经营权的放开 ,外贸代理制的发展会越来越快 ,作用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外贸发展的现状和方向进行了检视和前瞻,并就上海自贸区的功能与角色作了探讨。无论是出口总量和贸易余额,还是出口复杂度和出口附加值,中国都并非全球贸易体系的"异数"。为了拓宽外贸发展的空间,中国需要协调好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和区域内贸易、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以及企业间贸易和企业内贸易等四类贸易之间的关系。为了提升外贸发展的质量,中国需要借鉴美国、德国和韩国三个代表性国家的有益经验。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还离不开一个有国际能见度和视野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外贸代理制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理制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并形成了外贸代理制度。目前,外贸代理制的推行仍遇到相当的阻力,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尚不健全和完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推动我国外贸代理业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实行外贸代理制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建立完善的外贸代理法律制度是改革的关键。我国现行的外贸代理立法存在诸多的矛盾与冲突。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我国现行立法所设立的“外贸经营权”与“外贸缔约权”的恒等关系,而代之以有无外贸业务决定企业有无外贸缔约权,从而建立规范的外贸许可制和外贸代理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7月1日新《对外贸易法》的颁布使外贸经营权全面下放,代理制度由以前的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个人及其它组织只要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并具备相应的条件即可获得外贸经营权。与此同时,现行外贸代理制度正面临着存在与否的尴尬境地。我们必须用国际商业社会的标准来审视我国外贸代理制度,并从立法到实践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正> 所谓外贸代理制,就是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委托人委托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单位以该外贸单位的名义进口或出口某种商品的制度。早在1984年9月,国务院就提出外贸体制要逐步由过去的收购制改为代理制。国务院在1988年2月27日批准的国家体改委《关于198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中进一步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将国有企业划分为有对外经营权的企业和没有对外经营权的企业。有经营权的企业,如各种综合或专业外贸公司以及某些大型企业,可以直接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与外商直接签订合同;而没有对外经营权的企业,要将自己的产品向外出售,由于本企业无权对外直接签订合同,可通过有对外经营权的企业(公司),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目前,此种方法在我国称为出口代理制。但是,这种进出口代理是否真正符合代理法律制度?事实上,随着对外贸易的深入发展,这种代理已经暴露出其法律上的漏洞。  相似文献   

13.
以国内和国际市场环境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外资企业出口失速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导致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被动上涨,竞争力下降;外需市场的不断恶化,导致我国外资出口额下滑;劳动力成本上升,外资出口生产向海外转移;外资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比重增加.分析了外资出口失速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促进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提升;促进高端生产要素向中国转移,科技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等;同时,国内市场日趋饱和,国产商品竞争加剧;在外贸结构升级过程中,竞争压力必然扩大.提出了对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质疑,以及我国外贸发展在注重外资出口带动的同时,更应着力提升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外贸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80年代起施行的我国外贸代理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上都存在着较大缺陷。本文以WTO对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要求为指针,认为应采取转变对外贸代理制度的认识、整合外贸代理立法、改革我国外贸经营权制度等措施,完善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度,使其与国际商事规则接轨。  相似文献   

15.
上海作为全国的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其对外贸易、航运业务正迅猛发 展。然而,外贸、货代、报关、单证等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却目益成为制约 行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有关开放内资企业外贸经营权的承诺,外贸 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迅速增加。仅在上海, 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就由改革开放前的十几家发展到今天约四万余家,既 有专业外贸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和自营进出  相似文献   

16.
浅析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几种特殊类型的代理孙心强与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不同,我国法律未将代理分为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然而,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活动在我国却是客观存在的。《民法通则》第四章所讲的代理,就其性质而言,应属于直接代理;我国目前实行的外贸代理制则...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国有批发商业代理制的思考陈春宝杨德林本文的代理制是指批发商通过合同契约方式与制造商订立代理协议,取得销售权,收取佣金,从而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的一种贸易形式。作者指出,代理制是现代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有其它营销方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我国的代...  相似文献   

18.
山东是中国水果生产和贸易大省,山东水果出口在中国水果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山东水果出口贸易的发展规模与结构,剖析了山东水果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要推动山东出口水果贸易发展须逐步优化贸易结构、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品牌竞争战略,加强政府外贸管理,积极进行贸易磋商,维护正当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外贸代理自始处于法律规范不健全的状态。《民法通则》只规定了外贸直接代理,没有对外贸代理进行全面规范调整。外经贸部颁行的《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使外贸代理第一次有了专门性调整的法规,但也因其内容等方面的缺陷不能对外贸代理作出合理有效调整。现行《合同法》借鉴英美法系中的代理制度对外贸代理作出了合理调整,但亦存在不足之处,加入WTO后,中国的外贸代理将面临更大冲击,因此,很有必要健全外贸代理制度,制定统一的《外贸代理条例》。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过程和结果首先应是按照WTO规则和我国在加入WTO谈判中的承诺 ,全面充实、调整和完善现行的外经贸法律、法规和规章 ,以建立起一个统一、公正和透明的外经贸法律体系 ,而作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法的《对外贸易法》则首当其冲 ,应从其立法原则、外贸经营权、外贸代理制、服务贸易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