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在这里包含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历史阶段”,二是指“社会形态”。把“现时代”理解为一个时代概念,就意味着“现时代”只属于历史发展中的某一阶段(或是必经的,或是必然到来的)的性质,正如人的一生有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不同阶段一样;当然还可以把这...  相似文献   

2.
试论青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施松青青年群体是一个流动和变化中的群体,这种变化不仅在于他们随着年龄的成长逐渐向成年人过渡,还在于他们本身又生活于这样一个变化中的时代,时代给他们提出的难题要远远多于他们在自然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他们在这些难题面前又往往...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们在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中碰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于何时?我们翻阅了一些有关学术论文。有的同志认为:“这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发生时期是旧社会的商人、地主、官僚通过新式企业的经营开始逐渐蜕化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时代。这蜕变转化的过程是复杂曲折而缓慢的。到了十九世纪末叶,这转化过程还只开始不久,距离着它的完成还很远很远。”这种意见认为投资兴建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商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对当今处在什么时代的讨论中,不少同志认为:当今所处时代仍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的时代观点仍然有效,并没有过时。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现提出以下意见供讨论。 一、研究当今所处时代的方法问题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指出:“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列宁也指出:“只有……首先估计到区别不  相似文献   

5.
整个20世纪的中国,是处在转型、过渡、裂变中的中国;整个20世纪的中国学术,也是一种过渡、裂变、转型中的学术。如同20世纪的中国社会始终是在农业文明背景下艰难跋涉一样,20世纪的中国学术的转型也始终笼罩在与农业文明互为表里的经学的阴影之下。冯友兰把中国传统学术划分为两大时期:从孔子至汉初的淮南子为“子学时代”,从董仲舒至康有为为“经学时代”①。近来有人则把康有为之后亦即20世纪的学术概括为“后经学时代”②。我们感到这一概括既到位又准确。20世纪不是一个普通的学术时代,而是一个承受了大量经学遗产、经学因子的时…  相似文献   

6.
青年是一个流动和变化的群体.这种变化不仅在于他们随着年龄的成长逐渐向成年人过渡,还在于他们本身生活于这样一个变化中的时代.时代给他们提出的难题要远远多于他们在自然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他们在这些难题面前又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在人格特征、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混乱与矛盾的特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追求和实现的矛盾是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符号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在古希腊时期就可以找到它的源流。例如,逻辑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口语是心灵经验的符号。”(16a4)他还说:“不可能把要讨论的实际事物用于讨论之中,而只能用它们的名称作为符号来代替它们。”(165a6—7)那么,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中国有没有符号学的传统呢?  相似文献   

8.
我们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变革时期。古人刘勰在其“体大思深,包举宏纤”的《文心雕龙》中说过:“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文学作为从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第二现实,作为一个时代人的打开了的心理史,它必须“与世推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一个时代的文学便有它所属时代的历史要求和美学标志,写一代风流,成一代文风。那么,我们变革时期的文学的历史要求和美学要求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人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阶段的临界期,过渡期,而教育则存在着必须在某一阶段进行教育的期限。如果错过了时机,往往要陷于“亡羊补牢”的被动状态,需要付出数倍于当时的努力才能得到补救。少年期(11、12——14、15岁)就是这样一个临界期。它是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学龄中期的初中阶段。这个时期在人生进程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把握得好,会朝着良好的道德倾向发展,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青年;如果一失足就会做出一些反社会的非法行为,走向青少年罪犯的行列,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少年期的心理与教育,不单纯是一个学校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1]也即生产力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在各个时代,生产力的最活跃的因素都在变化,例如:农业时代,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土地;工业时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应该是机器;而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当仁不让成为第一要素。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一个全面渗透科学技术的体系。没有任何一个产业部门可以脱离科学技术而得到发展,因此科技日益成…  相似文献   

11.
<正> “文明”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有多种用法,具体说,可分下列四种情况: 一、把文明看作是一个“时代”,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即阶级社会阶段。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氏族制度的解体,社会分裂为对抗的阶级,看作是文明时代的标志。恩格斯对这一思想表示赞同,并抓住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及其本质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还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文明时代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恩格斯在从生产的发展上概括摩尔根的分期法时指出:“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马克思在《关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  相似文献   

12.
我们提倡“启发式”教学 ,首先要老师“启” ,才能有学生的“发”。“启”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问。如果教师只讲不问 ,就会造成不启不发。提问有助于“启” ,但不等于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问” ,要巧妙 ,要得当 ,要讲究艺术性 ,才能产生“启”的作用。政治课的提问可以分布在教学不断深入的三个阶段 ,我们权且把它叫做“启发提问三段式”。第一 ,设置悬念 ,引发动机。当前中学政治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学生不愿学和不爱学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政治课的目的、意义 ,使之感到应该学 ,必须学。比如学生认…  相似文献   

13.
试论社会转型时期干部的道德建设□李铭远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道德滑坡”。对此,人们忧心冲冲。如何使这一过渡顺利实现?关键还在于我们的干部队伍。而...  相似文献   

14.
新诗,曾是五四时代青年心灵的宁馨儿,它打开了“正统”的“载道”文学加给他们的思想禁锢,并展开了一个新的活的世界。 今年10月19日是杰出的文化战士,著名文学家、文艺理论家王任叔(巴人)诞辰八十五周年,研究王任叔的新诗活动不独是研究王任叔的需要,而且可以此为典型,让我们看到一个农村青年在时代中流的淘炼中怎样成为杰出人物,从而得到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过去人们认为信息就是信号和消息,这个定义在信息不发展的时期是可以的。但是在信息产业出现的时代,这种认识就有局限性了。现在,用科学的语言来讲,信息就是“由数据、信号等构成的消息中所载有的内容。”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因此,信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管理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贸易信息”、“致富信息”、“金融信息”等等。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因为在信息中有知识,知识中又包含着很多信息,它说明人们求知的风气,求创新,求发展的进取精神已在我们的社会中形成。 现代社会中,人们处在信息的包围中,信息无处不在。人们主要是通过各种新闻媒介而获得大量信息。例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等。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初期市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进入了初期市场经济 ,中国市场经济之所以在前面加上“初期”两字 ,是因为它还非常不成熟 ,而这不成熟的初期特点 ,正是中国初期市场经济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 ,区别于中国其他时期市场经济的鲜明特点。中国初期市场经济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动态发展过程 ,它可分为“进入”、“相持”和“深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千年之交、世纪更迭之际,人类社会即将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这种变化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剧烈而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财会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对此抒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一、财会人员要有时代意识时代意识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宽泛、时限极其严格的一个术语。在这里,我们不打算给它一个精确的定义,仅从会计工作的实际谈谈财会人员应具备的富有时代精神的“三大意识”。l、发展意识会…  相似文献   

18.
张先飞 《中州学刊》2006,(3):225-229
从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末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它的历史的“抒情时代”,包括鲁迅,历史中的许多趋近新思潮的人们也都同时进入了他们生命与精神中的“抒情时代”。从《鸭的喜剧》与《为“俄国歌剧团”》这两篇不太为人关注的文本,可以敏锐地感受到鲁迅在1922—1923年这一段特殊的精神历程:已过中年的他曾重新涌起过青春时期的情感———一个青年诗人的情感;他对人间与精神的“沙漠”的洞察,披露了鲁迅内心最细腻、最纯粹的个人化情感和精神世界,提示了个人与时代深刻矛盾和对超越性追寻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一种思想体系,一种意识形态,它既是历史运动的主观表现,但其本身又不能不是一种历史,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言论,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看作一个“过程”。这样,将有助于我们研究何处是它的转折,即一个崭新阶段的出发点。显然,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的前题是要解决“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的分界点的  相似文献   

20.
创造与天才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40年代就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事实上,无论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还是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都坚决地否认过存在天才的说法。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99%的血汗与1%的灵感”,这与“创造力人皆有之”是完全一致的,只要你能刻苦发奋,不惜血汗,勇于创新、开拓,就可以成为天才。反之,如果你不开发你的创造力,它就永远只能是潜力,而永远成不了人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要富国强民,最终还得靠知识,靠人才,所以这就赋予了我们教师队伍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发展创造性教育,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