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  相似文献   

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新课程改中的数学教学明确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所以,初中数学教  相似文献   

3.
杨贵宾 《科学咨询》2008,(16):60-6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新课程改中的数学教学明确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数学课是培养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入数学课堂,这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预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初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与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从转变教育观念、创设环境氛围、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有效策略四个方面进  相似文献   

7.
“合作、探究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重点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受自身科学素养的限制以及对《数学课程标准》理解的偏差,形成了对探究学习的片面认识甚至错误理解,许多貌似合作、自主的探究,实则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中也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提升。  相似文献   

9.
"数学思考"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制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该文从夯实基础和教学过程渗透两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该目标。  相似文献   

10.
谭道琼 《科学咨询》2009,(24):63-6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学好各种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11.
李美 《科学咨询》2010,(18):93-93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我们就应该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数学教学,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学数学,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应该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一、在课堂开展引导探究1.在概念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重要的情景资源,让数学的抽象概念与学生的经验链接,调动潜在的经验性理解。要根…  相似文献   

13.
谭玲 《科学咨询》2010,(18):87-88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由枯燥向有趣、由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而且能促进课堂教的优化。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定向激趣--提供方法--辅导解疑点拔检测--接受反馈总结评价”的过程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呢?1合作学习习惯1.1让学生学会大胆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堂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孩子们要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因此在教学《三角形的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室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9.
《数与运算》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贯穿于各个年级,内容繁多,是学习初中数学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将“运算能力”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在小升初的复习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上逐步与初中接轨,为初中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只有那些有生活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而且,只有在这种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才会自主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因此,按照这一理念,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主动地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