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维护统治,协调劳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的劳工福利法规和措施,推动了社会福利事业酶发展。本文试耐从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劳工福利政策的原因、对劳工福利的各项保证措施、劳工福利事业的主要举措和劳工福利政策的缺点几方面对劳工福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劳工问题是世界范围内港口放松规制和民营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私人运营商基于效率导向会削减原公共港口部门的劳工规模,从而需要对富余港口劳工妥善安置。本文主要分析了港口劳工制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促进因素,并依据国际经验提出民营化条件下劳工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劳工标准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面对和正视国内的劳工现状,并逐步改善国内的劳工条件,提高国内的劳工待遇。劳工标准是否应该与国际贸易挂钩、是否应该纳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之中?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争议由来已久,而且观点各异。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积极推动下,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且有着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制度基础。发达国家必须正视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差异性,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现存的困难,逐渐趋向国际劳工标准,而不是通过贸易限制来强迫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工标准。发展中国家应该不断提高国内劳工标准,努力使其劳工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劳工安全健康标准是跨国公司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安全生产制度变化为切入点,基于2006—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采用条件Logit模型考察了劳工安全健康标准对跨国公司选址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工安全健康标准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进入选址;相比于内资企业,跨国公司选择劳工安全健康标准更高地区的倾向更明显;总体上,高危行业企业和低危行业企业选择劳工安全健康标准的倾向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高危行业的企业比低危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劳工安全健康标准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五四“劳工文学是中国工业文学的初澜。从人道主义到劳工神圣,到平民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五四”时期劳工文学思潮发展的脉络;从普泛的人,到劳工,到底层工人,再到作为阶级的工人,是这一时期劳工形象的变迁线索。初始期的锐气与多元思潮的复合并存构成了“五四”劳工文学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6.
自贸区构建人才高地的劳动标准应着眼国际、国内两个维度。在国际维度上,应有所取舍地对标国际劳工公约的国际劳工规则和标准,借鉴美式与欧式双边自贸协定中有关劳工条款的有益经验和合理成分,为我所用;国内维度则应着力聚焦高层次人才的特殊需求和国家的制度供给水平与能力。前者提供了国际化人才所应具有的基本劳动权利保障规则,后者则体现了本国立法者意志和制度供给水平。具体来说,可以有选择地吸纳国际劳工标准的核心部分和精髓,提高人才流动自由度,以及采取更为灵活的工时制度等。在实现路径方面,除了考虑让国际通行劳工标准有条件在自贸区落地试行之外,还应在国际劳工制度的制定和修订中扮演参与者、引领者的角色。同时将美欧FTA有关跨境自然人流动精细化和实际可操作性的条款作为参照系,结合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实际需要,有条件地在区内实现中外人才和劳工的有序流动。当然,从国内立法角度着手,理应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和法律解释方法,最大限度扩大自贸区立法权限,实现既定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
以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三个出口大市为样本,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为对象,对劳工的工时工资、劳工培训、工作和生活环境、社会保险和劳工合同,以及维权制度和工人组织等劳工权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工权益问题的原因;并从政府、企业和劳工自身三方面,提出了建立多赢的社会责任与劳工权益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国际劳工领域,劳工标准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发达国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我国已成为WTO的一员,不仅要在贸易规则上与国际接轨,还要注意在劳工标准上也要努力看齐,因为这也是我国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它在我国的表现和差距,并对我国劳动法在这方面的立法完善的看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陆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西的劳工立法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巴西的劳工立法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巴西的劳工立法深受宪法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修改侧重保护劳工权益,工会作为劳工机构之一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日本、韩国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输出劳工较多的两个国家,两国的外国劳工制度各具特色。两国在外国劳工制度的含义、外国劳工的主要来源国、外国劳工的工作流向、外国劳工入境后的管理等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在外国劳工制度的历史、外国劳工的接收流程、外国劳工的接收规模、外国劳工的就业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我国应针对日、韩外国劳工制度的特点确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和资本的全球化将中国的劳工服务纳入全球视野。国际劳工NGO的"双重敏感性",使其通过"借"、"隐"策略来换取地方政府的信任。二者的博弈,促进了地方政府对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社会工作手法、劳工NGO、劳工问题的认识,有利于监督地方政府的服务成效。地方政府的权威也为国际劳工NGO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中国本土化劳工服务的形成,但是政府权威也可能使国际劳工NGO部分放弃原有的服务宗旨,对组织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非洲是二战的重要战场之一。非洲战局是决定欧洲乃至世界战局的关键因素。非洲战事从1940年6月到1943年5月先后在东非、北非和马格里布三个战场进行。非洲战场的胜利,不仅消灭了敌人大批有生力量,为盟军进军意大利本土,进而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创造了条件,而且对非洲影响深远,它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非洲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力量配置,并极大地教育和锻炼了非洲人民,从而为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在柯立芝繁荣时期美国大力推进劳工的职业教育,依据职业教育法扩大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提高劳工的素质,尤其注重童工、女工和农业劳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卡尔文·柯立芝政府也试图从劳工职业教育的角度解决美国社会的农业萧条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劳工职业教育实践运动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工群体陷入健康问题与经济问题交互作用的漩涡中。但是,国民政府卫生部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改善劳工的医疗条件,所以不得不考虑借助社会资金。对此,政府先后尝试了利用企业资金改善劳工医疗卫生条件、通过限制医师诊金降低劳工医疗成本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的失败,使得卫生部转向采用劳工健康保险的方式。随后,政府颁布了《健康保险计划书》,将劳工健康保险作为重点。20世纪30—40年代,国民政府先后在上海、云南、四川等地试办劳工健康保险。民国时期劳工健康保险制度的探索,是在经济困难条件下的无奈举措,但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劳工健康保险的首次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SA8000的出台及发达国家施加压力,国内企业"强资本弱劳工"的不对称格局越发显露,很多企业不得不正视各种劳工问题。要彻底解决企业劳工问题,就要对企业劳工状况有清醒认识和合理评价。企业劳工状况存在诸多模糊因素,如"童工"现象、强迫劳动、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权利等,这些定性指标加大了劳工状况评价的模糊性,模糊综合评价能够对问题中的模糊因素进行评价,此模型使用简单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非洲当前面临的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是非洲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等因素所致。中国长期致力于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尤其是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教育合作与中资企业培训等方式,已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中国在帮助非洲人才培养中始终遵循充分满足非洲国家所需、着力提升非洲能力建设水平和注重成果落实与合作成效的原则。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有助于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最终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华人时刊》2009,(2):28-28
美国第一位华裔女性阁员、小布什内阁劳工部长赵小兰(Elaine Chao),于2009年1月中旬卸下长达8年的劳工部长职务。  相似文献   

18.
劳工教育是对劳工实施一定性质与程度的教育,在满足生产方式对劳工素质要求的同时,改善劳工受雇佣状况并实现劳工解放的教育主张与实践活动.民国时期,劳工教育被当做劳工问题的主要内容和解决劳工问题的基本方式,不仅受到学者的重视,而且受到企业主与政府的重视,由此形成劳工教育思潮与劳工教育运动,劳工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民国时期劳...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美国劳工史出现了明显的跨国转向的趋势,其主要路径一是重新挖掘劳工史与生俱来的跨国特性,包括考察跨国联系和域外因素对于美国劳工组织和运动的影响,以及考察移民劳工在母国和移居国之间建立的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关系网络;二是把美利坚帝国视作一个跨国联系和互动的空间,考察这个跨国空间内复杂多样的劳动力流动、雇佣和管理机制、形式各异的控制和反抗活动,以及模糊不定的人际关系与身份认同.帝国劳工史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在于,把强制劳动纳入了劳工史的研究视野,从而将工人阶级"重新概念化".跨国转向让1960年代以来劳工史的一些重要写作传统,如坚持底层取向,重视工人的自身经验、主观感受和能动性,关注身份认同和阶级形成问题等,有了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但也给劳工史带来了学科边界模糊、过度现时主义等挑战.  相似文献   

20.
劳工请假属于劳动基准法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雇主人性对待劳工之利益考量。劳工请假必须具有正当理由同时办理请假手续,并且不能超过法定期限,以避免劳工滥用权利。在劳工申请普通伤病假和生理假期间,雇主应当继续支付工资,同时不得以请假为名扣发全勤奖金,也不得扣发适逢放假期间的工资或另行扣发工资进行处罚。劳工请假期间届满有权请求复职或调职,雇主不得以劳工不能胜任工作或未办理请假手续为名随意终止劳动契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