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辀重作为乡村教育运动先锋,不仅重视体育,还把日常生活视为体育活动。罗辀重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诠释了他的生活体育思想。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逻辑分析、口述历史法、实物分析法对罗辀重的生活体育思想进行研究,发现罗辀重将体育分为身体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在陶龛学校的几年中通过开设体育课程、发展文体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日...  相似文献   

2.
罗辀重“群育”思想探析余国纲编者的话:罗辀重先生(1889—1950)系民国初年到解放前夕活跃于我区的著名教育家,罗先生毕生致力于乡村教育并根据当时新学提倡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进步的办学方向、方针和教育方法,其主持的陶龛学校一度享有“北有晓庄(陶行知主...  相似文献   

3.
罗辀重环境德育论思想是其以血性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重视利用自然物质环境,也重视营造学校人文心理环境、社区环境,以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环境为基础,强化学生德育实践,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高校生活德育的实施依赖和谐的生活环境。通过构建学校生活德育环境、家庭生活德育环境、社会生活德育环境以及网络生活德育环境来构建高校和谐的生活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罗辀重以"教育爱"的人文情怀融入德育,谋求实现儿童"未来的可能的价值"和"人类要生长的价值".在罗辀重的德育理念和实践中,"教育爱"具有垂范性、生活性、原则性和系统性,致力于帮助儿童,注重循循善诱,加强亲切指导,让学生学会施爱,促进儿童"血性"道德人格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生活德育要从理论走向实践,必须着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生活德育环境构建的主体呈多元并存的趋势,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是众多主体中的核心部分和主导力量;其中心场域仍然在学校;生活德育环境构建既需要精神资源也需要物质资源;在构建途径上,重点应做好人本主义课堂的建设,校园环境中隐性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罗辀重关于“血性”道德人的培养,进行过深刻的理论探讨和积极的实践探索。“服务之人生”的培养目标、“信”与“义”的培养内容、“教育爱”的培养原则和“共生活”的培养途径,无不体现着罗辀重的德育理念与德育实践的独特性,能给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影响广泛,他倡导的“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和“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他的德育思想脱胎于生活教育思想,对当前复杂的德育工作环境,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非常重要,必须认真反思,与时俱进。近年来,连云港市的连岛小学一直坚持育人为本,推进德育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推出"三色德育"("红色"德育、"绿色"德育、"蓝色"德育),让"红色"、"绿色"、"蓝色"为海岛师生生命成长奠基,打造"三色德育"系统工程,构建出一个"以人为本"、良性循环的"德育生态圈"。  相似文献   

10.
生活德育与知识德育在理论上并不构成一对矛盾.生活德育离不开知识,因为在生活中建构 道德、在道德引导下建构生活,都需要知识来加以引导.没有知识的生活是蒙昧、黑暗、封闭的生活.知识德 育有两种:实然的知识德育与本然的知识德育,生活德育论所批判的只是当今中国实然的知识德育.本然的 知识德育是从生活经验开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掌握道德真理、实现道德自觉,并引导学生建构“可 能生活”.知识德育是科学、民主、人道、专业化的德育.道德知识是价值与事实的统一.生活德育与知识德 育的统一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网络环境下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应树立师生党员正确的网络观,推进组织生活与中心工作、与教育管理、与党员素质提升"三个结合",创新组织生活内涵;通过党务工作系统的网络化和党员参与网络化组织生活"两个路径",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  相似文献   

12.
生活德育模式是适应时代要求,促进高职学生德育发展的新模式。让学生在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生活德育具有生活性、实践性、过程性、整体生成性等鲜明特征。生活德育就是是学生在养成责任感,懂得尊重、懂得合作、懂得感恩等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活实践中,构建自己的价值理想。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生活德育理念体现为实践性、整体性和超越性。在现实环境中生活德育遭遇诸多困境,应对这些困境需要德育自身、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德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是属人的、生成的世界,它蕴含着超越主客两分思维的生成性思维.回归生活世界能够使德育摆脱失却意义基础、价值追求的困境,解决其无自身依据的合法性危机,带来"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既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同时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体系完整且意涵丰富,体现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和德育途径等多个方面。其生活德育思想不仅富有深厚的时代内涵,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它带给我们道德教育多方面的启示:德育目标应指向美好生活,德育内容必须贴近实际生活,德育方法要适应儿童生活,德育途径必须回归现实生活,德育评价要导向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大学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旨在唤醒大学德育对德育生活世界的失落与遗忘,是对大学德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从"生活世界"的内涵入手,结合大学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困境:大学德育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疏远;大学德育对大学生德育主体意识的忽视;大学德育对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剥离。并从对话生活——倡导大学德育的回归,转客为主——凸显学生主人翁意识,立足实践——转知为智,化行为德等方面提出大学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路径选择,以期切实提升大学德育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讲坛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效果如何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德育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割断了知识与行为的联系,导致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脱节的现象.因此,由传统的讲坛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成为高校德育走向实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各位来宾 :今天 ,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罗重诞辰 1 1 0周年纪念座谈会和《罗重文集》首发式。首先 ,让我代表娄底市政府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罗重 ,我们娄底市西阳乡白鹭湾人 ,1 889年诞生。 1 91 2年 ,他主持先人创办的私立小学———陶龛学校。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思想 ,改革乡村基础教育 ,实现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 ,他于 1 91 5年自费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半工半读 ,研习教育。 1 92 0年 ,他学成回国 ,谢绝高官厚禄 ,直奔湘中农村 ,再度主持陶龛学校 ,当了 1 0年校长 ,2 0年校董主任 ,1 950年不幸离世。罗重埋…  相似文献   

19.
以知识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即知性德育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度过了许多年代,但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知性德育进行"讨伐",认为我国高校中存在道德下降的现象是由于知性德育的教育模式,并提出新的德育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文章以知性德育与活动德育有机统一,来解决当前道德时效性低下的问题,共同促进新时期下的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育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反思大学教育之道,必须固守德育为首;同时基于品德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提升德育实效,必须回归生活世界,这是青年学生品德培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