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扁鹊与印度古代名医耆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鹊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神医,他与印度古代名医耆婆一样具有“隔墙见物”的高超医术,而且二者的医术都是神授予的。二者的名字,一为鹊,一为鸟,都与生命有关。从佛经的传说来看,中国扁鹊的故事,与耆婆名医的神话,实不无瓜葛。《仪礼》一书中有许多关于周代职官的珍贵资料,但却不太为人所注意。本文仅就散见于《仪礼》中有关宰的记载,对周代宰的职掌进行探讨,发现不仅周天子有宰,诸候及其卿大夫、士亦各有其宰,这些宰尽管尊卑不同,权力的大小和行使职权的范围不同,但他们的职掌则大体相同。通过这一探讨,可以从一个侧面丰富我们对于周代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仪礼》所见周代等级臣僚形态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仪礼》作为"三礼"之一,为周代贵族相关礼仪汇编。其书保存了众多珍贵的周代职官史料,记载了具有等级制特征的各级贵族之臣僚,为其他先秦文献所鲜有。若究其实质,将《仪礼》所记与周代职官制度史实相参照,等级臣僚形态实是西周春秋封建政治体制下多级君权的产物,其编纂显有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3.
《仪礼》十七篇,《丧服》今本列在第十一篇。《丧服》实际包括经、传、记三部分。《仪礼》十七篇唯《丧服》有传。据唐石经及释文,汉、唐时称《丧服》为《丧服经传》。《丧服》是讲丧礼的服制的。古人最重丧祭,但如《丧服》所记录的丧服制度的形成,应是周代的事。《丧服》以士、大夫为主,旁及诸侯、天子;以男子为主,旁及妇人。研究《丧服》不但可以追寻氏族社会的遗踪,更主要的是可以了解周代的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等级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4.
周代通行三年之丧,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行之。但实行的具体情况与《仪礼·丧服》所载稍异,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死板,居丧期间也可以进行一些日常活动。三年丧于周代存在地域上、社会等级上的差别,其内涵也是在不断充实的。  相似文献   

5.
宋儒对仪礼的注解与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礼》是儒家的重要典籍。由于《仪礼》所记多先秦礼制,内容古奥,加之历史文献对《仪礼》在汉代的传授源流记载比较模糊,学者理解不同,多有纷争。宋儒《仪礼》方面的著作不多,但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文献考辨方面,宋儒提出了两点看法:一是否定了《仪礼》为周公所作的传统说法,二是认为《仪礼》可能有后人附益的内容。这两点结论在《仪礼》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周代官制的整体研究已经取得较多成果,但是对周代的重要职官司徒研究还未深入。周代司徒的起源、职掌和地位的演变等都需要重新讨论。通过对周代司徒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周代社会结构和观念的变迁,进而正确认识和评价《周礼.地官》关于“司徒”的记载。  相似文献   

7.
《仪礼》一书大约是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到公元前4世纪中期这一百年中,由孔子的弟子、后学陆续撰写的。汉官学初立"五经"博士,三《礼》之《仪礼》占其一也。《仪礼》是三代以来礼之本经吗?《乐记》云:"三王异世,不相袭礼";皮锡瑞曰,三《礼》所载,皆周礼也。显然,《仪礼》不是三代相传固有的礼。《仪礼·聘礼》与《论语·乡党》文义有合,但礼意根本不同;《仪礼》与《诗经》《尚书》《易经》之"礼"亦无"公约数"。《仪礼》有自己之特征,《仪礼》所记乃鲁国地方性风俗习惯,其17篇多是鲁士大夫们生活情趣的写照。  相似文献   

8.
《仪礼.燕礼》篇中有关燕礼用乐形式的记述尚没有被正确理解。周代燕礼实际拥有两套不同乐式,二者被分别记述在《燕礼经》与《燕礼记》中,形成两套不同乐式的根源在于燕礼中的燕射环节具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射礼形式,即乡射式与大射式。《燕礼记》所录乐式原本是一套管、笙并用的完整乐式,并且只宜被用在包括大射式燕射的燕礼之中。这些存在于燕礼中的复杂礼乐配合现象充分显示了周代诗乐、礼乐文化的高度繁荣与精湛。  相似文献   

9.
通过解析《诗经》燕饮诗,再参考《礼记》等典籍,我们可以了解周代燕礼饮食的基本面貌饮食品类、饮食的制作、饮食的摆设规则、饮食礼仪及饮食的顺序.《诗经》燕饮诗是周代燕礼饮食文化的活化石,在展现周代燕礼饮食面貌方面,其价值远远超过了《仪礼·燕礼》《礼记·燕义》.因此,应该充分肯定《诗经》燕饮诗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朱子学派的礼图传统深刻影响了宋、元、明、清各朝的礼学发展轨迹,而杨复《仪礼图》是其代表性作品。张惠言《仪礼图》是在吸收杨复《仪礼图》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成果,成为中国传统礼图的高峰之作。张惠言《仪礼图》继承了杨复《仪礼图》立足朱子学派遵循《仪礼》的传统,但张惠言《仪礼图》着重于实用性,而杨复《仪礼图》着力于解读《仪礼》文献,两者之作图目的不同。张惠言《仪礼图》细化与完善了杨复《仪礼图》所建构的礼图体系。两者之异同根源于各自的时代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冠礼成文仪式最早见于《仪礼》,是周代宗法社会的成人礼。周代冠礼具有多重意蕴,它指向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追寻,“成人”意味着人的伦理责任与权力、人格尊严与价值的获得。此外,冠礼“成人”之义指向的是以“家”为核心的纵贯的历史意识和横向的人伦秩序,体现了对家的存有与绵延的贞定护持。周代冠礼引导青年关怀现实,树立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意识。以损益原则发展当代成人礼,探寻与思考人之为人的依据,引导青年树立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是周代冠礼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吴之英于《仪礼》的诠释多涉及名物、礼制,并重视阐发礼意,这与郑玄注《仪礼》精简的特点相一致。吴之英《仪礼奭固》也较为精炼,容易把握,同时他对郑玄达诂高见也多有吸纳。吴之英继承了宋以来经学家们治《仪礼》不株守成说的路子,他对《仪礼》篇目的解题或对经文的诠释可补郑《注》之疏漏。吴之英所绘制的《礼事图》和《礼器图》,将《仪礼》中复杂难明的名物礼制变得形象和直观。  相似文献   

13.
《仪礼》是一部记载周代礼仪制度的重要典籍。自汉至清,古代礼家频有以绘图制表的形式解释《礼经》的作品。这些作品就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分为绘图与列表两类,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可以分为礼器礼服图、宫室图、方位图、丧服表等。千余年间,礼图类著述不乏佳作,但因历史条件的局限,也有一些无法避免的缺憾。  相似文献   

14.
近日翻阅王锦民先生《古学经子》(华夏出版社1996年9月版),发现该书第127页有这样一段: 《仪礼》在三和中实际年代最为久远。《礼记·明堂位》云:“周公摄政六年,制 礼作乐。”孔颖达《礼记正义》云:“成王幼弱,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但所制 之礼,则《周官》、《仪礼》也。”按这一说法,《周官》、《仪礼》均为周公所作。不过 《周官》虽保存了很多西周到春秋的官制,但其成书实在战国时代。《仪礼》则自 孔子时已经成书,《礼记·檀弓》云:“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学士丧礼于孔子,士丧 礼于是乎书。”这是《礼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代考据学大师,戴震虽然在《仪礼》学上没有专门的研究论著,但他在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期间,曾从《永乐大典》辑录出李如圭《仪礼集释》一书,并对《仪礼》郑《注》文进行了精密的校勘。较之前贤,他的校勘在方法上有所继承又有所发明,体现出自身治学的独到之处,为清代《仪礼》校勘学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初颁行的《诸司职掌》,犹如唐代的"格"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在《明会典》颁行之前,一直奉行不替。因此考证《诸司职掌》的具体实施情况,乃是厘清明代法规体系的重要问题。从《诸司职掌》的内容及援引情况,分析其具体适用,《明会典》是以《诸司职掌》为基础,以正统《条格》为依据编纂的,厘清《明会典》的性质,既可以确定《诸司职掌》的性质,也可以探讨"则例"的形成并成为当时重要法律形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仪礼》与礼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历代《仪礼》研究,重申《仪礼》作为礼学研究核心经典的学术地位。学术研究应在礼乐文化的视角下关注《仪礼》的整体性特征,以《仪礼》的礼例研究方法作为礼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将对二者的研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仪礼·丧服》的亲属称谓所反映的上古婚姻遗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礼·丧服》经、传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周代亲属之间的丧服关系 ,因而也就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周代的亲属称谓制度。通过它所记录下来的亲属称谓制度 ,如“舅”、“姑” ,从父、从母 ,“女至”与“昆弟之子” ,“女弟”、“女以”等 ,可以发现许多与之相应的上古婚姻遗俗或上古姻缘形式的遗迹  相似文献   

19.
清嘉庆张敦仁刻《仪礼注疏》被公认为《仪礼》经注疏合刊本系统中的最善之本。该书实为顾千里取宋刻《仪礼经注》及宋刻《仪礼疏》重编而成,与此前同类刻本相比,其材料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张本《仪礼注疏》的格式大体同于明陈凤梧刻本,但其行款係据元刻十行本设定,其书名则在复古的基础上有所革新。分析张本格式的由来,有助于推考其成书经过及其与阮刻注疏的深层联系,同时也反映了顾千里强调疏文在合刊本中之地位的礼学史观。  相似文献   

20.
《周礼》中庙享"前期十日……卜日"的仪制,与西周金文及《仪礼》等文献中的记载吻合,关于主持卜日的职官,则《大宰职》和《大宗伯职》二经所述重复龃龉.从《周礼》中可以钩稽出取龟、选龟、衅龟、攻龟、开龟五项整治卜龟的工序以及陈龟、贞龟、定龟、视高、命龟、作龟、占龟、系币八项天子庙享卜日的礼事,其中取龟、选龟、衅龟、攻龟、开龟、命龟、作龟、占龟、系币九项均能从地下出土实物和出土文献中找到可靠的依据;陈龟、贞龟、定龟、视高四项可以在《仪礼》、《礼记》等载籍中得到佐证;衅龟、开龟、占龟诸项与殷礼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周礼则彼此契合.这不仅证实了《周礼》中有关龟卜事宜的具体材料基本上是可信的,而且还说明了龟卜礼仪当属周礼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