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发展现代化,不能没有城市化,更完整地说不能没有城镇化。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小城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且我国的小城镇处于多种“力”的作用之下。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社区建设,而社区建设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发展与和谐文化建设关系密切。城镇化发展既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和谐文化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持。要将城镇化发展与和谐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城市的人文内涵,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安排城乡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新的矛盾产生新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城市化发展,制约着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南通市是中国一个地级城市之一,它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是全国的一个缩影。目前,南通市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小康社会的建设。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乡村不断地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完全同化的过程,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桥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对于胜利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城市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一)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转变的桥梁。城市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观需要,也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走出农村“高生育率———低人口素质———低劳动…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预测方差分解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及其各部分的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之间均存在正向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对纯收入各构成部分的影响力度不同,虽然短期内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作用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程度逐渐趋于显著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问题是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是影响到城乡的全局性问题,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和无序的现状,在分析问题的深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走城镇化和城市化合理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的普遍性价值集中体现在神圣、安全和繁荣“六字方针”.当代中国城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搭建一个让农村居民“出得来”、“回得去”、“留得下”、“有尊严”的发展平台.坚持城镇化质量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意义世界建构的有机匹配,就必须实行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有机匹配、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有机匹配、与区域发展程度有机匹配、与创建有利于农村居民公共参与的生活与生命共同体有机匹配四大基本原则.实现城镇化质量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意义世界建构的双重发展,有赖于建构以公共交往空间与规则为核心、由基层党委和政府、农村居民、市场发展商、基层社区、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平等参与的城镇化事务共治格局.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市化已被公认为是世界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两大驱动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继工业化之后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东部四个重要的沿海开放省份,鲁粤苏浙工业化程度较高,工业化水平旗鼓相当,但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却相对落后,客观正确地认识城市化,分析差距所在,有助于我省对症下药,更加科学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要在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的基础上,建设未来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社会,必须把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农村经济问题摆在突出地位。而再次启动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快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城郊工业化城市化与乡村工业化城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城郊工业化城市化与乡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比较,剖析乡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形成与缺陷,城郊工业化城市化的兴起与优势。阐述了城郊工业化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推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世界潮流与中国的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了”,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反思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失误和决策失误,遵从城市发展的规律,确定正确的城市化战略,制订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力措施,推动中国的城市化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滨 《社会科学》2012,(5):59-68
我国城市化进路中,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远远滞后于空间城市化,其实质为社会、文化、制度的构建与经济增长的不同步。究其缘由,除了政策制度的因素外,资本和权力的勾连以及"经济达尔文主义"是其"质料因"和"动力因"。这种对城市化经济性的过度追求必将带来土地金融危机、社会极化、空间区隔和"原子化社会",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缺乏尊严感和安全感,集聚社会风险。因此,城市化发展应从规模的追求转向到对质的追求,构筑一种"城市如家"和"充满选择机会"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进步,农村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但大规模、粗放型、外延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却忽视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各种资源不能有效配置,损失浪费严重,城镇化建设中的负外溢性凸显,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生态不和谐,城镇化建设的预期目标较难实现。实现区域生态化发展,应反思城镇化建设模式,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将生态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进程,因地制宜细化设计规划方案,加大监督力度,切实落实规划方案,贯彻重质不重量的指导方针,合理规避城镇化建设的负外溢性,促使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岛礁城市化建设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型城市化的议题。它对于拓展我国的战略空间,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具有重大意义,但也面临产业选择、规模确定、基础设施建设、人口来源、城市管理、边界海洋争端等一系列挑战。为此,进行岛礁城市化建设,应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目标,着眼于海上丝绸之路、大湾区建设和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大局,分为显示存在、小城镇建设、城市群建设三个阶段,进行产业体系、合理规模、功能和制度四项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对策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相关统计资料对我国民族地区城市化的路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制约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因素 ,针对具体的区情 ,提出实行“非均衡型区域城镇结构体系战略”是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合理选择 ,阐述了这一战略的涵义和构建城镇体系的对策。本文认为 ,加快城市化既是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主要途径 ,也是中国区域社会平衡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总体安全战略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两极分化、多极化、区域一体化、市场化与中国发展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路径包括:行政道德教育培训与政府组织文化建设,行政道德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行政道德建设中的农民参与和信任合作机制的建构,和谐社会与乡村文化的整体性建设.四条路径相互配合,将共同把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体系重新建构起来.  相似文献   

19.
双重挑战下的中国城市化未来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因素包括:工业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城乡隔离的二元管理制度与有差别的利益分配机制、“官本位”取向与城市分级制度等。“有产业,无社区”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也不例外。由于中国城市化面临“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双重挑战,因此,在具体路径选择上,必然坚持多样化的城市发展策略,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