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元任语言学生涯中最杰出的贡献当属现代汉语方面的成就。他以北京音系为基础,使用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和中国传统考据学等学科统一了汉语语音,并采用五度标音等方法来揭示其字调语调的特殊性,他借助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并确立了现代汉语语法。赵元任的成果促进了国内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发展以及民族素质的提高,弥补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音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理论产生于比较。本文试图在语言类型学视野下,选取汉语和韩国语两种东亚语言样本进行语音层面的比较,通过系统及历史共性层面的对比,探寻汉语研究的新途径,从而推动汉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外历史上的语音学研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语音学研究具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汉语表意文字体系与西方表音文字系统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文章提出从语音层面与西方语言学研究接轨,进一步加强汉语语音学的研究,满足信息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对汉语语音识别技术的需求,汉语才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汉语特殊语音是超出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集中体现了汉语运用和演变的复杂情况,是汉语言研究的特殊视角。汉语特殊读音研究应该综合应用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音转理论和现代西方鼍通语言学的音变理论,还要结合社会心理、民族习惯、语言接触等语言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三江侗语汉语借词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材料.通过研究三江侗语中汉语借词的声母系统,并与中古汉语声类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三江侗语汉语借词声母与中古声类有着复杂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声母语音演变的历史层次,是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投影.  相似文献   

6.
灯谜作为中国文学的样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研究价值.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汉语灯谜文本中蕴涵着特有的隐喻手法.包括语音隐喻、拟形隐喻、语义隐喻和语法隐喻.对汉语灯谜的认知是灯迷制作者、猜射者、迷面、迷目和迷底五个方面因素动态综合作用的过程,是"五位一体"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拟测的意义1 古汉语语音的研究,是要对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音类,拟测音值.本文从音韵学教学的角度概述音值的拟测.汉语古音的拟测,是现代的汉语语音学研究中,借鉴历史语言学的比较方法(comparativemethod)考定汉语古音音值的手段.音韵学对汉语古音的实际读法即汉语历史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的各音类的音值,虽也有一些比喻性的描写,但并未具体确定.上古、中古汉语的音值都是用拟测的方法拟测出来的拟测音.汉语古音的拟测音只是对汉语语音音值的一种科学上的假设,并不完全是当时使用古汉语的人的实际的读音.法国语言学家梅耶(AntoineMeillet)曾经批评过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August Schleicher)用拟测出来的语言来写成  相似文献   

8.
汉语特殊语音研究可以丰富汉语史和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语文教育、广播电视播音、古籍整理和出版,特别是对汉语语音规范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汉语特殊读音是汉语汉字发展的见证,蕴涵着丰富的语言现象和规律,特殊读音的处理应该在三个前提下进行:一是研究古今语音演变规律;二是调查实际语音情况;三是要根据不同特殊读音形成的情况予以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9.
论二十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赵元任等学者已经开始对英汉语音的异同进行研究.自那时起,英汉语音对比成了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发音语音学、音位系统构成、语流中的音变、音节、音高体系以及重音和节奏等七个方面,其中绝大部分成果为英语和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对比分析,但也有一些成果是对英语和汉语主要方言的比较,个别成果从历时的角度对英汉语音的异同进行了讨论.尽管我们在英汉语音对比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靠实验手段的研究十分不够,生成音系学的汉英对比也尚无人涉足,语音对比的成果推广以及语音对比与语言学其他领域研究的结合更需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0.
藏语、汉语是汉藏语系中两种十分重要的语言。藏汉语结合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集中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藏汉语社会语言学结合研究主要涉及语言接触。本文从语言成分借用、双语兼用、混合语等方面对近60年来的藏汉语接触研究进行梳理,指出其成绩与不足,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隋旭升 《东方论坛》2004,(4):111-113
当代著名哲学家德里达提出的"语音中心主义"概念对当代哲学、语言学等多领域的研究形成了巨大影响,本文试图运用它分析现代汉语中"语音中心主义"的多重表现以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帮助人们认识"语音中心主义"的危害性,提倡不同的语音持有者相互宽容和尊重,以促进平等、多元的现代语言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与上个世纪相比,新世纪十年湖南汉语方言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形成了语音、词汇和语法全方位的研究体系;形成了湘南土话和湘西乡话的研究热点;开始注重与周边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比较研究;开始将方言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开始了汉语方言地理学的研究;开始了实验语音学、计算机语言学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作者对汉语修辞格历史演变情形作比较研究的首篇文章。文中试谈了对汉语修辞格作历史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必要性体现在:循着语言本身的历史发展轨迹,语言学中的历史比较法早就兴起,并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果,而在修辞(包括修辞格)方面却开展不力,因此,必须开展对修辞格的历史比较研究。其重要性体现在:历史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看清修辞格历史演变的四种情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修辞格研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有益于我们更好地对修辞格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4.
西方语言学家通常把语音看作语言的记录符号 ,而把文字看作语音的记录符号 ,文字于是成了“符号的符号” ,被排除在语言学研究对象之外。对于以“语音”为核心的印欧系语而言 ,这种区分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汉语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非语音化”的语言 ,因此汉字在记录汉语时根本不需要语音作为中介 ,其书写本身就是记录汉语的直接符号。汉语的文字书写在迥异于印欧系语的语音指向的同时 ,也对中国传统诗学话语的最终生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历史语言学是研究一种或多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演变规律的学问。它有一套完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在历史语言学中,历史语音学(historical phonology)主要研究语言的语音变化,通过研究语言的对应规律建立语言间的亲缘关系和语言的谱系。众所周知,历史语音学的传统方法主要是研究语音的“对应规律”,而较少研究语音的“变化规律”,对应规律和变化规律的不同在于对应规律主要解释语音变化的结果,而变化规律不仅解释语音变化的结果,同时也解释语音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方法论》是桂诗春和宁春岩两位从事语言研究的先生根据国外最新的理论方法,采众家之长,将语言学研究的各种方法熔于一炉的一本力著。本文从西方最新的语言学发展理论和汉语的语言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出发,简要介绍和评论了这本语言学著作,指出了这本书中所提出的各种研究方法的的优点和用这些方法研究汉语实际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考本字主要是指为现在的方言口语词追踪溯源,寻找其在书面语中的对应.考本字是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极为考验研究者的语言学综合能力.从内部语音系统及外部书面材料着手,梳理汉语方言语词考本字研究方法,并给予客观评价.内部语音系统包括觅轨法、觅音法、觅字法;外部书面材料则包括书证材料、近亲方言词语、亲属语言间的同源词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董绍克教授《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一书于 2 0 0 2年 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汉语方言研究的又一力作 ,为汉语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 ,前人多侧重于语音的比较 ,一方面各方言的音位数量有限 ,便于归纳整理 ;另一方面由于有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主义语言学等成熟的方法可借用 ,因而成果迭出。而汉语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的情形则相反 ,究其原因 ,一方面汉语方言众多 ,词汇数量庞大 ,词义纷繁多变 ,进行全面的梳理非常困难。另一方面 ,词汇与社会历史文化的联系最为紧密 ,因而词汇的研究需要非常深…  相似文献   

19.
在描写语言学的研究框架下,汉语方言岛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更新,方言岛成为了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方言岛研究都力图体现了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思路并作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在回顾全国汉语方言岛研究简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贵州汉语方言岛研究的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修辞史与修辞学史及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如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等研究的比较以及从修辞史自身的"史学"价值角度看,研究修辞史很有必要也非常迫切.汉语修辞史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切可以接触、辨认的汉语修辞文本--包括所有汉语文献典籍和出土文献的语料,也包括现代互联网上的各种汉语语料资源.修辞史的研究任务就是在历史中探询、揭示、描述各种修辞现象的生灭规律,寻找它们的内在有机联系和演变轨迹,建构完整的修辞史理论体系.在运用归纳法、比较法等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应注意借鉴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阐释论等现代理论方法.要努力挖掘汉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丰富的修辞遗产,充分利用自己的话语"解释权"来研究汉语修辞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