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鲁番地区文管所于1984年12月,在哈拉和卓古墓区发掘了一座唐墓,出石质墓志一合。据墓志,墓主人为生前曾任北庭副都护、卒任伊西庭支度营田副使的高耀。此墓基本情况已见该所《唐北庭副都护高耀墓发掘简报》(载《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四期。以下省称《简报》)。墓志拓本照片,已制为图版随《简报》刊布,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新疆历史文物陈列》中公开展出。笔者每读《高耀墓志》(以下简称《耀志》)录文,颇疑其释文有误。读之愈细,疑之愈深。近因工作关系,亟需借助《耀志》,乃反复审读展出之拓本照片,终于发现录文中某些明显的失误。例如:9行中“解褐”之“解”,误释作“辭”;11行末之“以□”实为一“简”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笔者发表的前文基础上,以新出土之唐戎进子《戎谅墓志》为主,对戎氏家族汉化之轨迹作进一步的探索。从《戎谅墓志》改其族籍贯"上源西域人"为"恒州灵寿人"为切入点,分析志文所记戎谅如何研习传统汉族典籍,并实践汉族儒家忠孝思想;有淡泊仕途,高尚不仕之志趣。志文再也未提及他及其父辈崇信佛教事,俨然为一汉族士大夫。这一切内容生动具体地勾画出原为西域胡人戎氏一族的汉化轨迹。  相似文献   

3.
最近,报纸公布了我区发现多处喊泉,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其实,广西的喊泉现象,并不是现在才发现,古籍已有记载。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古记载于明代。明代的《西事珥》和《百粤风土记》都载:浔州白石山(在今桂平县境)北有白石寺,寺旁有一山泉名漱玉泉,“其泉暮闻钟鼓则沸溢而起,止则寂然”。这分明是泉水受钟鼓声的声波激荡而流出,与受人呼喊声激荡而流出的原理一样,同属喊泉现象。明末的《徐霞客游记》在游浔州白石山一则中引述了上述两书的记载。徐弘祖还记述了  相似文献   

4.
西周(约公元前1100——前771年)是我国历史上继殷商而建立的一个兴盛王朝。这时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最早的物价记载与物价管理,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5.
李军 《西域研究》2008,(2):128-129
樊明方先生长期致力于中俄关系史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特别是唐努乌梁海问题的研究,<唐努乌梁海历史研究>是他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下,积十几年之力完成的科研课题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据今西安长安区出土唐《戎进墓志》,钩沉原为上源西域人的戎氏家族,于南朝刘宋、南齐时,经河南道迁徙至长江中下游一带,仕于梁朝。后又北迁至东魏为吏,经梁、东魏、北齐、北周、隋、唐等六朝,最后定居唐京师长安万年县乐游乡,展现出一个入华西域胡人家族的活动轨迹。  相似文献   

7.
《唐六典》云 :“桑钦 〔 2〕《水经》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江河在焉。郦善长注《水经》 ,引其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 3〕《唐六典》在《水经》所引的百三十七条大河中 ,只着重提出“江河在焉”。《礼记·王制》说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 ,五岳视三公 ,四渎视诸侯。”说明古代天子所祭的大川是“四渎”。何谓“四渎” ?《尔雅·释水》有明确解释 :“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 ,发源注海者也。”所以“四渎”指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除了《唐六典》所说的长江、黄河以外 ,还包括淮河与济水。《水经注》卷一《河水》也引《风俗通》说 :“江…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6,(4):124-131
唐代晚婚是一种社会意识,通过分析社会实际及墓志中女性的婚姻实态,可将当时女性晚婚年龄定为24岁及以上。墓志中的这些晚婚女大多出身良好、家境优越、知书达理、身体无恙,所嫁理想。皇室女晚嫁主要因宫廷政治斗争以及战乱的波及。其他晚婚女则多因自身择偶时间过长,高门和良士是其选择的标准,她们自身的优越条件以及当时宽松的社会环境是其晚嫁的基础和条件,同时男性对仕途的渴求以及蓄养姬妾的风气又促使他们愿意接纳晚婚女。  相似文献   

9.
《洛阳新获墓志》收录洛阳地区新出土的东汉至民国的墓志,公布图版,有释文,并进行了简要的文史考证.但其铭文的释读还存在不尽妥当之处,其中的唐代部分铭文存在释读错误、缺字和衍脱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唐代渤海的贞惠公主墓碑和贞孝公主墓碑是渤海考古的重要发现,是目前仅见的两块渤海石刻文字,对研究唐代渤海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最直接的确切资料,因此为国内外史学界所关注。 1949年贞惠公主墓碑发现以来,阎万章、金毓黻、王健群和笔者先后发表文章,进行过考释和研究。但是由于碑文多有脱落,有的字则斑驳模糊,全文难以卒读,这就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左传》中记载了春秋时期人们使用《周易》占卜和论事的情况。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疑难 ,论断吉凶 ,预测祸福 ,品评人物 ,评论事件。涉及范围广 ,运用比较普遍 ,反映了当时人们趋吉避凶的强烈愿望 ,但也并非人人皆信。我们今天应该用科学方法对《周易》全面研究 ,让其中的科学因素为现代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李骞是北朝赵郡李氏代表人物之一。近年来《李骞墓志》的发现,为研究其生平以及赵郡李氏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新史料。结合墓志和相关史料可知,李骞原名希义,字景让,后改名骞,再改字希义;李骞家族原来聚居平棘,后来迁居柏仁;李骞庶长兄长钧未被记入《李骞墓志》,李骞长女宝信当为高延宗妃;李骞生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公元508年),卒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公元549年),曾在北魏和东魏担任多种官职;《李骞墓志》出土于河北省赞皇县。  相似文献   

13.
<唐代墓志>(袁道俊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收录南京博物院藏唐代墓志100方(邙山出土91方,江苏省出土和征集9方),这些墓志基本上都未经研究和公开发表,墓志承载了大量唐代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书在语言文字的校点方面却存在着诸多可商之处,兹择其二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研究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版了许多研究方法新颖、研究角度独特、研究质量上乘的著作.最近读由(?)一之任主编,姚丛喆任副主编,由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就是一部体大思精,内容宏博,熔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这方面的学术专著.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的发源地和上游的广大地区是历史上诸多民族长期活动的舞台,是各族人民相互往来、辛勤耕耘的热土,也是中华民族与中东及欧亚交往的重要通道.这里曾经有过各兄弟民族政治上的风云消长,也有过早期市场经济萌芽的茶马互市和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经济繁荣;这里还有反映各民族征服自然的粗犷豪放的西部文化.然而,到了近几百年它落伍了,被外界视作神秘、荒寂之地.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各地的大批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上游地区是祖国的一大片十分可爱的地方,基本上包括青、甘、宁三省区和内蒙古的一小部分,纵横数千里,居住着约10个民族,近3000万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地区,如果算上过去活动于此的民族,则是20多个民族的故乡。山川壮美,历史多彩。由于种种原因,这片神奇地方曾被世人冷落了,以至到今天还看不到全面论述她的一部历史  相似文献   

16.
1919年,当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内蒙古地区的蒙汉各族青年也踊跃地投入这场斗争,掀开了内蒙古革命新时期的序幕。北京蒙藏学校的一批蒙古族青年学生直接参加了北京的五四运动;呼和浩特各中小学的学生得知五四运动的消息以后,立即响应,组织学生会,举行罢课,游行示威。1921年九月间,呼和浩特中小学蒙汉各族学生发动了抵制日货,反对日资,砸毁日资电灯公司的斗争;1923年5月,绥远学生联合会举行声势浩大的纪念“五四”和“五七”雪耻日的活动,集会演讲,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并一举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主义认为文学重新构建了历史,重构历史是一种阐释行为,阐释者的阐释无一例外带有自己所处环境的烙印,体现着当代评论者的兴趣和关注。"回归历史"、"重构历史"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当代小说的一大特点。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一位小说家,唐·德里罗一向关注美国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危机。他在小说中一再对美国当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他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历史小说《天秤星座》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鼎盛时期。通过对奥斯瓦尔德这个历史人物的重塑,德里罗重构了不同于官方版本的肯尼迪遇刺历史,批判了身处其中的以影像消费为主导的后现代社会。唐·德里罗的文学创作实践表明,在后现代状况下,艺术家仍然有可能进行类似现代主义先辈们所从事的那种政治性和批判性的严肃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8.
①铜羊首勺 (清涧解家沟出土)②金质鹿形怪歆 (神木纳林高免出土)③银 虎 (神木纳林高免出土)④铜提梁壶 (米脂出土)⑤铜 狗 (神未中沟出土)⑥匈奴印文拓本《陕西匈奴文物》@戴应新  相似文献   

19.
李曙光 《社会科学论坛》2011,(11):235-239,250
石家庄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的第一座较大城市。石家庄的解放,在党的历史和共和国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石家庄是新中国的摇篮。通过研阅《人民日报》对石家庄的报道得知,石家庄解放后,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恢复和发展工商业,依靠优化环境、加强宣传、发放贷款、实行奖惩等方式,使石家庄工商业日趋繁荣。  相似文献   

20.
墓志和墓碑文都是有关死者的文体,负载着标识墓主的作用,二者在置放的地点、材质、形制、演变轨迹等方面又有明显区别。墓志主要记载墓主生平梗概,文末缀以齐言赞颂之辞,用语简约,以四言为主,追求言约义丰,多用典故。《文选》“墓志”类仅收任《刘先生夫人墓志》一篇,从妇德、门第、哀悼三个角度着墨。墓志所言与实际情况有契合处,其虽更多的是粉饰,但用心深微,技巧高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