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化冲突是政治冲突的先导。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解决这两对矛盾就成了近代中国的重要课题。毛泽东在近代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论战的广阔历史背景下,回答并解决了这两对矛盾,提出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这对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现代中国如何正确地对待西方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哲学是在传统思想与近代西学的双重制约下曲折演进的,这种制约具体地表现为中西古今之争。作为中国近代哲学重要分支的方法论,同样既渊源于传统思想。又受到近代西学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中西古今之争的角度,对中国近代方法论思想的演变,作一粗略的历史考察。一在中国近代,严复第一次比较自觉地将西方近代科学方法作为富国强兵的手段而加以突出。当康有为热衷于把西方的声光电化知识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元”等概念加以揉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社会动荡剧变,文化新陈代谢。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这其中也包括对近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学习与传播。西来的历史哲学理论与方法论,造成了中国近代史学的两大巨变:一是分析的、思辨的历史学开始兴起,二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从而造成了近代以来中西历史哲学的沟通与回应。  相似文献   

4.
想象西方,指在认知、理解西方的过程中,掺杂了一定的主观因素,主观的把握与客观的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近代中国小说是在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冲击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近代作家与批评家热衷于中西小说特点、优劣等方面的比较。由于信息把握的不全面以及希望借西方长处来批判中国的不足,促进中国社会的变革等原因,在近代中西小说的比较中,存在严重的想象西方的问题。从积极方面看,这种想象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代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向,因而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文学观念在中国近代的引入使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中国近代文学观念与西方文化发生碰撞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它大量吸收了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学说和哲学理论,以西方美学或文学理论的范畴或概念对中国文学进行改造,或以西方文学理论为参照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变革寻找理论依据。与此相适应,中国近代美学和文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也表现出中西融合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贾建飞 《西域研究》2007,9(2):89-100
本文主要以近代中西之新疆研究为中心,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详细阐述了19世纪西方的新疆研究的兴起,并对二者间存在的关联与互动进行了论述。本文的观点是:近代中西之间的新疆研究各有所长,中国的研究长于文献考据,西方的研究则长于实地考察,更注重实用性,二者存在极强的互补性。但是,在总体上,近代中国的新疆研究已经远远落在了西方的后面。另外,受时势之影响,双方之间的交流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中国学者对西方成果的利用远远逊于西方学者对中国成果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郑观应近代经济思想的时代特点探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观应的近代经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先进文化和思想的引进 ,因此最终归结到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实践 ,这本身就表现为对中国现实的超前。超前性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与现实的冲突性 :资本主义的近代经济在封建主义的政治体制之下不可能得到兴盛。西方经济思想和经营方式与中国古代的经济、理财思想是郑观应形成近代经济思想的两个重要出发点 ,郑观应的经济思想正是中西圆融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在华早期医疗事业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34———1887年是近代基督教医疗事业在中国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一事业之所以在近代中国产生,与基督教的宗教本质、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中国的医疗卫生、生活环境、西方社会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中西社会交互作用的产物。早期教会医疗事业以1860年为界,分为初创时期和初步发展时期。教会医疗事业的早期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西社会文化土壤和历史背景的差异,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潮呈现出显著的民族特色:首先,它不仅与“人的发现”同步发展,而且是其引人注目的重要内容。其次,它的倡导者主要是男性,具有浓厚的男性化色彩。第三,其中心环节是女性人格的重塑,而非妇女参政的呼吁。 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的民族特色,首先表现在它始终是“人的发现”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西方近代女权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至启蒙运动时期“人的发现”却并非同步发展。 西方近代“人的发现”,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 14至 16世纪,从意大利到英、法等国,出现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0.
杨俊 《北方论丛》2011,(6):94-98
在新文化运动中,为强烈的忧患意识所迫,陈独秀等人出于"救亡"的目的和政治理想需要,建构了一整套二分对立、本质化和等级化的"中国"与"西方"文明特征。这些对"中西文明特征"描述,都是按照陈独秀想象的形象而有意无意中进行挑选和取舍的,是对真实的中西文明特征的简单化、绝对化和二元化的概括。通过还原陈独秀笔下描绘中西文明特征差异而使用的相互对立的形容词,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一建构中的理论预设、思维模式及其理性缺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亘古未有的思想大变动,文化大冲撞。肇始于鸦片战争的西学东渐潮流激起并加剧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和冲突。由西学东渐引发的别开生面的“古今中西之争”正是中国近代美学发生、发展的广阔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近代美学既不能在西方美...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文化交融的缩影--澳门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在澳门这块葡人"居住"的中国土地上,通过长期碰撞和交融后所形成的一种典型的多元性文化."澳门文化"在其历史的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宗教与中西学校的并存、及在鸦片战争后东西方不同文明的进一步融合与认同,使澳门成为了中国近代一座典型的多元文化型的国际商埠,并为我们今天考察和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实施范例.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严复通过译著对中西政治文化进行的沟通与融合,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原因不仅在于这是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第一次中西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也不仅在于通过这种比较研究实现了中西政治文化的首次整合,而且在于通过这种整合,严复提出了关于中国传统政治理念、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及如何培育新的政治文化的慧见。本文试图探讨严复关于中西政治文化整合的思想。面对中国落后的传统政治观念、政治制度,严复认为中国不图进步则已,欲求进步,则非学习西方政治文化不可——“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欲讲西学,非另立选举之…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文论,表现在外部形态上,是新旧并陈、旧中寓新、中西交汇、新质萌生。而在深层次的“内部形态”方面,中国近代文论则有五个突出特点:一是鲜明的反传统精神,以及求变、求新和经世致用的近代意识;二是打破了杂文学观念,由以诗文为文体中心转向了小说和戏剧,形成了近代文体中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互为依存的文学体系;三是主张言文合一,倡导文学的通俗化;四是汲取西方先进的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以新的理论武器和思维方式试图建构中国近代新的文学理论体系;五是翻译文学的出现为中国提供了中西文学比较的可能,从而产生了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故国土地和文化执著的眷恋之情,对民族命运和前途深沉的关切之心,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积淀成为一种忧患意识。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使这种忧患意识激发得更加炽烈。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推动无数近代爱国知识分子振臂而起,为救亡图存,变革现状,而思考、呐喊,前仆后继,奋斗牺牲,创造了启蒙中华民族实现新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奇观。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是通过反思历史和观照现实所产生的忧国忧民的社会意识,是力求突破现实和历史的局限,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是对国家民族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切而升华…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漫画是中西艺术融合的产物,在保留了民族特征、对西方漫画有所借鉴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当代中国动漫为适应社会变革在继承近代漫画艺术成果的前提下有所转变,因此研究中国近代漫画的艺术风格、成功经验与局限性对当代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只有加快动漫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打破地域界限,运用区域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延续近代漫画艺术的民族性和讽刺性特色,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动漫作品。  相似文献   

17.
近代江南造船厂的企业开拓精神潘君祥一、“中华第一企业”发展生产力的首创精神江南制造局是由近代中国最早一代洋务派官员一手筹画创办的国家资本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最早兴办的军事工业企业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近代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创办以前,近代中国实际上只有...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失败后,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救亡图存的艰苦探寻,进行了新的选择: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长技;二、兴利除弊,救亡与改革相联系;三、发展近代工商业,增强国力。他们的探寻和选择及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相似文献   

19.
张礼刚 《理论界》2008,(4):177-178
单士厘是近代中国一位重要的知识女性。作者根据她的著作,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了她对犹太问题的一些看法。她在认识犹太人这个问题时注重史料的收集和中西对比,不但对西方的犹太文化与历史有着系统的认识,而且对开封古代犹太人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她的认识开风气之先,爱国之情浸染于其中。  相似文献   

20.
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近代中国先后存在的二十多个外国租界中 ,上海租界设立最早 ,面积最大 ,历时最久。租界的存在 ,为西方文化比较系统地、迅速地、少受约束地输入上海提供了便利条件。近代上海因中国文化传统的边缘性特点和近代性因素 ,弱化了对西方文化的排拒力。同时上海社会移民人口特点 ,传统士绅角色缺位 ,使得近代上海文化呈无霸权状态 ,有利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近代上海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是中西不同文化共存、交流、融合的状态 ,是上海被称为文化熔炉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