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尔顿:一位震撼人心的悲剧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宏 《学术交流》2006,6(2):178-18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形象,在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这位十六岁的少年以其真诚、善良、勇敢等审美特质,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为此,他身上体现出的失败、寂寞、无助乃至死亡等因素,就闪现出悲剧美的光彩,这一形象也就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唐代在衣食日用、宅第别墅、娱乐、婚嫁丧葬等方面的奢侈之风,并论及唐政府制止这种不良之风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全社会风行,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制止杜绝,对于任何政权,都是一种威胁,是其败亡的先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它的政权基础来自于人民群众,而目前在党内某些领导干部思想上的滑坡,行为上的失范,作风上的腐败,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坚决杜绝,从根子上彻底铲除这种思想和作风,这也是当前正在开展的以解决四风问题为重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4.
高金岭 《社科纵横》2011,(8):103-105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个从西方引进的重要文论术语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学研究中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但在使用过程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本身的含义已经变得含混不清,它们经常被作为静态的概念来运用,被视为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或传统精神,进而被认为是从古就有的两种文艺思潮,而忽视了它们是历史性的范畴,也有一个发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为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的一个历史中介和一个过渡环节,只有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完整把握它们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无知之幕"与悲剧的伦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知之幕"的意象是罗尔斯为了解决"分配正义"而提出的一个理论思考模型.但是这一模型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展开为艺术化的生活经历比如悲剧,从而帮助人们对于"司法正义"进行具象的思索与选择.悲剧的效应显出一种"道义论"伦理学的特征,让人们意识到没有任何一方的利益可以轻易被放弃或压制.悲剧这么做,不是通过论证"兼顾各方"的道义论哲学理论,而是具体而微地描述和渲染各种人的痛苦和悲伤,尤其是弱势者和边缘者如妇女、失败者的痛苦和悲伤.进一步,虽然悲剧提示人们应当兼顾各方,但是悲剧又提醒人们这是极为困难的.所以,悲剧作为"无知之幕"之后的思考不具有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之后的思考的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6.
朱明 《社科纵横》2006,21(5):118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中国的抗战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取得反击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抗战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日侵略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战对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并且,在抗战中,人民力量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博彦 《今日辽宁》2011,(1):60-61
听说,营口鲅鱼圈的一位台湾商人在鞍山海城创办了冯庸大学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何一位台商要在辽宁创建博物馆?他又会与辽宁有着怎样的情缘?记者带着疑问见到了这位谦和、严谨、风度十足的张文琦先生。张文琦先生1949年离开东北,阔别40年后,张先生终于在1989年踏上了辽宁这片家乡的土地,又于1999年在营口创办了东北沥青仓储有限公司。从张先生的谈话中记者  相似文献   

8.
沃尔夫冈·顾彬2007年3月28日于瑞士伯尔尼大学的演讲中,回顾了十卷本<(波恩)中国文学史>的编著过程.由于人们难以想象,完成这样一项卷帙浩繁的工程,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伯尔尼大学的讲演也可视作一篇自述文.它讲述了在为该项工程寻找合适的出版社、合格的编者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同时也坦然描绘了在标准与价值取舍问题上一段充满绝望和疑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姚国军 《学术交流》2007,(2):171-173
在20世纪末的短篇小说创作中,一批优秀的作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注到社会底层小人物身上。从这些有关“底层叙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得不毁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找不到自我”三种悲剧形式。这些小说完全从日常琐屑的小事入手,不刻意制造大起大落的冲突,让读者从近乎无事的平凡中体会到悲剧性的人生感受。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在《三国演义》主题探讨方面,天命观等仅为一说;“善”、“恶”并不是决定中国历史更替的本质力量,在“天人感应”的传统思想大背景下,世袭制往往造成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智”与“位”相背离,形成中国历史的悲剧——一个统治集团的兴衰成败演化趋势,实质只是封建社会内部力量的更迭兴衰,缺乏历史大进程的质性飞跃  相似文献   

11.
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他们共同的理论倾向是反对自然辩证法的提法,而主张用历史辩证法取而代之.他们认为:自然界有客观规律,但自然界却没有辩证的发展过程,辩证的发展过程只属于人类.自然界没有实践,没有思想和行为的主体,因而把辩证法归结为自然辩证法,实质上是否定了历史过程的能动性和特殊性,并用自然规律取代历史规律.他们的一些观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实践是辩证法的基础,主客体关系是辩证法的基本关系,总体性思维是辩证思维的重要原则.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辩证法问题上虽然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总体而言,是全面地深化了历史辩证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任翔:中国的书法艺术,自古到今,没有人能主宰沉浮!我认为历史的长河才是真正的鉴别者和拣选者,大浪淘沙,去伪存真!只有那些真正能代表书法巅峰与里程碑式的作品,才能在历史的长河里永浮不沉。同时也说明整个人类的历史演变过程并不是一个个脱节的环扣,我们要跳出小的局限来看世界看历史。这也给我们书家指出了一条路一条根本的思想。作为书家,欲修大成,必养大器!坦荡荡君子之风,清明明士者之气,这都是我  相似文献   

13.
诗歌酬赠是以诗歌创作为手段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以礼尚往来为隐形规则,由此产生了具有酬赠承诺性质的“诗债”之喻.它是指在他人索诗或要求和作之后,未能及时酬答,如同负债.通过长期的反复使用,“诗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比喻体系,在频繁的诗债索、偿活动中,既有友情与闲情之乐,也有诗债大量积压与偿还急迫之苦,而后一种心态更加鲜明强烈.因为当诗成为必须往来酬酢、索偿的人情债的时候,作诗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身不由己的应酬,带来了相应的苦恼.也有人对诗债保持理性的态度,索诗时不咄咄逼人、有所节制,偿诗时合理有序、随机应变,有效地减轻了诗债之苦.除了人际关系中的诗债之外,人们还通过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为诗债中的相关方,完成了一次次诗歌酬赠的假想,显示了诗歌酬赠之风的心灵化.  相似文献   

14.
要说2011年最星光璀璨的国产大片,非《建党伟业》莫属!其中,冯远征饰演的陈独秀一角在影片中戏份最多,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不仅看到一位领袖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还能看到一个男人在婚姻中的无奈迷失。  相似文献   

15.
朝鲜之役是明朝君臣在前期情报工作不力、军事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且仓促展开的一场国际战争,福建巡抚赵参鲁因早期情报工作处置失当,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朝鲜之役爆发以后,明朝君臣出于稳定东北亚封贡防卫格局的战略考虑,暂时搁置了对战前朝日关系的查勘,入朝抗倭.在长达七年的和战过程中,明军的情报来源显然是多元化的:对于福建巡抚许孚远在任期间所派遣赴日的两批情报人员的间谋活动、反间活动,应该结合情报科学的原理加以具体的辩证分析,不宜过度拔高;在朝明军从多种渠道获取情报的努力总体上值得肯定,功不可没,但亦留下了若干沉痛的历史记忆,平壤之役、尉山之役明军先胜后败皆与明军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无法完全贯彻情报互证的原则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朝鲜之役结束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日本以及朝鲜、琉球都曾成为明军海外情报侦控的重要对象.明朝情报工作的这种持续性、广泛性与着力点,既肇源于明朝君臣强烈的忧患意识,更是明朝军力、财力长期积弱不振、其封贡防卫体系墓于地缘军事关系的变动趋于圈层性收缩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16.
王海丽 《社科纵横》2008,23(6):115-116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基督教哲学、维柯、康德、杜尔阁、孔多塞、黑格尔、马克思都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论述,但是在承认"恶"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并不能否认历史发展的其它动力,特别不能忽视与之对立的"善"的重要作用.探究"恶"的历史作用的现实意义是为了驱恶扬善.  相似文献   

17.
赵晓岚 《唐都学刊》2003,19(3):46-50
姜夔的《续书谱》从道德批评转为美学批评,薄唐人法度而尚魏晋之风,并形成一系列与之相辅的切实简明、深契事理而又灵动辩证的理论,在宋代书论史上承上启下,真正树立起"宋人尚意"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张器友 《唐都学刊》2007,23(1):102-109
在贺敬之近七十年的创作道路上,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大体表现出结合状态,就整体而言,更多地倾向于革命浪漫主义。他立足民族的土壤,置身于世界范围内的“底层潮流”,在主观和客观相统一、思想和感情相融合前提下的主体性张扬;以“大我”主导审美倾向,努力创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的抒情形象;熔过去、现在、未来于一炉,并且倾向于未来的思情取向,等等,都表明他属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中杰出的革命浪漫主义歌者。  相似文献   

19.
《求是学刊》2015,(4):140-150
司马迁著史难能可贵之处,是其观察历史、再现历史有突出的平民视角,在许多篇章中反映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赞扬平民出身的人物的作为,从多方面记载他们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他写鲁仲连义不帝秦,令秦将却军五十里;记述樊哙、郦商等出身贫贱的人物,为汉朝立国建树了功业;创设了记载医者、游侠、滑稽、日者等下层人物的合传、类传;又破除视工商为末业的社会偏见,专门为工商业者立传,以大力表彰布衣匹夫之人,取与以时而息财富。司马迁这种进步的历史观和卓异的历史编纂思想,使《史记》成为真正记载社会各阶层人物活动的一代全史,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森鸥外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德意志留学三部曲”之一的《泡沫记》1 ,其舞台搭在德国的慕尼黑。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日本画家巨势是一个自费留学生 ,专攻美术 ,他在慕尼黑切身体尝到与德国少女玛丽纯真的、泡沫一般转瞬即逝的恋爱 ,目睹了巴伐利亚国王癫狂的恋慕为女主人公一家带来的灭绝之灾。  《泡沫记》中飘荡的 ,是芳醇甘美的异情调和浪漫主义氛围 ,其中 ,也融进了欧外青春的憧憬和人生的感伤。研究日本近代文豪森鸥外的民主意识及其创作心理历程 ,《泡沫记》是一篇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品。一、从《泡沫记》、《神曲》和《风流佛》看爱的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