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从古代楚国的自然环境因素、屈原流放的地域特点以及其作品中体现出的意象来看屈原创作的悲秋文学主题。从整个文学情境的创作来看,屈原在作品中体现的主要情感基调是愁闷怨愤,而愁闷怨愤之情的体现与自然时节气候之变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多以秋季的荒凉景象作为文章内在的情感变化线索,使其有独特的秋天愁闷意象的文学特色。这种倾向不断发展与演变,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种悲秋文学意识。  相似文献   

2.
谢穑 《船山学刊》2004,(3):115-118
作为落魄文人的柳永 ,在他的词作尤其是后期的羁旅行役词中 ,表现出了浓重的悲秋情结。此文旨在探讨柳永词作中悲秋情结出现的原因 ,并结合其作品分析悲秋情结的具体意蕴。  相似文献   

3.
朝鲜词文学发展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中国的影响,朝鲜古代也有词文学创作.根据史料记载,最晚在高丽文宗二十七年之前,词文学已经传入了朝鲜.词文学最初在宫廷之间流行,后来一些文人开始创作,历高丽、朝鲜朝两朝,流传下来的作品有1400首左右,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了不同的风貌和发展态势.其中不乏优秀的词人和词作,大多作品都反映了朝鲜古代词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中朝的文学、文化交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建军 《阴山学刊》2006,19(5):32-35
柳永是一位有着深厚的悲秋情结的词人。他把文人的悲秋传统与词的缘情传统相结合,对悲秋题材作了词化的处理,并且通过刻意表现秋晚或秋夜的情景,强化了悲秋题材的感伤色彩。另一方面,柳永还以悲秋的传统改造了词的境界,在柔婉的闺阁之词外新开出了沉雄的江山之词。  相似文献   

5.
魏晋悲秋内涵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 《理论界》2010,(1):127-128
本文专门探讨魏晋文学的悲秋内涵。魏晋悲秋文学承接前代悲秋的丰富文化内涵,在魏晋凸现了三个主要特点:情感独立、人生忧愤、世俗倾向、悲情稀释。  相似文献   

6.
南宋遗民诗词中的春恨意识方勇在我国古代悲怨文化结构中,伤春是仅亚于悲秋的又一大主题模式。但到了宋末元初,春恨却上升为所有遗民诗人词家的普遍感情,甚至比悲秋更能体现出他们的强烈民族意识和作为失落群体的特殊心态。早在商末周初,我国的伤春词章就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7.
赵振波同志《“悲秋”新探》(载《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收入“人大复印资料”J2专题1988年第6期)一文,从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中“悲秋”现象的发生原因,不乏卓见。但该文将悲秋的发生与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现象混为一谈,忽视了两者间质的区别,未免过于简单化了,笔者未敢苟同。《新探》一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悲秋在西周、春秋时期的“发生”,即一,秋主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研究中的“史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史研究,需要从文学的基本特性入手,体现 出文学史家对于文学发展规律的见识 。文学史家自己必须是文学鉴赏和批评的行家里手。对于作品中所体现的审美意识、语言风 貌和文体形式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尤其要有洞察能力。要超越进化、退化的层面理解文学的 变迁。历代鉴赏家、批评家的观点及选本在文学传承和革新中有过积极的影响,因而具有历 史意义。文学史的史识还应该在史实的基础上体现出文学史家的主导意识,这种主导意识包 括时代精神和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9.
李璟(916—961)初名景通,字伯玉,南唐烈祖李昇的长子。九四三年继位,后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作为国君李璟是很平庸的,作为词人李璟有很高的造诣。他留下的四首词,在词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这四首词可能都是他晚期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别,就是借用男女情事,春恨悲秋的主题,表现词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感受和情怀,抒发他因国运衰微的哀思。李璟晚期的处境确实是很艰难的。他无时不为自身和南唐的安危存亡担忧。当这种苦闷无法解脱需要宣泄时,他就以自己的爱好和擅长,借用风靡一时的小词形式,传统的春恨悲秋的主题抒发出来,以求得心态的平衡和  相似文献   

10.
瞿明刚 《船山学刊》2008,(4):156-158
长江三峡是悲秋的文学主题和时间悲情的原发地、多发地、绝响地。宋玉的《九辩》以心物同构模式和社会、人生、自然的巨大悲剧内涵开启悲秋的主题和传统,宋玉也成为真正的“言秋之祖”,“宋玉悲秋”也成为重要的文学典故。长江三峡的悲秋主题在汉魏六朝即已扩为宏响,至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和《登高》而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李清照的诗、词、文、赋及其生平事迹的分析,挖掘了其内向伤感的闺秀风范和深沉高尚的思想情操、棱角分明的个性锋芒和倜傥丈夫的英雄气概。李清照的这些个性特征彼此依存、互相渗透,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性格系统,促使她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一驳以往将李清照描画成只知感风吟月、惜春悲秋、长吁短叹、掩面而泣的刻板形象,有益于全面评价李清照本人以及全面理解其作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中心论"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 《人文杂志》2003,(2):89-94
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引入的西方"文学"和"文学史"概念作为话语方式的权力、中国自本世纪初以来文学史的本土建构积淀等从深层上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中心论"模式的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现象是异常复杂的,除了作家作品以外,文学期刊、文学社团流派、文学沙龙、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制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学事实,作为文学史,如果这些现象和因素被略而不记,显然是有弊端和缺陷的,也缺乏历史应有的过程性.文学史在模式上不具备形而上学的统一性,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与现代:"二元"如何"对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怡 《江汉论坛》2005,(1):112-115
在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今天,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后10余年,现当代文学研究有了深入发展的情况下,重新提出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课题,有文学本体认知的深化,更有文学史研究不断调整思路的重要意义。这一论题本身既具备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历史先天性联系之特性,又表现了传统文化自身活力予以文学现代性的特质。这些年里,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涉猎到现代文学与文化传统的问题,无论是文化传统本身的文学整体辨析,还是中西文化比较中的探寻,甚至作家作品的文化剖析,都表现出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认知。这使得文学史不断被重写,作为文本的作品被重读,大大扩展了文学生成的新资源。有鉴于此,本栏目特邀请杨洪承、李怡、何锡章、谭桂林、王彬彬等五位教授对“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问题发言,以期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继续思考。  相似文献   

14.
胡朝雯  方长安 《河北学刊》2007,27(4):121-124
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学发生于新的历史转型期,既回响着五四以来"人的文学"余音,又激荡着新世纪人们新的渴求,老、中、青和少年作家几代间相互冲突与对话,各种宣言、旗帜布满文坛,传统创作与新媒体写作同在,作家、批评家、媒体相互炒作与合谋,同时又彼此抱怨,美女文学、网络作品、少儿写作和影视文学更是令人眩晕,文化怀古与下半身写作并存,单一化的文坛格局被彻底打破。所有这些对文学史写作形成空前挑战。近年来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均从特定的角度,以不同的篇幅对这一时期的某些文学现象作了卓有成效的表述。然而,仍有许多重要现象尚未引起编纂者的关注,如已进入文学史的某些作家作品在话语表述和文学史定位上尚可进一步斟酌,某些文学现象从命名到文学史意义的界定尚需更深入讨论。直面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学,我们深切地感到在现代语境中建构起来的文学史模式苍白无力,急需走出传统言说模式,探讨新型的述史方式,即与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实际情形相符合而又能体现出新世纪眼光的文学史结构。该时期文学有着较之以前完全不同的文学生态环境,各种新的现象、矛盾纠缠在一起,各类作品拥挤于不同的媒介,传统的传播空间、阅读秩序被打破,意义在质疑中碎片式生成,这就需要文学史著述者站在历史高度上甄别优劣,遴选出能真正体现这一时期文学成就的作家作品,以及具有开启、引领意义的作品。这其中应尽可能不受当事人观点的影响,不为其五花八门的旗号、宣言所左右,尽可能地拉开审视距离,作出独特的审美判断与意义定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组文章从各自角度对近二十年一些中国重要文学现象的入史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引起同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艾初玲 《船山学刊》2006,(3):115-117
庾信滞留北朝后,在文学创作上有一种很深的“悲秋”情结,由于内容表达的需要和语境的不同,“悲秋”大致呈现出三种隐喻意义:乡关愁思、国势倾颓和年老体衰。庾信的“悲秋”是对宋玉的继承与拓展,他不仅直接化用宋玉的语辞,而且更深得其“悲”、“怨”的情感精髓,将感伤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樊宗有 《兰州学刊》2004,(3):256-256
词是我国诗歌园地中的奇葩。它与《诗经》、《楚辞》、《汉乐府》一样,都来自于民间,与音乐有密切的联系,都走过了由“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地位转变过程。词兴起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词发展到宋代,出现了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空前盛况,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魅力,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与汉乐府、唐诗、元曲相映成辉。仅收录在《全宋词》中的词人共一千三百三十多家,词作品共一万九千九百余首。大批的作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促成了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一巅峰。自然,宋词的兴盛也有它本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一、词与曲结合,使词…  相似文献   

17.
元曲从音乐文学系统的历史发展而言虽是宋词的后继,但由于传播性质的改变,元曲并不是宋词历史的简单模拟和重复,而是具备了不可替代的独特性.音乐系统的改变、作者群体的身份的改变,以及接受者审美习惯的改变,导致了词与曲不同艺术风貌的形成和基本美学风尚的奠定.考察词和曲的起源及流变可以看出,任何一种音乐文学起源时的传播性质往往会对其后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词传播的女性化特征决定了词在以后不管如何雅化和诗化,并且最终成为主要由男性文人群体控制的案头文学,词以婉约为正体的基本观念始终没有移易.曲传播之初的"北人"风尚亦决定了曲的主流始终以豪放阳刚为正体,即使后来出现了"清丽"一派,也未能改变其崇尚豪放脱略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18.
宋玉:独绝千古的悲秋之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少舟 《江汉论坛》2003,12(11):100-103
历来学界对宋玉为悲秋之祖的论题只有抽象式认同而无实证性阐解,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肯定宋玉首次揭示出中国士人的悲秋情结,开创了文学的悲秋母题,其作为悲秋的文化符号而独绝千古。  相似文献   

19.
词盛于宋,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对这两大流派的评价问题,不仅是一个如何正确地评价古代作家作品的问题,而且也有关词的发展的艺术规律性问题。解放以来出版的有些文学史和词的选注本,对于宋词的婉约派和豪放派,评价不免偏颇,既对某些词人及其作品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也和当时词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相符合。如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册,下同),把婉约派词人如北宋  相似文献   

20.
站在21世纪的地平线,仍依稀可闻身后的历史浪潮中惊涛拍岸的声音,文学的20世纪是一个多舛的百年,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百年,尤其是前30年奠定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世纪之交“重写文学史”的研究中,重新打捞历史、重估经典作家作品等一系列的旧问题新探索,纷纷进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