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哲学史新编》是冯友兰最后的著作,可以说是他的晚年定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本书的一条主线。冯友兰说:“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个传统问题。先秦诸子哲学中的名实问题,魏晋玄学中的有无问题,宋明道学中的理气问题,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发展的。这个问题好象一条线贯穿于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新编》第五册第283页)本文试图简略地考察一下冯友兰如何用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去解释名家、玄学和道学。  相似文献   

2.
怎样理解贝克莱哲学与洛克哲学的理论关系,是既涉及理解洛克哲学也涉及理解贝克莱哲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迄今为止哲学史著作中很少探讨的一个理论问题。通常,人们只是提到洛克第二性质学说给贝克  相似文献   

3.
当前展开的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争论,涉及许多原则问题。争论的开展,有助于问题的深入。仅就哲学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哲学史研究的根本方法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正于同志们。一、关于哲学史工作的根本任务哲学史研究要不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一个严肃的原则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是不是按照无产阶级的党性要求在执行着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史工作所提出的论史结合、古为今用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遗产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什么关系?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促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加深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解,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真善美的统一问题,不仅是个哲学理论问题,也是个哲学历史问题。它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关注着。弄清这个问题的历史表现,或许有助于弄清这个问题的理论内涵。(一)哲学史上的真善美统一过去我们总结哲学史,一般都是以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主线,去评价各种哲学思想,去划分各类哲学派别,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哲学史的发展是错综复杂的,除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条主线之外,还有其它一些线索交织在一起,其中真善美的关系就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如果把人类认识比作一张巨大的网络,那么可以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表示着经线,真善美的关系则表示着纬线。思维与存在所揭示的是认识的纵向联系,即认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真善美所揭示的则是认识的横向联系,即人的各种认识能力、认识形式  相似文献   

6.
共相与个别(universalsandparticulars)的关系问题,是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经院哲学的主要成就也表现在这个方面,如果去掉这个问题,经院哲学在哲学史上就黯然无光。同时,这个问题也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问题。一、争论的起因...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哲学史与科学史研究会举办的“西方哲学史与伦理学史专题讲座”上的讲演(摘要)关于西方哲学的开端问题,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经验论的看法,以泰勒斯为开端;一种是黑格尔的看法,以巴门尼德为开端。应该以米利都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这三派合起来作为开端,不能以哪一派为开端,而应以他们的发展整体为开端。这个时期的哲学发展体现出两个圆圈:一是对本原的规定经历了质、量、度发展过  相似文献   

8.
论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单纯给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上定位,是一个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见仁见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他的生命历程和哲学创作始终与风云变幻的中国社会交织在一起。在大约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冯友兰的哲学思想在...  相似文献   

9.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反映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体的观念“物化意识”,以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物化意识”概念的提出物化意识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哲学史上有关观念的发展积累,需要提出和明确物化意识这个概念。我们知道,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其中关于两者的转化和统一的问题,在哲学史上,有四个认识发展阶段,出现了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论的“物化意识观”。它认  相似文献   

10.
哲学观念,是哲学体系中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也是贯彻于体系的主题和原则,它所规定的,是特定哲学体系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黑格尔依据他对哲学史的系统研究,指出哲学所要探讨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他并由此确立自己的哲学观念和体系。据此,恩格斯进一步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①这个概括性论断对于我们认识哲学史上的各派别,在现实中如何研究哲学问题,是有指导性方法意义的。不过,我认为应将黑格尔所说的“思维”改为“意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或矛盾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存在…  相似文献   

11.
贝克莱是西欧近代哲学史上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他的哲学代表着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之前,经验主义基本上保持着唯物主义的性质;但从贝克莱开始,经验主义就转向了唯心主义。贝克莱所造成的经验主义的这种转变对于以后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哲学史上往往把贝克莱称为西方哲学中近代唯心主义的一个创始人。  相似文献   

12.
凡是古今中外各派哲学共同研究和回答的问题,贯彻在哲学体系各个部分中的共性问题,都应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应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1972年版,第14页。)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即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也就是所谓哲学本体论问题。对这个问题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也有少数哲学家否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的热点之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乏有益的见解,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本文拟针对主体问题讨论中出现的两种倾向作一初步分析,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化。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能代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有人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贯穿于哲学史中的基本问题。近代以后,本体论地位一降再降,哲学研究愈来愈从以思  相似文献   

14.
今年五月,由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单位发起,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了中国近现代哲学史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哲史学者、专家和研究工作者一百二十余人。会议收到论文六十余篇。会上着重讨论了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的意义、方法和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分期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等问题。大家认为关于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的研究是我国哲学史研究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1919——1949年这一段哲学史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既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又是近现代世界哲学史的组成部分。这个时期哲学的主题是中国向何处去,如何发愤图强的问题,围绕这个专  相似文献   

15.
王雪冬 《天府新论》2005,40(5):40-43
自由问题一直是哲学史的一个永恒问题。从古至今,无数哲学家都对它作过探讨,由此也就形成了自由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产生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两种自由观,这两种自由观实际上都是对自由的误解。马克思在总结了前人自由观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统一了两种自由观,形成了马克思独有的实践自由观,为人类争取和实现自身的自由与解放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研究哲学史,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这个原理。对列宁提出对立统一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这是列宁的独特贡献。在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这个思想并不明确。在他们那儿这个规律的作用不是很明确的,主要就在于对立面  相似文献   

17.
我是搞中国哲学史的,近年来时常感到这个学科现状不够理想,用科学的哲学史标准来衡量,似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应在这里为开创一个新局面而努力。要建立真正科学的哲学史,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党性原则。这早就是我们哲学史工作者的共同信念和努力方向,应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可是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习染,在做法上不免给了这个科学原则以某种程度的简单化、庸俗化倾向的损害,这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涉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重要问题。厘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需要着重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历史哲学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实现哲学史上的革命等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但不是包罗万象的体系哲学;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现成的可以到处照搬的教条。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历史”是指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孤立的概念。只有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价值指向与现实意义,从而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各大学的哲学诗坛上,通行着一个公认的观点:原子论是古代素朴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这一观点明确地体现在各大学的哲学史教科书中。但教科书只是把这一观点作为结论提出来,几乎没有说明。我认为这个问题决不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而是如何看待古代哲学和整个哲学史的枢纽之一。这一观点是对整个古代唯物主义的概括,并关系到两条对立的哲学路线的形成,因而涉及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要研究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性,要探索欧洲哲学史的内在逻辑,有必要对这一观点作深入的思索。本文只是对这一问题思考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我们平常说:“人为万物之灵”,这话实可作两种解释:一是把人看成万物中之一物而与他物并列,只不过此物有灵;另一种解释是把人看成渗透于万物之内的东西,他是万物所具有的灵魂。前者可以叫做主客关系式的解释,按照这种看法,人或自我站在世界万物之外,好象是世界万物的旁观者,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只是认识的关系。西方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持的这种观点,中国哲学史却比较缺乏这种观点。后一种解释也许可以用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