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秩序是人们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最大价值的基本前提,青海的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需要良好的秩序保障。文章从青海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出发,认为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的重新配置,实现青海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相关环节之间关系的合理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2.
略论涉外公共关系与青海对外开放秦木措青海是个资源省,初步探明和预测青海省潜在资源的价值为81200亿元,所以开发利用资源是振兴青海的希望所在。但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优秀人才和科学管理经验缺乏等因素却严重制约着我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弥补缺陷、发挥优...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特别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与我国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断地拷问着青海的地方环境立法。由于青海是一个资源大省,对资源的地方性保护立法同样不可或缺。本文通过对青海环境与资源的地方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立法建议,旨在为青海省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活水源源不断,江河滚滚长流,地处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地的青海是久负盛名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头。丰富的水资源为青海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高速发展的水电事业又成为青海经济建设的动力之源。点点耕耘中,青海水电事业奏响了一曲昂扬壮歌…… 青海水电资源丰富,众多的水电站如珠玉般镶嵌在黄河上游,承载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厚望,也担负著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的世纪重任 地处祖国西北部的青海,因省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内资源丰富,湖泊、冰川、尤其是河流,为育海提供了丰足的水资…  相似文献   

5.
青海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何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市场流通、文化服务等产业化运作,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开发与利用,是青海民族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面积大省,人口小省,资源富省,经济穷省。发展不够快是青海最大的省情,加快发展是青海最紧迫的硬任务。青海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极其重要。青海全省总人口为557.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3%。多年来,青海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成效显著。到2009年,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在现代化建设愈演愈烈的今天,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献资源,将有利于促进青海经济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新青海。  相似文献   

8.
青海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对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中的价值、意义及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思路进行深入分析,目的在于探寻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途径,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发展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文化产业的资源秉赋与优势项目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但很多文化资源与项目尚未真正开发。本文从资源储藏、存在问题、优势项目探寻等方面清理了青海文化产业的“家底”,并深入分析了青海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青海,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行政区,是祖国西北的边远地区、江河源头,面积有七十二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十三分之一,居全国第三位。青海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是祖国的一个十可爱的地方。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青海各族人民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祖国文化,开辟了许多重要城镇。现在的青海成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甘青宁地区是高原农牧文化和中原旱地文化的交叉地带,又有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宗教文化的长期并存,各民族间长期以来的文化交流与碰撞造就了多元而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新时期甘青宁文学在民族、国家和世界的三位一体格局中既受到了国家一体性、知识全球化的规约和影响,又始终立足于民族民间文化,因此该地域文学不仅丰富了当代汉语文学书写的经验,而且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河湟地区是一个开发历史较早的多民族地区。在这一区域除了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外,还有较多浓郁的民间信仰。对整个河湟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青海地方文献记载的祠庙统计入手,分祈了河湟地区民间信仰的类型、分布、地域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3.
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艺术,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原生态民歌的多元性特征。原生态民歌浓郁的地域风格、鲜明的民族个性、不同音乐风格等这些多元性的特征足以体现出它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青海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其发展受到自然、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着重从伦理、民俗文化对青海审美文化的影响作一探讨,旨在对青海审美文化的深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青海大通老爷山“朝山胜会”渊源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大通老爷山“朝山胜会”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区域性“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朝山进香仪式颇有些古时皇家成员出行的印痕。本文对其仪式渊源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6.
青海民间禁忌文化有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随着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民间禁忌文化的社会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民族政权疆域、高原畜牧业经济、中西交流通道、凝聚内向心力、容纳多元文化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土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认为土族建立的古代政权首次将青海高原与塔里木盆地联结为一个政治共同体,为这一地区最终并入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土族先民将蒙古高原先进的畜牧业引进青藏高原,并创造性发展高原畜牧业;将丝绸之路引入青海,促进了中西经贸文化交流。土族先民凝聚内向心力,归流中华民族大家庭,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与稳定,堪为民族史上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习惯法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习惯法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体现了我国民族地区司法国情的特殊性、司法的文化内涵与和谐社会的法治要求,有其必要性。民族习惯法适用于民事司法存在体制保障的缺失、对民族习惯法缺乏必要的调查和汇编、民族地区法官适用民族习惯法的意识有待加强等方面的困境。民族地区应该通过建立善良民族习惯法的认定标准、整理和汇编民族习惯法民事司法适用案例、加强对民族地区民众利用民族习惯法的引导、培育民族地区法官自觉运用民族习惯法的意识理念等方面的措施,以为民族习惯法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陕西面花根植于传统农耕经济,题材来源于农村现实生活和传统的民间乡土文化,在农村礼尚往来、表达情感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列举、对比、分析以陕西面花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成功案例,探究现代设计的本土化应该着重从民间色彩、民间图案和民俗文化寓意这三个方面深入发掘,用以现代化设计语言来表达,开创地域性民间乡土特色的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能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推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协调高等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应注意: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保障发展;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科学定位,注重特色,实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