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91-93
着眼于文艺学及其生态的批评,与传统的文艺批评当然是很不一样的:传统的文艺批评对象——作家、作品、思潮等,感性而单一;着眼于文艺学学科巡视或生态建设的批评——对象为整个文艺学学科的诸方面、诸问题,即文艺批评的批评,文艺批评的条件、环境、队伍素质与培养等等,则繁复得多。 相似文献
2.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8-90
文艺学批评实践的道路是寂寞者之路。《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是郑惠生老师近20年来践行文艺学批评之心血结晶。从中映射出一个文艺学批评之寂寞践行者依稀前行的身影。《文艺学批评实践》包含文艺学批评的方方面面,是国内首部以文艺学及其学者为主要批评对象的学术专著。文艺学批评体系的建构是一条尚未开辟的蛮荒小路,它既需要拓荒者具备文艺学批评实践积累的经验、学养和能力,也需要拓荒者具备第一次吃蜘蛛和螃蟹的勇气与胆识。作为实践,文艺学批评是一种以文艺学为批评对象的科学活动;而作为理论,文艺学批评则是对文艺学批评实践活动的科学研究。从《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的篇章安排以及全书框架,不难依稀看出文艺学批评体系的轮廓。尽管文艺学批评体系的建构本无路,但路在胸中,路在脚下。 相似文献
3.
论文艺学的越界--与陶东风教授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惠生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97-99
文艺学越界的主张,表面看来很具拓展意义,实质上却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审美的泛化”自然会也应该成为审美科学关注的对象,但却不能使文艺学将其纳为研究对象变得合理。倘若文艺学一定要越位,则不但会取消学科的规定性,而且还是在舍本求末。文艺学学者的越界研究——如广告研究,并非就是文艺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4-85
郑惠生的《文艺学批评实践》是一部学术批评著作,其内容有对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和批评,有对专家教授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批评,有对文艺史厘定划分的批评,有对文艺学学术事件展开的批评,还讨论了学术规范、高校文艺学教学和研究等等问题。作者批评的态度是认真的,并且注重学理、逻辑,努力以理服人。著作中的问题意识、思考方法以及让人看得出的知识储备,会对我们开展学术批评有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5.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7)
应该站在创新发展的立场上来进行文艺学批评建设。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自身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文艺学批评以分门别类深入细化和追本溯源的方式来检讨和疏理既有的文艺学成果,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美其所美,丑其所丑,使目前已经常态化了的学术霸权学术表演学术谋利学术复制学术滥造得以抑制,让学术创新之花得以盛开。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是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要催生文艺学研究的学术生长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鲜明的问题意识.文艺学问题意识的主要表现是:强化"现实"精神,突出关怀意识;强化"怀疑"精神,突出创新意识;强化"本土"精神,突出自主意识.这也是文艺学学术生长点得以创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7.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6-87
郑惠生的《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值得推荐给关心文学问题的读者,个中理由有二:其一,书中所涉及话题不论大小,著者始终遵循就事论事的科学态度,坚持以理服人,坚持以情动人,这一点在文艺学研究的著述中很是另类。其二,在论述问题的过程中,著者不以名著名人名言为前提,吓人唬人蒙人,而以寻常的认知道理步步为营,破迷拆局,论证严谨细密,干净利落,显示出上佳的讲理推证的功夫。 相似文献
8.
王先胜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5):21-33
詹子庆教授主编《中国古代史》(第二版)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不到2万字,但存在和反映的问题很明显:1.教材结构、体例及相关内容的组织有欠科学、合理;2.机械套用"母系父系"社会进程理论,有移花接木、隔靴搔痒之嫌;3.考古学知识、常识欠缺,对考古发掘材料了解、利用较少;4.论述问题牵强附会明显,大多没有说服力或说服力不够;5.观点与材料常成割裂状态,拼凑痕迹明显;6.常把考古材料作"浆糊"使用,甚至当作"面团"任意揉搓;7.表达观点和材料运用都极不严谨,自相矛盾较多;8.文章没有章法,行文时有莫名其妙之处,也有语法、标点、逻辑等低级错误。该教材主要用于"培训中学历史教师",使用已长达二十余年,影响深广。由于其编写极不严谨、科学(仅指第一章),所以它难以担当或自期作为培训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之教材。该教材存在的问题延宕至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术现状堪忧、大学历史教材堪忧、大学教育堪忧。 相似文献
9.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8)
文艺学批评是一门以文艺学为对象的学科。在逻辑理路上,文艺学批评呈现的是一种元理论思维。这一思维有两个最优处:一是能令思考者始终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审视姿态;二是能使理论全然回到思维原初的状态。这一思维机制不仅具有能动的自反思性,还具有赋形与对象的能力。元理论思维对于文艺学批评的根本性意义有二:首先是元理论思维的价值抉择意义;其次是元理论思维超越工具理性的意义。激活元理论思维,超越工具理性,创建现当代中国文艺学及其文艺学理论自己的理论主体性话语,这正是文艺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之历史使命和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10.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艺学身份重建,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元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反本质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在重建文艺学的思路上,一派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另一派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前者的优势在于拥有体制性的确认和多年的学科底蕴,劣势在于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对日新月异的文学、文化现象反应迟钝,与社会现实、大众实际的文化活动、文艺实践等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后者的优势在于紧跟社会、时代的文学、文化节奏,对崭新的文学、文化文本具有超强的敏感,善于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劣势是过于偏爱的西方理论,自我理论创新不足,解构有余而不足以建构的文艺学新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1.
王先胜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詹子庆教授主编《中国古代史》(第二版)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不到2万字,但存在和反映的问题很明显:1.教材结构、体例及相关内容的组织有欠科学、合理;2.机械套用母系父系社会进程理论,有移花接木、隔靴搔痒之嫌;3.考古学知识、常识欠缺,对考古发掘材料了解、利用较少;4.论述问题牵强附会明显,大多没有说服力或说服力不够;5.观点与材料常成割裂状态,拼凑痕迹明显;6.常把考古材料作浆糊使用,甚至当作面团任意揉搓;7.表达观点和材料运用都极不严谨,自相矛盾较多;8.文章没有章法,行文时有莫名其妙之处,也有语法、标点、逻辑等低级错误。该教材主要用于培训中学历史教师,使用已长达二十余年,影响深广。由于其编写极不严谨、科学(仅指第一章),所以它难以担当或自期作为培训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之教材。该教材存在的问题延宕至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术现状堪忧、大学历史教材堪忧、大学教育堪忧。 相似文献
12.
从学术期刊看当前文艺学批评的严重缺失——以《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为样本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6(4):19-27
当前学术期刊中的文艺学批评缺失严重,其突出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批评"与"次批评"的地位颠倒,认真严肃的"指名批评"匮乏;二是没有多大学术意义的"栏目"五花八门,而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学术批评"栏目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总之,文艺学批评乃至整个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批评任重道远,尽管目前它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只要紧紧围绕学术期刊、批评队伍、理论武装和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来做工作,就必定有进步,也必定有收获。 相似文献
13.
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身份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下有关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中,文化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文化研究对文艺学的身份重建意义重大,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元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反本质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在重建文艺学的思路上,一派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一派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 相似文献
14.
15.
史小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3):113-117
明代中后期文坛巨匠王世贞在倡导文学复古运动的同时,还对当时的儒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凭借渊博的学识,王世贞积极探寻儒家经典本源,指出了宋儒在解经、证史时所存在的种种“支离割强”之处,并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弊端及理学家文艺观念进行了直率的批评,呈现出回归孔孟原始儒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严春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32-33
目前的学术批评,较多的是对于抄袭、剽窃的批评,而思想性批评较少,即使有一些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学术批评可分两种,一种是技术性批评,另一种是思想性批评。思想批评可以使学术探讨深入,可以使理论不断地趋于完善,显然思想性批评对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有更重要、更深刻性的作用,是需要竭力提倡的。因为社会体制的原因,导致学术泡沫化,这是对学术事业发展的一种极大的危害。事实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危害,那就是对思想的重复或咀嚼。思想性批评可以对第二种危害起一定的治疗作用,拓宽学术的视野,推动学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文化研究的兴起,文艺学学科逐渐呈现出边界扩张和学科泛化的倾向。文艺学学科以一系列"解经典"的越界命题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如文化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的终结、边界的位移,文艺学的知识重建等命题。这些问题的讨论使文艺学的知识建构体现出"消解边界,解构经典"的特点,同时也使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呈现出学科泛化的趋势。对边界的消解以及对经典的解构,使文艺学学科发展呈现出"文化社会学"的新转向,它为文艺学学科新问题域的开拓与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考维度。 相似文献
18.
段国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28-132
<占有>是英国学院派作家拜厄特将自己对20世纪文学理论的狂欢和衰退、理论与创作之争的观察思考融入其中的一部批评元小说.小说既为众多理论流派提供了众声狂欢的场合,又让各种理论相互观照、对比,作者借之揭示了理论生发意义的主观性、偶然性和意识形态性,以及过度理论化带来的当代学者人性异化、认知萎缩、情感枯竭的现象.小说也呈现了理论经过狂欢之后必然进入反思这样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张玉能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2):7-12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从2003年开始设立了“学术批评与争鸣”专栏,三年以来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一些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展开了比较广泛、深入、热烈的讨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当代学术的发展。事实表明,学术必须在批评与争鸣之中发展。中国当代学术,必须批评各种各样的不正确观点和理论,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思想观点,论争清楚各种概念、范畴、观点、方法、体系,才可能得到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牛殿庆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35-136
尤凤伟的长篇小说<泥鳅>刚一出版就在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部长篇小说给当时的读者和评论家们带来的心灵冲击至今仍余波未平,而且还开了几次专门研讨会,活跃在文坛的评论家们参与了这次讨论,而且不乏独到的见解和精妙的诠释.其中印象最深的要属周立民、赵淑平写的<世界何以如此寂静无声>,该文比较全面系统地评价了这部作品:<泥鳅>打开了这些不该被忽略的底层人生存的世界,还原了五光十色的当代生活中被有意或无意遮蔽的一部分,给当代文坛注入了一份沉甸甸的人道关怀.[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