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编者按:1996年夏,在贵阳举行了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之暇,贵阳的一些年轻学者就儒学与当代社会的若干相关问题与与会的著名学者霍韬晦(香港法住文化书院院长)、杜维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诸先生进行了讨论,这些讨论涉及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价值、相互关系、作用及文化意义等重大问题。本刊已于1998.3、4两期刊载了杜维明先生谈话,本期继续刊载的是霍韬晦先生谈话录,内容主要关涉到用家精神能否以崭新的面貌在当今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在中国及世界发扬光大等问题.文中霍韬晦先生简称…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5-7日,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哲学研究所、儒学研究中心,财团法人东方人文学术基金会.鹅湖月刊社,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与侨教学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九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来自祖国台湾、香港、大陆两岸三地和美国、韩国、新加坡等海外学者  相似文献   

3.
佛学对中国科学史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佛学为科学史学提供宝贵的史料;佛学蕴含着科学史学的新主题;佛学对当代中国科学史学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等。佛学不但可以为科学史学提供独特视角,而且在科学史研究中介入佛学视角,也会促进世人对佛学、佛教,尤其是它们与科学关系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2010年5月25—27日,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香港举办了儒学:学术、信仰和修养国际学术研讨会。陈来、李明辉、梅约翰(John Makeham)、傅熊  相似文献   

5.
朱熹是程朱学派最杰出的一个代表,在弘扬儒家道统中集理学之大成。他一生与佛教往来密切,但朱熹习佛远非其主旨,佛学思想只是他改造、丰富并发展儒学的参考材料。从总体上讲,朱熹是极力排斥佛学的,但在排佛的同时又注意吸收佛学精义,尤其是佛家的思辨理论,援佛入儒以改造儒学;反过来佛学较强的思辨性又有利于填补儒学思想理论所存在的不足,因而朱熹晚年仍致力于研究佛学,在矛盾复杂的心态中走上了援佛入儒的道路。以佛学作为改造儒学的工具,光大新儒学,使其理学思想有用于当时且传之于后世,这是朱熹明排佛学、暗窃佛学、援佛入儒以发展理学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6.
1990年12月中旬,由我校哲学系李锦全教授和南开大学哲学系方克立教授共同主持的国家“七五”重点项目“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与广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在我校联合举办了“现代新儒学与当代中国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地的专家学者数十人。会议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论。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1996年夏,在贵阳举行了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之眼,责阳的一些年轻学者就儒学与当代社会的若干相关问题与与会的著名学者杜维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霍韬晦(香港法往文化书院院长)诸先生进行了讨论,这些讨论涉及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价值、相互关系、作用及文化意义等重大问题。毫无疑问,它将进一步引发人们对这些问题作更深层次的思索,它将对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作用、价值、文化意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绝不会因时间的过去而失去其价值。缘于此,征得对话者的…  相似文献   

8.
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于2005年4月在浙江安吉联合举办了“经典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这里刊发的是依据会议发言整理而成的笔谈选辑,主要围绕着“翻译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而展开,大致按争辩立场排序。除这里提供笔谈的几位学者外,参与讨论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关子尹教授、张灿辉教授、刘国英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吕炳祥教授,浙江大学庞学铨教授,同济大学高宣扬教授、陈家琪教授等。  相似文献   

9.
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于2005年4月在浙江安吉联合举办了“经典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这里刊发的是依据会议发言整理而成的笔谈选辑,主要围绕着“翻译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而展开,大致按争辩立场排序。除这里提供笔谈的几位学者外,参与讨论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关子尹教授、张灿辉教授、刘国英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吕炳祥教授,浙江大学庞学铨教授,同济大学高宣扬教授、陈家琪教授等。  相似文献   

10.
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于2005年4月在浙江安吉联合举办了“经典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这里刊发的是依据会议发言整理而成的笔谈选辑,主要围绕着“翻译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而展开,大致按争辩立场排序。除这里提供笔谈的几位学者外,参与讨论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关子尹教授、张灿辉教授、刘国英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吕炳祥教授,浙江大学庞学铨教授,同济大学高宣扬教授、陈家琪教授等。  相似文献   

11.
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于2005年4月在浙江安吉联合举办了“经典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这里刊发的是依据会议发言整理而成的笔谈选辑,主要围绕着“翻译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而展开,大致按争辩立场排序。除这里提供笔谈的几位学者外,参与讨论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关子尹教授、张灿辉教授、刘国英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吕炳祥教授,浙江大学庞学铨教授,同济大学高宣扬教授、陈家琪教授等。  相似文献   

12.
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于2005年4月在浙江安吉联合举办了“经典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这里刊发的是依据会议发言整理而成的笔谈选辑,主要围绕着“翻译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而展开,大致按争辩立场排序。除这里提供笔谈的几位学者外,参与讨论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关子尹教授、张灿辉教授、刘国英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吕炳祥教授,浙江大学庞学铨教授,同济大学高宣扬教授、陈家琪教授等。  相似文献   

13.
本学期来,我校哲学系先后邀请兄弟院校的六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专题学术讲座。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吉林大学哲学系、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座的课程内容有:唯物主义专题、心理学专题、《周恩来早期哲学思想》、《魏晋时期的玄学及佛学》、《现代资产阶级评介》、《辩证逻辑》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分别作了与讲授内容有关的专题报告。上述讲座,也被哲学系列为学生的选修课。这样,不仅丰富了选修课的内  相似文献   

14.
读书识人     
张光茫 《社区》2011,(32):6-6
国学大师熊十力,平生致力于佛学、儒学研究,是新儒家的开山祖师。他的弟子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都是当代大家。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郑敏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女,著名诗人及评论家。1920年9月出生干北京,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学习外国文学,入学后转入哲学系,攻读西方古典哲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48年赴美留学,入布朗大学。1950年转入伊利诺州立大学研究院,1952年获美国布朗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回国,1956—1960年在中国科学院文学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工作。1961年起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英美文学及西方文论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课程:莎士比亚、英国浪漫主义诗歌、17世纪玄学诗歌、当代美国诗歌、20世纪西方文论、解构主义评论、中国现当代诗歌。  相似文献   

16.
谢遐龄教授,浙江省温州市人1945年3月出生于重庆市。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78年10月入复旦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为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旋即转入西方哲学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全增服、王玖兴先生,1985年被授以哲学博士学拉。谢还龄教授于l蚜5年IO月起执教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先后任社会学讲师问985),中国哲学史副教授(1兆7),中国哲学史教授、博士生导师(l"3、1"Ucl"5年Ic月调入社会学系,任社会学教授、系主任至今。同时,他还担任复旦大学当代社会与父化研究中。j干事长,复旦发展研究院…  相似文献   

17.
学者风采     
李维武,1949年生于武汉市,1968年高中毕业后务农做工近十年,1977年冬参加恢复后的首次高考,1978年春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先后读完本科、硕士生、博士生,获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4年起在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1995年评为博士生导师。现同时担  相似文献   

18.
复旦大学哲学系、复旦现代哲学研究所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于1997年10月6日至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共同举办第三届全国现象学研究年会。这次会议的参加者除了来自祖国大陆的许多高等院校、社科院、出版社的现象学研究人员外,还有2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教师及他们的6名研究生,和一位来自瑞士的现象学家霍伦斯坦伍.Holenstein人会议主题为“现象学与解释学”。与会者对现象学与解释学的关系、现象学一解释学运动中的人物和学说、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认知科学的贡献以及在人文科学和文化交流中的应用等问题作了专…  相似文献   

19.
深大学人     
景海峰 教授 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1957年10月生,宁夏贺兰人。1978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85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深圳大学任教至今。1991年4月,为香港中文大学“明裕”访问学人,1997-1998年,为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评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兼任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和儒学研究。著有《熊十力》、《梁漱溟评传》(合著)等;编有《当代新儒家》、《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百年中国哲学经典》(5卷,合编)等。参加整理校点《熊十力全集》(10卷)等;执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4辑)、《文化与…  相似文献   

20.
1987年8月5日至10月8日,我应波士顿学院哲学系的邀请去该院从事暑期研究,并与该院哲学系教授、华裔美国学者苏玉昆先生合写《当代美国哲学》一书,预定在华夏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第二次访问美国,了解美国社会、研究美国哲学。1984年1月至1985年1月,作为访问学者,我在马萨诸塞州立大学阿姆赫斯特(Amherst)主校园研究了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