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的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当代价值。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文化修养,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指出高校在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继而积极探索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缺位主要表现在缺乏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系统性的培育机制、多元化的输送方式三个方面。究其原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应搭建立体的文化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素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精神与性灵、德行优先、德育模式、因材施教、礼乐陶冶、笃行精神等六个方面存在缺失。要重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必须认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探究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重视基础文科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衔接;注意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大力保护母语,爱护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借鉴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实践凝结起来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育人资源,其中的廉洁思想也尤为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与自信以及提高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可以借力于课堂教学、实践教育、自主学习、文化场域、网络传播而展开。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必须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必须对他们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前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清、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偏弱等诸多问题。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准确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方位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符合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同时,在“大学语文”的课程理念、学科化、师资队伍、教材编写等几个层面加强建设,是实现“大学语文”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指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要深入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增强其文化内容的理论魅力,继而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中道德素养教育、爱国精神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都是现在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高校要提高认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优势及资源优势,多方面、多形式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决定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强化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校园活动中深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营造凸显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它具有教育对象大众化、反映内容有时代感、表现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在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倡导弘扬家训文化可以更多地发挥其文化传承、价值引领、行为激励等功能。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家训文化的理论研究、推进家训文化的实体建设、加大家训文化的宣传力度等措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曹操思想中蕴涵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挖掘曹操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滋养大学生的心灵成长;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内容模糊、方式单一、环境欠佳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革新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具体策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女大学生成长为时代新女性具有重要作用.时代新女性既要具有女性特有的贤惠品格,在当下以及未来的家庭生活中扮演孝女、贤妻、良母、善邻的角色;又要具有“四自”精神,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女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是,女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对于传统文化中塑造女性贤惠品格的内容缺乏认同,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教育与传承路径.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近代以来多次的社会转型与教育转型造成传统文化传承断裂,把女性的解放与女性贤惠品格的养成对立起来.应当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建立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机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女权主义之间的良好对话.  相似文献   

15.
京商文化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类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载体.京商在经营中表现出的伦理道德、管理智慧和精湛技艺都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有助于高职大学生传承历史文化,培养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浅谈在民族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纪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把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  相似文献   

17.
立足社会实践,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加快知识获取的速度,增加情感培养的深度,强化意志锤炼的韧度,提升行为管控的力度;高校应该以教育型实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教育,以主题型社会实践突出家国情怀教育,以服务型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关爱教育,以素养型社会实践彰显人格修养教育;为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稳固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高校应明确顶层设计,注重基地建设,强化师资培养,完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巩固社会意识形态安全、推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健全青年学子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化意义、民族意义。当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缺乏科学理论支撑、文化复古主义和汉学主义倾向严重、课程设计脱离青年主体需求等问题。在新时代下,应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与指导地位,科学地选择、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构建科学教学思路,秉持知识传授和价值教育兼备的理念,探索多元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包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获得途径,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决定》特别提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的东西很多,而"善"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认为,"可欲之谓善"。这是国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