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马克思哲学旨在反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反对将事物抽象为实体的做法,其目的,在于开启另一种哲学。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使哲学终结,马克思试图把实践引入哲学,从政治经济学切入,揭示传统哲学的缺陷,以此颠覆形而上学的方法,超越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与"绝对的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是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与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联系起来思考。我们认为,一种形而上学话语的哲学性质就在于它拘执于它所反对的东西的本质之中,所谓形而上学的命题反过来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命题。人们依循着形而上学的"颠倒"来制订其解释马克思哲学的方向,这是现代性之巨大镜像,它集中体现了作为形而上学之不变本质的部分结果。只有立足于"历史科学",突破形而上学或现代性视界,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之要义,也才能正确阐发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世界观理论的谱系,它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终结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把作为超感性世界的意识形态归结为感性世界只是马克思克服形而上学的第一步。回应海德格尔对马克思陷入虚无主义的批评,就要回答马克思和"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结构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不只是把超感性世界颠倒、归结为感性世界,而且是诉诸具体的作为感性活动的物质生产的二重性来克服虚无主义问题。感性活动作为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的中介,起着"上通下达"的作用,表征着人的生存方式的二重性和矛盾性。因此,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通过具体的感性活动在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才避免了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的厄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技术观和海德格尔的技术现象学是广义的技术存在论研究的两种进路.前者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对技术进行研究,而后者是对技术的形而上存在意义的追问.两种进路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和技术本体论三个维度来展开.马克思在客体上区分了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认为技术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现代技术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或外化;而海德格尔则是在认识论和存在论上区分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认为技术是存在者的出场方式,现代技术是"集置"和"命运".就相同点而言,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观,都因其宏观性、深刻性以及较高的系统性和合理性,而成为20世纪哲学诠释技术和人类生活的两种"范式",也为以后的技术哲学研究奠定了基调.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释为形而上学的一次奠基活动,由此将康德为形而上学奠定的基础归结为先验想象力。但是,康德由先验想象力到“统觉”的退缩和未能阐明认识有限性的存在论后果,显示了这一奠基的不牢靠性。由此,海德格尔从此在的生存论建构出发,实现了形而上学奠基的置换---基础存在论。基础存在论为形而上学奠基的关键在于具体澄清了作为时间性的“操心”。海德格尔通过源初时间性建构起操心之结构的整体性,从而完成了其在形而上学的奠基。海德格尔所奠基的这一形而上学扭转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致思取向,将哲学的使命规定为对人的“实际生命”的关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揭示的社会发展辩证法不仅破除了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桎梏,实现了现代哲学的革命性转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彻底瓦解和颠覆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以进步和发展为幻象所掩盖的资本增殖逻辑,揭蔽和破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片面经济发展以达成人的幸福这一资本主义最根本意识形态和最具有欺骗性的现代形而上学对人类谋求幸福与发展的桎梏,从而为人真正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开辟了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7.
终其一生,海德格尔都是行走在通往形而上学本质的存在之"思"路中,对他来说,这一思之路乃是通往存在的现象学之路:通过现象学还原,返回到存在的源初含义未曾被遮蔽的古希腊思想的开端;通过现象学解构,重新阐释由柏拉图发端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史,以获得关于存在问题的源始经验;通过现象学建构,在新的地基上寻求一种解说存在意义的新境域,从而为我们开启一条通达形而上学本质的"林中路"。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的追问方式使它真正追问的也还仍旧是物理学追问的根据问题。正是由于形而上学追问的是存在的根据,它一开始就错过了存在本身而把存在者当作存在。形而上学史是“遗忘存在的历史”。然而,作为存在问题的一种迷误,形而上学并不能像抛弃一种观点那样被抛弃。形而上学可以克服,但不可以拒斥。  相似文献   

9.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和作用.但在海德格尔看来,马克思的"劳动观"是一种仍然没有摆脱黑格尔哲学的"关于劳动的新时代的形而上学".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评是错误的,其根源在于混淆了马克思劳动观和黑格尔劳动观之间的本质差别.通过详细辨析海氏误解马克思的根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马克思发动的哲学革命正蕴含在对黑格尔劳动对象化的批判和改造当中,它可以用"感性-对象性活动"这个概念得到概括的表达,从而正面回应了海德格尔的批评;二是通过辨析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可以看到在哲学的当代性上,马克思哲学和海德格尔哲学之间既相通又有差异,二者都可以参与到现代社会的批判性建构中来.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最根本的现象是技术,技术是“现代性”的标识;而现代技术的哲学基础就是近现代主体哲学。因此,他对现代性的批判,首先体现为对现代技术的批判,其次是对近现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批判。海德格尔开启了他特有的纯“存在论”本体论作为现代性及其技术批判的哲学基础,从而以一种全新的视域来看待“现代性”与现代技术。  相似文献   

11.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之间的书信展示了二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恋情、友情和师生情,证明了海德格尔对阿伦特的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其才华的认可和肯定,海德格尔对阿伦特的思想发展始终起着引导的关键作用,而阿伦特对海德格尔也始终怀着爱恋和依赖的复杂感情。虽然二人之间也有矛盾与冲突,但是他们持续终生的爱情与友谊证明伟大的心灵是相通、相知的。  相似文献   

12.
在市民社会的观念史上,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理解为以劳动和市场为核心的“需要的体系”及其满足方式,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在批判性考察中,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泛神论的逻辑神秘主义”,继承、深化了其历史主义方法和内容,并揭示了一切政治解放的历史限度,富有原创性地提出了超越市民社会的人类解放新课题,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轮廓。人类解放是马克思走出市民社会泥淖的一种新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当代设计研究中,设计批评主体既可以是一般的个人,也可以是政府、主管机构及其代言人,还可以是看不见的市场,但在学术研究层面,批评的主体应该是专家队伍中具有独立意识的批评家。面对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设计批评要想公正、有效地开展,就必须理清四种主要关系:批评家与设计作品、设计师的关系;设计、设计作品与生活的关系;设计批评与设计史、设计基本理论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hum an ism由两个含义构成,它们是“人性”(“人道”)和“主义”(或“思想”)。萨特和海德格尔就是围绕这个词的这两个含义而分别发表了他们对这个词不同看法的。这些看法的不同也进一步向人们表明:他们虽然同为存在主义哲学家,他们在哲学观上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萨特的哲学依然属于海德格尔竭其毕生精力要克服的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波普尔的"探照灯"说和海德格尔的"数学因素"概念都旨在揭示自然科学的诠释学特征;前者的诠释学思想是方法论的,后者的诠释学思想是存在论的,如能融合两者的"视域"则是科学哲学之大幸.  相似文献   

16.
17.
科学与玄学的论争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思想界的一场重要论争,胡适是这一论争中科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本文围绕胡适与这场论争的前后联系,对论争的思想前奏、论争的实质与科学人生观的确立、论争对尔后思想界的深刻影响等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修辞批评之中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修辞学都发端于对口语交际的研究,但中国修辞学对文学的关注要比西方修辞学早得多。在对文学的修辞批评方面,西方多强调"说服",而中国更注重"表现";西方重在接受,而中国重在表达;西方侧重作品,而中国还兼及作者;西方突出程序,而中国还考虑过程。在方法上,西方长于论理,中国长于感悟。然而,中国的修辞批评失之零散与玄虚,而西方的修辞批评失之宽泛与偏激。因此,未来文学的修辞批评,必须对中西修辞学及修辞批评理论进行合理取舍,建立全新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原初地把握变动不居的生活之流,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分别提出了"反思"和"形式指引"的方法。它们之间是"对"(versus)的关系。但也正因如此,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做生活现象学的两种可能性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学进行批判的时候,是从主体性原则出发的。从主体性原则出发也就是从“人”出发。这种主体性原则首先表现为经济学批判所具有的“哲学本性”。其次,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对异化劳动、私有财产以及商品拜物教的经济学批判。在这些经济学批判当中都贯穿着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