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曼斯菲尔德的《苍蝇》傅子柏新西兰“短篇小说大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Mansfield)的短篇小说《苍蝇》,“对事物和事件使用了准确有形的象征”①。乍一看来,“苍蝇”与“战争”毫无关联,但细加品味,却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  相似文献   

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 ansfield)是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她1888年生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1923年客死于法国南部小城冯滕布罗,年仅35岁。在曼斯菲尔德生活的时间里,作家和评论家中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即“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已经不再胜任其职责了;其想象的世界在  相似文献   

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她对英语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曼斯菲尔德观察敏锐,注重心理表现,文笔优美流畅,表达细腻含蓄,富有诗意.文章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及叙述语言等角度通过分析其著名短篇小说集<园会集>的一些作品,探讨曼斯菲尔德的现代小说叙述艺术.  相似文献   

4.
曼斯菲尔德的创作技巧与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生命力十分旺盛的艺术形式在英国的成熟是以亚斯菲尔德的出现为标志的。曼斯菲尔德在创作形式上将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成功地熔于一炉,发展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洋溢着诗意的风格.扩大了短篇小说的艺术表现力,把短篇小说的审美意识带给了读者。她一直被誉为短篇小说“风格大师”。  相似文献   

5.
虽然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历史较短,它的发展仍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传统阶段,现代阶段、当代阶段。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同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都属于现代阶段。曼斯菲尔德从题材和写作技巧方面对传统短篇小说进行了改革,是西方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波特在短篇小说创作中,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她和她同时代优秀作家的作品,使现代短篇小说创作到达了顶峰。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充斥着印象派的影响,在构图和表达上,都能够找到有效的切合点。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创作方法,始于其对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借鉴,尤其表现在感官效果、构图与韵律、色彩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以新西兰为背景的儿童题材短篇小说,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儿童形象。曼斯菲尔德通过这些作品寄托了对故国、家人的眷恋以及对爱弟的无尽哀思。作家笔下的儿童形象反映作家的童年情结,也反映了她渴望关爱、追求自我身心和谐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心结。  相似文献   

8.
1922年7月,中国诗人徐志摩在天雨地湿的伦敦拜会了身染沉疴的英国现代杰出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此次拜访给徐志摩留下了不灭的印象:曼斯菲尔德“纯粹的文学”、“冰雪般的人格”、“清极超俗的美”令之倾倒。他视曼斯菲尔德为“女性的理想”,并把这简短的拜会称为“不死的二十分钟”。 半年后,曼斯菲尔德香消于法国的枫丹白露。几乎就在这时,凌叔华在中国文坛脱颖而出,她被誉为“东方典型美人”,这不仅是对她清丽容貌的赞美,更是对她温婉雅淡文风的称许。其人其作令读者不期然想起曼斯菲尔德。在凌叔华的一系列小说发表后,徐志摩专程到  相似文献   

9.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继承了契诃夫的创作手法 ,其作品充满了印象主义的明快、写意的特点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创作手法又有所发展 ,她革新了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 ,如内心独白、象征手法、时空关系的妙用等。这些革新使她从现实主义的继承人一跃而成为现代主义的先驱 ,由于对现代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所作的贡献 ,她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短篇小说 《理想家庭》写作手法的分析, 展示了美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在现代短篇小说领域中所作的探索。以及她对现代派小说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奠基人,她在短篇小说《第一次舞会》中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和文体风格,艺术地表现青春时期的幻灭感的主题,从而展示了她的作品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啊,我要让我们那默默无闻的国家跃入旧世界的视线,哪怕只一刹那的时间。它应是神秘的,它应该使人惊叹。我要告诉这一切!”——曼斯菲尔德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一八八八年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十四岁时到了英国,入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后来又回到新西兰住过两年,以后就长期留在英国,也曾因养病旅居德国、法国、瑞士等国。一九一八年她与英国文学批评家墨雷结婚。一九二三年,她因肺病客死于法国的一个休养所里。  相似文献   

13.
“毛利族人,在波利尼西亚人中首先发现新西兰,从而赢得了为它命名的权利。在他们看来,这些岛屿是长短不一的,是明亮的,是象云朵般的。他们管新西兰叫‘奥蒂罗’,这个音调悦耳的词的意思是‘白云绵绵的土地’②”。纵观新西兰文学的发展,无论是最古老的土著居民——毛利人世代相传的口头文学,还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玲珑清秀的短篇小说;无论是今日用英语写就的毛利族作家的各类作品,还是被誉为“新西兰民族文学之父”的弗兰克·萨吉森的乡土文学,莫不植根于新西兰这块  相似文献   

14.
试论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现代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本世纪初世界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也是新西兰民族文学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她在小说艺术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归功于她在创作上不因循守旧,锐意创新的艺术实践,是她一生不懈追求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结果。曼斯菲尔德生活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各种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蓬勃兴起的年代。她在继承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优良传统的同时,又敢于突破小说艺术的旧框架,勇于探索、大胆实验,吸收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从而使她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那么,曼斯菲尔德的现代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具有开创意义。她在创作中重视小说的形式和表达技巧。文章拟从谋篇布局和叙述技巧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陌生化,分析她是如何通过运用各种手法来实现对传统短篇小说的革新,并给读者带来鲜活的感受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泡菜》为例,解读了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写作风格,情节构建、语言特色和作品的底蕴,并阐述了曼斯菲尔德在其短篇小说中所体现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受到当时蓬勃发展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她借鉴了许多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从小说题材和写作技巧两方面对短篇小说创作进行大胆创新,推动了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的发展和成熟。本文以曼氏的短篇小说《幸福》为例,集中分析了现代主义在小说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8.
清新飘逸,明净流畅──通过《园会》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艺术特色邢修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Mansfield,1881—1923),二十世纪初期英国文坛杰出的女作家。生于新西兰惠灵顿,后寓居伦敦及欧洲各地,35岁时病逝于枫丹曰露。著有...  相似文献   

19.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有着强烈的异质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不仅存在于她的单篇作品,还存在于不同作品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存在于她在叙事过程中体现出的对外部空间的敏感和强调,也存在于作品的结构方式之中。而她的小说对于“异质空间”的强调,正清晰表达了作者的身份焦虑。  相似文献   

20.
《花园茶会》是曼斯菲尔德后期短篇小说中的经典,她把人生中的"乐与悲、美与丑、生与死的双重哲学"都融入了这篇小说,用各种现代主义的技巧把这些主题以画面组合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对社会矛盾和生活事件的具体化,曼斯菲尔德分析了主人公萝拉走出温室花园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