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权,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权,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为了全面地贯彻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从一九四○年起,在民主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党外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各占三分之一)政策。“三三制”政策的正确实施,调动了各阶级团结抗日的积极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对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进行探讨,对于无产阶级政权建设不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村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石。晋察冀边区经1938-1940年村政建设,广大乡村实现了由村长制到村民委员会制的过渡,大批抗日人士走上了村长的岗位。为推进全民族抗战和边区民主建政进程,1941年之后的晋察冀边区村选贯彻了"三三制"思想,在更加扩大的民主范围和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村政建设。村级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政权观日渐成熟。它适应了全民族总动员的抗日斗争的客观需要,适应中国社会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国情,使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代表进入基层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行使议政从政的权利,促进了乡村社会治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乡村民众的抗日救国积极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后村政建设积累了经验,树立起了"模型"。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党领导下的边区抗日民主政权要想在日、伪、顽强敌围攻之中建立、巩固和发展,就必须实行抗日民主政治,真正给人民以民主权利,这样才能团结边区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党在边区开展了以普选、“三三制”政权建设和人民议政为主要内容的广泛深入的人民民主运动,建立健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并由此实现了党对边区和全国抗战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延安民主模式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实践的光辉典范,其政治模式是"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和各级参议制的直接选举制,经济模式主要体现在民主财政方面,文化模式主要指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延安民主模式的最高原则是新三民主义,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的抗日民主制度,包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两大部分。延安民主模式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建和领导的民主政权形式,"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实践,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一次重要实验,为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民主执政积累了历史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的民主国家制度和政治体制,是毛泽东追求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理想。毛泽东以其为理论指导,进行了国民参政会、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创立新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实践,对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山西的八路军在进行抗战的同时叉建立了三大抗日根据地,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进行了全方位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以“三三制”原则开展普遍的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民主运动,促进了抗日各阶层的团结与合作,为坚持抗战和取得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对我们今天的乡村建设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月后,在刘少奇、陈毅同志领导下的盐阜区各好党组织,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建立三三制政权的战略决策,建立了真正的抗日民主政权。他们在选举中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选举制;用组织法规充分保证人民对政府的批评监督;民选产生的各级政府和干部厉行民主集中制和民主作风。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在盐阜大地上创造了民主运动的奇迹,有力地推进了盐阜区的抗日斗争,同时也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提供了可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协商民主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有公共性、合法性、政治权威主导性.“三三制”政权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政权工作中与非党人士实施民主协商,充分发挥参议会这一协商民主形式的作用,实施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因此,“三三制”政权是协商民主的雏形.“三三制”政权建设对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启示有: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扩大协商民主的主体,丰富协商的内容,创新协商民主的形式,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是党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和宗旨,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对党的组织、体制和过程所作出的民主的制度规定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实现民主是党的历史使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先导,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 ,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富强、民主、文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党在延安时期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实行过“战时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进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构建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 2 0年间 ,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实行“动员性的参与民主”;改革开放后 ,我国民主政治逐步步入法制化的实施阶段。文章选取三三制政权、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农村直接选举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点”,总结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要: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统一性的人民民主,在世界政治中彰显了其强大的治理能力的优势。但是,人民民主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既有因话语权缺失而承受的国际思潮的压力,更有来自内部的党性、官僚主义、社会结构、民主形式不足等制度性挑战。所以,维护人民民主的根本之道首先还是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抓住“关键少数”的环节,在结构性改革中去除那些危害民生的制度安排,在完善民主形式中坚持党的领导,并基于中国政治发展而建构自主性民主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具体形态——“三三制”政权,在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三制”政权的提出及在抗日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地团结了抗日力量,改善了中共对政权的领导,加强了与党外人士的合作,推动了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运动。  相似文献   

16.
安徽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政权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思想的普及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完善上,一是实行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二是在政权体制上推行参议会制,三是在政权机关人员组成上推行“三三制”;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首先是通过立法以规范和保障抗日民主的政治权利,其次是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建设,此外,在司法与行政执法活动中积极创新与发展;在民主思想的普及教育上,一方面充分运用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抗日民主的宣传教育,并组织民众进行各种广泛的政治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则以党政干部的民主作风与民主精神去影响和教育群众。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开发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通过再次提出"认识执政规律"的问题,展现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认识执政规律和遵循执政规律进入一个新阶段,跨入一个新境界.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是与时俱进、执政为民;基本规律有理论创新、第一要务、总揽全局、人民民主、民主集中、从严治党等.  相似文献   

18.
儒家民本思想在经济上表现为"富民"利民"的民生主义,政治上表现为"仁政"爱民"的德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供专制君主有效地驭民、牧民,维护政权巩固的统治策略。其基本内容和政治功能与现代民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混淆两者的差异,会模糊人们对民主的科学理解,妨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