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成就与变化1979年,农业承包责任制的东风席卷全国各地,也吹醒了桂西北民族地区的村村寨寨.广大农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各地不约而同地推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九年多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农业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使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历史时期.无论就经济总量上来说,还是就经济结构来说,都好于建国以来的任何时期.特别是农民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他们有了生产  相似文献   

2.
我国亿万群众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从根本上打破了以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和严重的平均主义为特征的旧的农村经济体制,使农民得到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从而使我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广大农民生活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在这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每个农户都是农业经济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并且都是相对独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细胞.农业经济形势如何,最终取决于亿万农户的经营状况.因此,研究和论证中国农业出现的问题,也就只能和必须从这些微观经济细胞入手. 目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经营方式有三: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小而全的小规模经营;二,以一业为主,兼营他业的初具规模的兼业经营;三,有适度规模的专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等地的苗族人民中,有一种吃牯臟的陋俗.所谓吃牯脏,就是杀害大批耕牛祭鬼祀祖,乞求鬼神"保佑".这显然是一种封建迷信陋俗,是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用来剥削农民和束缚农民的一根绳索,它给劳动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所谓"吃一年牯臟,背十年账",就是生动的说明.因此,这个不利于生产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封建迷信陋俗,  相似文献   

4.
农民的终结     
都市化的发展,使现代的农民已经不仅仅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来生活,农民的策略再次强调了资本的积累.人类学家的实地调查报告表明了农村和城市的界线正在模糊化,许多生活在农村的农民积极从事工业、商业等活动.他们正大批地从土地上离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搞活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民族地区广大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先后普遍实行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土地潜力也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加速了民族地区农村分工分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全国各族人民有目共睹的,也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客观经济规律又告诉我们:当农民的积极性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求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必须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才能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否则要想农业生产稳定在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上,是不可能的。近几年来,某些民族地区农业的“萎缩”,就是具体的表现。因此,随着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小块平分式的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若干个,各位社会责任感极强的学者纷纷紧密结合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在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正> 城步苗族自治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全县农业人口人平山地15.4庙,是人平耕地0.92亩的17倍。由此可见,城步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出路在山、希望在山。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把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山地开发上来,提出“一亩耕地保吃饭,十五亩山地奔小康”的战斗口号。特别是1994年  相似文献   

8.
农业“三亩地”建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各族人民在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指引下的一大创举。“三亩地”是指在“七五”时期,以1985年全州农业人口为基数,人平建成“一亩高产粮田”、“两亩找钱地”。实践证明它是深化凉山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有力措施。缘起凉山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山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未得到解决,农业生产的发展很缓慢。农村群众的生活很困难,基本是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扶持的状况。三中全会后自治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进行农村改革。从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间全面推行了以户营为主的大包干责任制,逐步将田(地)、牲畜、集体林、荒山承包到户,分户经营,给了农民生产、经  相似文献   

9.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九分山水一分田,山多田少是其自然特征,而山高坡陡,最低海拔210米,最高海拔1700多米的不同海拔高程又构成了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曾一度时期,因忽视气候条件在生产上搞一刀切,该种果的非种茶,该植松的却栽杉,结果是种茶芽不发,裁杉杉不长,种果不开花,致使山仍然是荒的,岭依然是秃的,农民守着山受穷。十年前,镇委、政府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发展民族经济中把目标盯在尚未开发的荒坡荒山和利用"立  相似文献   

10.
瑶族在生态环境的驱逼下形成了自己"吃了一山过一山"的游耕策略,并根据这一策略形成生产、习俗、信仰相配合而运作的完整的生计策略系统,从而使瑶族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元朝中后期由于统治机构的腐败和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呈现了发展停滞、生产衰敝的情景;农民生活困苦,村社组织也逐渐废弛.而元文宗时期的"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尖锐.由于这一时期没有实施新的"三农"措施,从而使得"三农"问题更加恶化,同时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2.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是国家不断进步的命脉.农具是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工具,农具的进步与否,对农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史前时期人们就将石、木、骨、蚌等作为质料,并通过质料本身的特点制成相应的农具,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时期,农具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发展,尤其在战国时期其发展最为迅速,铁农具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本文主要对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入学技术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但科技并非是一种既不花钱,又不费力就能让生产腾飞、产生巨大效益的神奇力量。在实际中,科技要能够为农民所接受,能够顺利地应用于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制约和影响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的因素甚多,相互间的关系也比较  相似文献   

14.
李鹰 《民族论坛》2006,(10):28-29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经济收入也得到大幅度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才能使农业走上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呢?特别是政府,又该如何引导农民突破传统农业的屏障,真正实现向现代化的大农业发展格局转变呢?"国家《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正在实施,备受关注的“金农工程”即将全面启动,我国农业正面临着加入世贸组织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应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12亿多人口,其中有9亿在农村,农村的现实矛盾处理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一.当前农村的现实矛盾1、农民增产难增收,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十分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粮食生产稳定增...  相似文献   

16.
"斯科特命题"认为"试图改善人类命运"的大型社会工程,其结果经常都是彻底的失败。文章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德吉新村整体搬迁的绩效成败进行了研究,其结论是:德吉新村村民搬迁前的生存资源使他们处于贫困生活状态,构成政府实施整体搬迁的条件,政府行为的目的与当地农民的期望相互重合。这改变了斯科特假说的致命前提,政府的种种努力贯穿于入住农户的条件,住房的修建、耕地的提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产发展项目的设计以及社会援助等全过程。由此德吉新村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跳跃,农业生产方式走向现代化,非农业活动大量出现,农民出现收入增长与贫困缓解的趋势。同时,德吉新村农民社会方式也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变化,包括村民生活世俗化的出现、村民生育观念的改变、现代消费品进入生活,使得德吉新村的农村社会变迁加速。斯科特所强调的要从农民的视角思考问题在德吉新村也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陈运海 《民族论坛》2008,(6):39-39,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增收是关键。边远乡镇农民增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展"高质、高效、高产"农业,从比较优势的开发利用中增加收入;发展"农"字型龙头企业,搭建农民增收平台;发展劳务经济,快速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长远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信息化带动湘西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琼 《民族论坛》2004,(12):60-61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老、少、边、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州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绝大多数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人开始步入富裕道路。但由于历史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原因,其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低于省内其它地区,特别是农村农业生产还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湘西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并逐步迈入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信息化对湘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以信息化推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贵州省台江县农村广大苗族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生产和生活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由于客观的、主观的和经济的、非经济的种种原因,时至今日,台江县广大农民始终未能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束缚,大多数村民两眼仅盯住那狭窄的耕地面积,普遍缺乏追求更高经济层次发展的强烈要求,致使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的贫困落后面貌未能得到根本改变,故台江县今日仍被列为贵州省的一个贫困县。一、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贫困我们通过近两个月时间对台江县的实地调查,应该说,新中…  相似文献   

20.
易比一 《民族论坛》2012,(12):94-95
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正确认识农业资源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提高农业综合开发保护层次,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服务现代农业;要提高农民素质,倡导农村环保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